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取氧气教案

制取氧气教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1课时
一、教学设计思路:
“制取氧气”课题是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本课题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综合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变演示实验为随堂探究实验。

我们在教学中拟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

[名师导学]
1.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
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

所起作用叫催化作用。

催化剂是反应条件,要求“一变二不变”。

2.氧气有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化学变化)
①、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氧气+水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②、氯酸钾−−−→−二氧化锰
氯化钾+氧气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③、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二氧化锰是生成物) 3.化学反应中,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梯度导练]
1.下列与催化剂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加热
A.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发生了变化
B.在化学反应中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C.能加快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D.在化学反应中,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
2.“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
3.加热氯酸钾能缓慢地放出氧气,二氧化锰可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等量的氯酸钾固体,其中向b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能正确表示两管放出氧气的量(纵坐标)与反应时间(横坐标)关系的图示是()
4.用二氧化锰和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所用二氧化锰的量偏多,所制得的氧气质量。

5.实验室中常采用常温下分解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⑵;
在这两个反应中都有二氧化锰,在反应⑴中,它是,其质量,在反应⑵中,它是,其质量。

[能力提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是一种白色固体
B.为了便于运输和保存,把氧气液化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C.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D.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只有二氧化锰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必须使用催化剂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必须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是否收集满
3.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加热高锰酸钾 C.用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D.蜡烛燃烧4.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下表是不同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时氯酸钾剧烈反应的温度。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
A.氧化铁 B.氧化铝 C.氧化铜 D.氧化镁
5.下列制取氧气的方法,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加热氧化汞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6.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7.暗紫色固体A受热分解可生产固体B、C和无色气体D,其中D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淡黄色固体E在D中燃烧可产生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固体C与另一种白色固体G混合加热,也可以产生气体D。

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 B C D
E D G
写出C 和G 混合加热发过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8.为了保证能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置氧气再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②加热分解氧化汞:氧化汞 —→ 汞+氧气
③在常温下用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④电解水:水 —→ 氢气+氧气。

⑴你认为最适合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 ;(填序号) ⑵与其他三种方法相比,这种最适合的方法显着的优点是:
① ② 。

9.某学生学习了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后,想起自己家里也有一瓶消毒用双氧水,由于标签已部分受损无法判断其是否变质,所以他将该瓶溶液带到学校,取少量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进行研究。

试回答:
⑴放入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⑵如果该溶液未变质,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若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说明该瓶双氧水已经变质成 。

⑶将未过期的这种双氧水滴在伤口上,会迅速出沉大量气泡,你认为该气体可能是 。

10.制备气体,首先要检查装置的 ,操作步骤是:先把导管一端 ,用手掌紧握 ,如果导管口有 ,再把手移开,过一会儿导管内形成 说明此装置不漏气。

[科 学 探 究]?
请你运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试从操作的方法,产生的现象,实验的结论说说如何来区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在教学中带着学生做实验,依据探究模式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探究,但是将探究理念渗透到教学中。

变部分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学生兴趣很大,积极主动参与,使学生在体验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基本达成学习目标。

2. 学生刚接触化学,实验的探究意识还未建立,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记录现象、发现提出问题等能力都不具备,分组独立探究条件还不具备,但为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生成过程,我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采取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侧重训练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学生感知化学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初步体验探究过程,为今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3.因为是第一课时,学生动手实践不多,在第二课时补充。

加热
通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