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分册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检测技术第一篇主体结构现场检测5. 沉降观测模拟试卷(A)单位: 姓名: 上岗证号: 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应布设成形网并采用方法观测;2、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及地基的、及;3、建筑物沉降观测:如果最后两个观测周期的平均沉降速率小于mm/日,可以认为整体趋于稳定,如果各点的沉降速率均小于mm/日,即可终止观测;否则,应继续每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建筑物稳定为止;4、建筑物整体倾斜观测应避开和的时间段;5、沉降观测标志一般分为、、;6、每个工程变形监测应至少有个基准点;7、变形监测网基准点应选在稳固可靠的位置,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且的位置,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能反映的位置或监测断面上;8、沉降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起重机等的范围内;9、塔形、圆形建筑或构件宜采用方法检测主体倾斜;10、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时开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DS05级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不得大于()。
A、10″B、15″C、20″D、25″2、监测基准网应多长时间复测一次()。
A、2个月B、3个月C、6个月D、1年3、施工沉降观测过程中,若工程暂时停工,停工期间可每隔多长时间观测一次。
()A、1-2个月B、2-3个月C、3-4个月D、4-5个月4、变形监测的精度指标值,是综合了设计和相关施工规范已确定的允许变形量的()作为测量精度值。
A、1/10B、1/30C、1/20D、1/255、工业厂房或多层民用建筑的沉降观测总次数,不应少于()次。
A、3B、4C、5D、6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变形监测网应由()构成。
A、部分基准点;B、工作基点;C、变形观测点;D、黄海高程点;2、每期观测结束后,数据处理中出现以下哪些情况,必须即刻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相应措施:()A、变形量达到预警值或接近允许值;B、变形量缓慢增长但未达到预警值;C、建(构)筑物的裂缝或地表裂缝快速扩大;D、变形量出现异常变化;3、沉降观测应提交下列哪些图表。
()A、工程平面位置图及基准点分布图;B、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C、沉降观测成果表;D、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E、等沉降曲线图;4、变形监测网中设立变形观测点的监测断面一般分为:()A、特殊断面;B、关键断面;C、重要断面;D、一般断面;5、沉降观测的标志一般采用以下哪几种形式。
()A、墙(柱)标志;B、基础标志;C、隐蔽式标志;D、敞开式标志;6、变形监测网监测周期的确定因素有()。
A、监测体变形特征;B、监测体变形速率;C、观测精度;D、工程地质条件;7、工业建筑物可按以下哪些施工阶段分别进行观测。
()A、回填基坑;B、安装柱子和屋架;C、砌筑墙体;D、设备安装;8、根据建筑变形测量任务委托方的要求,可按周期或变形发展情况提交下列哪些阶段性成果。
()A、本次或前1-2次观测结果;B、与前一次观测间的变形量;C、本次观测后的累计变形量;D、简要说明及分析、建议等;9、建筑物沉降速度一般分为以下哪几种形式:()A、缓慢沉降;B、加速沉降;C、等速沉降;D、减速沉降;10、当利用相对沉降量间接确定建筑整体倾斜时,可选用以下哪些方法:()A、测水平角法;B、激光准直法;C、倾斜仪测记法;D、测定基础沉降差法;四、是非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刚性建筑的整体倾斜,可通过测量顶面或基础的差异沉降来间接确定。
(√)2、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的周期可视倾斜速度每1-3个月观测一次,当遇到基础附近因大量堆载或卸载、场地降雨长期积水等而导致倾斜速度加快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3、当由基础倾斜间接确定建筑整体倾斜时,该建筑不一定需具有足够的整体结构刚度。
(×)4、同一测区或同一建筑物随着沉降量和沉降速率的变化,原则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沉降观测等级和精度。
(√)5、在变形观测过程中,当某期观测点变形量出现异常变化时,应分析原因,在排除观测本身错误的前提下,应及时对基准点的稳定性进行检测分析。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建筑物沉降观测检测变形观测点的布点原则?2、工业建筑物沉降观测一般观测时间怎样安排?3、变形观测数据的平差计算应满足哪些规定?4、建筑使用阶段沉降观测次数一般如何进行?六、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某多层住宅楼进行主体沉降观测,共布设6个沉降观测点,观测精度需满足三等变形观测要求,观测时采用两次仪器高法观测,测量基准点相对高程为10.00000m。
