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金凤区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金凤区农林牧业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金凤区设施农业发展情况向与会人员作一简要的汇报。
一、金凤区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
金凤区是银川市的行政中心,行政区划东起唐徕渠,西至包兰铁路,南接永宁县,北临贺兰县,总面积289.8平方公里,辖丰登、良田2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工业园,银川高新产业开发区在属地发展.辖区在册人口14万,农业人口5.6万人。
金凤区位于银川市市辖三区中部,南北长、东西窄,南部多沙、北部多水,呈南高北低之势.区内水系发达,唐徕渠、西干渠穿境而过.现有耕地面积7万亩,其中蔬菜耕地面积2万亩。
金凤区设施农业的发展起步较早,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建设始于2000年,虽然每年建设数量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地处银川市的核心区,随着全面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施,金凤区设施农业的发展在地域上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总量始终增长缓慢。
近年来设施农业只能在土壤条件较差的吊庄地区沙地及沙荒上来发展,在沙地上发展设施农业面临的问题比较多,困难比较大,发展速度受到影响。
截止到2007年年底,全区设施农业的总面积为1.5万亩,主要以日光温室
为主,分布在良田镇和丰登镇。
其中:设施蔬菜面积为12260亩、设施园艺面积为2200亩、设施花卉面积为540亩。
设施蔬菜的品种主要以番茄、茄子、黄瓜、辣椒、茭瓜、梅豆、芹菜等果类蔬菜为主,设施园艺以西瓜、甜瓜、葡萄、油桃等为主,设施花卉以盆栽花卉为主。
形成了以良田镇和丰登镇离城较近的村队为中心的城郊型设施蔬菜生产优势区域,蔬菜品种繁多,种植茬口多样,蔬菜产量高、品质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和以吊庄移民地区二代温棚为中心的远郊型沙地瓜菜生产优势特色区域,小气候条件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光合产物和糖分的积累,适宜种植西瓜、甜瓜、西红柿、辣椒等瓜果蔬菜,生产的瓜果蔬菜含糖量高、品质优,已在区内远近闻名,种植规模正在逐年加大。
目前现有的设施农业已经全部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有34个蔬菜品种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
二、2008年设施农业建设情况
2008年我们将按照金凤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和区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为重点,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抓手,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壮大“三强多优”特色产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今年在设施农业的发展
上,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区情,发挥优势,坚定不移走特色发展道路,围绕建设银川市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和城市休闲娱乐中心,倾力打造“六大核心区”品牌之一的“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在良田镇移民吊庄地区突出发展沙地设施农业示范园的建设,建设2000亩的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和200亩的中拱棚(空心棚)。
并配套建设服务于园区的育苗中心、农技信息服务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及农资服务部等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
目前园区规划已经完成,道路、农电线路、机井等配套工程正在进行,平整土地1000多亩,修筑砂石路6条4.7公里,拉运黄土4万方,完成250栋6250间的放线任务,落实入园农户79户,入园报名工作仍在紧张的进行中。
预计4月中旬开工建设,10月底建成投入生产。
主要采取的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金凤区成立由主管区长任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金凤区政府同镇及农林牧业局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镇政府同村委会签订责任书,农林牧业局同农技服务中心及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签订技术指导责任书,任务层层分解,责任明确,保证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建设任务的完成。
2、加大政策补贴力度。
本级财政安排资金565万元,
新建2000亩二代日光温棚,每亩补贴2700元;新建中拱棚(空心棚)200亩,每亩补贴1250元。
实施节水灌溉配套设施200套。
每栋温棚补贴土方200方。
3、明确责任、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项目实施前良田镇政府负责建棚农户的土地调整及土地的合理流转,与农户签订建棚合同、收取押金,帮助农户解决贷款等;项目实施中,金凤区农林牧业局负责园区规划、温棚放线、为建棚农户提供温棚图纸、指导农户按标准建设,并对温棚建设中的相关事宜与相关单位协调、监督检查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
