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说课课件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理解“朦胧、群山环绕、隐隐约约、 风光秀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 运用。 3、感受语言美、感受日月潭之美,激 发学生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热爱及赞美之情。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
二读
图文对照 以读带讲 品词斟句
三品
一赏
日月潭
教 学 模 式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日月潭(3分钟) 环节一:情境导入,引出日月潭;
环节二:静静默读、整体感知;
播放日月潭的视频 环节三:品读体味,了解日月潭;
环节五:拓展延伸,升华日月潭。
环节四:品读赏析“清晨”和“中午”日月潭的美;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引出日月潭(3分钟)
播放日月潭的视频
教学设计
二、静静默读、整体感知(10分钟)
1、静静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日 月潭的美。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 文章读正确,理清课文的结构线索, 3、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 让学生掌握生字 。
教学设计
三、品读体味、了解日月潭(10分钟)
我设计了以下两个拓展练习: (1)、深情留言,赞美风光秀丽的日 月潭。 (2)、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夸一夸 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色。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日月潭
薄薄的雾
清晨
风光秀丽
星辰、灯光
晴天:清晰
中午
雨天:朦胧
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
评价要生动 丰富
评价要准 确得体
教 材 处 理 建 议
评价要机智 巧妙
资源开发
资源开发
课前:我安排学生查地图,上网找资料
课堂教学中:我引入了不同形式的资料:
音乐、视频、图片、识字卡片、
地图、字典 、学生资源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 的朗读课文。品味语言、学习语 言、积累语言,感受日月潭之美。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 台湾、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及赞 美之情,培养学生的析
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经 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已具备一 些初步的识字、写字能力和阅 读水平,也初步养成了较好的 学习习惯,但是学生的自主感 悟的能力较差,体会语言的表 达技巧和体会文章意境是学生 的一个薄弱环节。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下册
说 课 内 容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模式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板书设计 六、说课堂评价 七、说资源开发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小学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是 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描 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 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 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大 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后:拓展资源:主题丛书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 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清晰
朦胧 隐约
中午,太阳高照 ,整个日月潭的美景 和周围的建筑,都清 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蒙蒙 细雨,日月潭好像 披上轻纱,周围的 景物一片朦胧,就 像童话中的仙境。
教学设计
五、拓展延伸、升华日月潭(7分钟)
1、设问:日月潭在哪?你是怎么知道的? 2、重点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等词语。 3、讲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小岛把湖水分 成两半,北边 像圆圆的太阳, 叫日潭;
教学设计
四、品读赏析“清晨”和“中午”时日月潭
的美(10分钟)
1、浏览课文3、4段,提出问题。
2、运用多媒体,理解“隐隐约约”、 “倒映”、“清晰”、“朦胧”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