某日,对该住宅楼进行了一次沉降观测,观测路线环线闭合,观测成果如下表所示。
试计算本次观测各变形观测点相对高程,并判断观测闭合差是否满足测量精度要求?沉降观测成果表续上表北、、、、、为沉降变形点标志2、某水塔,采用测量水平角的方法来测定其倾斜。
如附图所示:在相互垂直方向上标定两个固定标志测站A 、B ,同时选择通视良好的远方不动点M 1和M 2为测量方向点,在水塔上标出观测用的标志点1、2、3、4、5、6、7、8,其中标志点1、4、5、8位于水塔勒脚位置,标志点2、3、6、7位于水塔顶部位置,观测标志点为观测时直接切其边缘认定的位置。
测站A 距水塔勒角中心b 的水平距离为45.000米,测站B距水塔勒角中心b的水平距离为40.000米,水塔勒角中心b至顶部中心a的垂直高度为H ab = 27.000米,各观测点水平角测定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该水塔顶部相对于勒角位置的整体倾斜偏歪量及偏歪方向?(假定bA方向为正南方向,bB方向为正东方向。
)水平角测量结果汇总表水塔整体倾斜观测示意图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环;水准测量;2、沉降量;沉降差;沉降速率;3、0.02;0.02;3 ;4、日照;风荷载影响大;5、墙(柱)标志;基础标志;隐蔽式标志;6、3;7、变形影响区域之外;方便使用;监测体变形特征;8、振动影响;9、测水平角法;10、基础施工二、单项选择题1、A2、C3、B4、C5、C三、多项选择题1、ABC2、ACD3、ABCDE4、BCD5、ABCD6、ABCD7、ABCD 8、ABCD 9、BCD10、CD四、判断题1、√2、∨3、×4、∨5、√五、简答题1、答:1)建(构)筑物的主要墙角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2)沉降缝、伸缩缝、新旧建(构)筑物或高低建(构)筑物接壤处的两侧;3)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接壤处、建(构)筑物不同结构分界处的两侧;4)烟囱、水塔和大型储藏罐等高耸构筑物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且每一构筑物不得少于4个点;5)基础底板的四角和中部;6)当建(构)筑物出现裂缝时,布设在裂缝两侧。
2、答:1) 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2) 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及方法;3) 采用同一仪器和设备;4) 观测人员相对固定;5) 记录观测时的环境因数;6) 采用同一基准处理数据。
3、答:1)应利用稳定的基准点作为起算点;2)应使用严密的平差方法和可靠的软件系统;3)应确保平差计算所用的观测数据、起算数据准确无误;4)应剔除含有粗差的观测数据;5)对于特级、一级变形测量平差计算,应对可能含有系统误差的观测值进行系统误差改正;6) 对于特级、一级变形测量平差计算,当涉及边长、方向等不同类型观测值时,应使用验后方差估计方法确定这些观测值的权;7)平差计算除给出变形参数值外,还应评定这些变形参数的精度。
4、答:建筑使用阶段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率大小而定。
除有特殊要求外,可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1次,直到稳定为止。
六、计算题1、答:答:△h0A左=-0.04423米;△h0A右=-0.04429米;△h0A=-0.04426米;△h AB左=0.03756米;△h AB右=0.03763米;△h AB=0.03760米;△h BC左=-0.04135米;△h BC右=-0.04136米;△h BC=-0.04136米;△h CD左=0.05733米;△h CD右=0.05720米;△h CD=0.05727米;△h DE左=0.17082米;△h DE右=0.17087米;△h DE=0.17085米;△h EF左=-0.05480米;△h EF右=-0.05490米;△h EF=-0.05485米;△h F0左=-0.12500米;△h F0右=-0.12508米;△h F0=-0.12504米;闭合差h=△h0A+△h AB+△h BC+△h CD+△h DE+△h EF+△h F0=0.00020米=0.20mm<允许闭合差1.59mm。
平均分配高差△h=0.00003米;各变形点本次观测相对高程如下:H A = 10-0.04426-0.00003=9.95571米;H B = 9.95571+0.03760-0.00003=9.99328米;H C = 9.99328-0.04136-0.00003=9.95189米;H D = 9.95189+0.05727-0.00003=10.00913米;H E = 10.00913+0.17085-0.00003=10.17995米;H F = 10.17995-0.05485-0.00003=10.12507米;2、答:∠a = (∠2+∠3)/2 = 106°44′13″∠b = (∠1+∠4)/2 = 107°45′37″∠a′ = (∠6+∠7)/2 = 103°58′05″∠b′ = (∠5+∠8)/2 = 103°38′34″由于∠b>∠a,水塔在东西向上向西偏;∠a′>∠b′,水塔在南北向上向北偏;东西向偏歪分量:a1 = tg(∠b-∠a)*45000 = 803.8mm;南北向偏歪分量:a2= tg(∠a′-∠b′)*40000 = 227.1mm;矢量相加,水塔顶部相对于勒角整体倾斜偏移量为:835.3mm;偏歪方向:arttg(803.8/227.1) = 74°13′24″(北偏西)水塔整体倾斜率:835.3mm/27000mm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