4、统一规划,严格按图纸施工。
今年新建二代温棚要求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放线,统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各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确保温棚的方位、跨度,墙体厚度、高度等结构不变。
5、区政府及乡镇积极协调帮助农户贷款,以保证建棚资金的到位,力争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三、发展设施产业的经验
金凤区发展设施蔬菜产业近十年来,在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宣传必须走在前面。
宣传动员是金凤区设施产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和基本动力。
宣传动员的形式主要有:一是召开
群众会议,以村队为单位召开群众会议,主要讲种设施和种大田的经济效益差异,给农民算经济账,让农民从理性认识到发展设施农业是解决收入问题出路。
二是组织农民到周边或发展设施农业比较好的省区观摩学习,亲身体验设施农业给当地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
2、加大政府推动力度,积极协调信贷支持。
良田镇吊庄地区因为条件差,农民原始积累少或没有,发展设施产业困难和问题特别多,因此,我们在发展设施农业的过程中,采取政府补贴和协调贷款支持的方法,有力的推动了这一产业的发展。
3、克服各种困难,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
如在不适合打土墙的重沙土地段,采取用塑料编制袋装沙子垒的方法搭建土墙。
农民用这种方法在沙丘上建起了一排排温棚。
4、加强设施种植技术指导,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我们在发展设施农业中一条最成功的经验是聘用农民技术员。
随着金凤区设施温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品种新技术的不断增加,仅靠现有的技术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在每个温棚片区或设施园区聘用1—2名农民技术员,用实际操作带动农民种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不断更新技术和品种,是设施农业发展的要素。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定期不定期的举办各类培训
班,经常选配技术人员到外地学习考察,用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品种更新老品种,推广新技术。
二、存在的问题:
1、新区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着相互争地的矛盾,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2、土壤条件好的地区都被新区和道路建设所占用,剩余能用来发展现代农业的区域,不是沙地就是低洼的湖地,受地理条件的限制,难度非常大。
3、缺乏从事设施园艺专业的技术人员,现有人员不能满足发展设施园艺的需求。
4、政府补贴逐渐减少,协调信贷越来越困难。
四、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1、沙土地上种植蔬菜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长年种植蔬菜的温棚如何解决土壤盐渍化的问题;
3、如何在沙土地上建设即保温又成本低能让农户接受的二代节能温棚;
4、继续加大政府推动力度,加强信贷支持。
金农发[2008]98号
关于2008年金凤区设施农业建设情况说明
金凤区是银川市的行政中心,行政区划东起唐徕渠,西至包兰铁路,南接永宁县,北临贺兰县,总面积289.8平方公里,辖丰登、良田2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工业园,辖区在册人口17.6万,农业人口5.9万人。
现有耕地面积7万亩,其中蔬菜耕地面积2万亩。
截止到2007年年底,金凤区设施农业的总面积1.5万亩(15万间),主要以日光温室为主,分布在良田镇和丰登镇。
其中:设施蔬菜面积为12260亩、设施园艺面积为2200亩、设施花卉面积为540亩。
设施蔬菜的品种主要以番茄、茄子、黄瓜、辣椒、茭瓜、梅豆、芹菜等果类蔬菜为主,设施园艺以西瓜、甜瓜、葡萄、油桃等为主,设施花卉以盆栽花卉为主。
形成
了以良田镇和丰登镇离城较近的村队为中心的城郊型设施蔬菜生产优势区域,蔬菜品种繁多,种植茬口多样,蔬菜产量高、品质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和以吊庄移民地区二代温棚为中心的远郊型沙地瓜菜生产优势特色区域,小气候条件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光合产物和糖分的积累,适宜种植西瓜、甜瓜、西红柿、辣椒等瓜果蔬菜,生产的瓜果蔬菜含糖量高、品质优,已在区内远近闻名,种植规模正在逐年加大。
一、2008年设施农业建设情况
2008—2010年我们按照金凤区设施农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在良田镇吊庄地区突出发展沙地设施农业示范园建设,该园区三年整体规划4000亩,规划建设二代节能日光温棚40000间,其中,2008年规划建设2000亩,20000间。
并配套建设服务于园区的育苗中心、农技信息服务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及农资服务部等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
目前园区的前期规划、道路铺垫、农电线路、打机井、拉运土方等配套工程已全面完成,土墙建设正在进行。
金凤区农林牧业局
2008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