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路纵、横断面测量

线路纵、横断面测量


计算偏角值δ1
后视p2点,拨角90°±δ1,得p1点的
横断面方向。
切线角β1=L12/2RLS·180°/π δ1=90°-β1-θ12
(θ12是p1至p2的方位角,可由p1、p2点的切线支距法的坐标求得)
二、横断面的测量方法
(一)要求:按前进方向分成左右两侧,分侧测量横断面方向上各边坡点间(或至中桩)的 平距及高差,平距及高差的精度要求一般为0.1m。
三、中桩测设的基本程序
1.测设线路交点(JD)(线路统一)坐标 根据沿线布设的(导线)控制点,及交点的设计坐标,用全站仪“点的放样”功能,实地测 设出交点,并测出交点坐标以进行检核。
2.中线(线路统一)坐标的计算 (1)直线段中桩 由交点坐标和桩号里程,按“坐标正算”公式,可计算出各中桩的坐标。
四、中桩高程测量(纵断面测量)
绘制时一般先将中桩标在图中央,再分左右侧按平距为横轴,高差为纵轴,展出各边坡点, 绘出的横断面图。
设计线
道 路 中 线
设计标高
地面线
全站仪中线测设及断面测量简介
一、基本原理
中线测设:计算中桩坐标
全站仪点位放样(极坐标法)
纵断面测量:全站仪测量中桩点的高程(电池波三角高程测量)
横断面测量:确定横断面点位 全站仪测量断面点位的高程(电池波三角高程测量)
用全站仪测高程和水准仪测量高差是不同的,全站仪是在要测量的两点分别架仪器和立棱 镜,水准仪是在两点中间架仪器。
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
首先在BM1点架仪器,BM2架棱镜,精确的测量两点 之间的高差。D·tanα+BM1仪器高-BM2棱镜高,就 可以得到BM2的高程,把两点的高程相减就得到两 点之间的高差,再吧仪器搬到BM2,后视BM1,把两 个高差取平均值,这种方法叫做“对向观测或双向 观测”用同样的方法测BM3。
三角高程测量 BM2
BM1
BM3
二、中平测量
1.定义:在基平测量后提供的水准点高程的基础上,测定各个中桩的高程。
2.方法: (1)水准仪法 从一个水准点出发,按普通水准测量的要求,用“视线高法”测出该测段内所有中桩地面高 程最后附合到另一个水准点上。
TP2
图形:水准仪中平测量
TP1 BM1
TP点就是转点(一般情况下是先测设转点再测其它的点) 高差闭合差的限差为:高速、一级公路±30√L。二级及以下公路±50√L
左侧 8.0
1.4 6.4
1.6
地面线
中桩
右侧
横断面测量记录表(花杆皮尺法)
左侧(单位m)
编号
右侧(单位m)
高差 ··········
平距差
高差 ··········
平距差
1.43 5.3
1.6 6.4
1.4 8
K4+000
2.水准仪法
水准仪测高差,皮尺丈量平距
3.经纬仪视距法
4.全站仪法
三、横断面图的绘制
中桩高程测量是在中桩放样的同时进行,在中桩位置立棱镜,输入仪器高和棱镜高,即可利 用全站仪“三维坐标计算”功能,在(导线)控制点上测出中桩处的地面高程。
五、横断面测量
横断面测量也可在中桩测设,纵断面测量的同时进行,关键在于如何将棱镜立在中桩的横断 面方向上,其方法之一是。
(1)在大致横断面方向上的某边坡点大致位置处立棱镜,测出点P的平面坐标。
(2)全站仪法
先在BM1上测定各转点TP1、TP2的高程,再在TP1、TP2上架仪,测定各桩点的高程,其原理 即为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TP2
BM1
TP1 三、纵断面图的绘制 以横坐标为里程,纵断面为高程。
横断面测量
目的:测定线路各中桩处垂直于中线方向上的地面起伏情况,绘制横断面图,为线路设计提 供基础资料。
(二)方法分类
1.花杆皮尺法
适用于:山区低等级公路,精度低。
2.水准尺法地区,精度高。
3.经纬仪视距法
适用于:地形复杂地区,精度较高。
4.全站仪法
适用于:地形复杂地区,精度高。
用全站仪的距离测量模式,即可显示出平距和高差。
1.利用花杆皮尺法进行横断面测量
5.3 1.43
K0+020
起点
圆心
求心方向架的使用方法 : 用a、a′对准圆心,用b、b′对准交点,这时两条线垂直,在 起点用活动的c、c′对准1号点,然后把它固定,再把方向架拿到1号点上,用b、b′这条边 对准起点,用c、c′这条边指向圆心, 这时a、a′方向就是1号点的垂直方向。
选取缓和曲线上的一点p2
3.缓和曲线段(该点的法线方向)
线路纵、横断面测量
纵断面测量
目的:测定线路中桩处的高程,绘制纵横断面图,为线路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工作步骤:"先基平、后中平"
基平就是控制测量,中平就是碎步测量 一、基平测量
1.水准点的设置 (1)横向位置,不易破坏且方便之处,一般离中线50~100m
50-100m



线
水准点
(2)纵向密度 山区:相隔0.5km~1km ; 平原区:相隔1km~2km 每5km、线路起终点、重要工程处,设永久性水准点。
二、全站仪的点位放样功能
1.点位放样原理
(1)先在放样点的大致位置立棱镜对其进行观测,测出当前棱镜位置的坐标。
x
后视点
当前 棱镜 位置
Δ距离 代放样点
Δ角度 测站点
y
(2)将当前坐标与放样点的坐标相比较,计算出距离差d D和角度差dHR或纵向差值Δx和横 向差值Δy (一般全站仪会自动计算)
3.根据d D、dHR或Δx、Δy,逐渐找到放样点的位置。
BM1
BM2
山区:0.5~ km
BM3 平原:1~ km
2.基平测量的方法
(1)路线
符合水准路线
(2)仪器 不低于DS3精度的水准仪或全站仪
(3)测量要求:
水准测量 按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往返测,闭合差不超过20√L或6√n (mm)(L为
长度(km)n为测站数。)
三角高程测量
一般按全站仪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四等)规范进行。
方法:先确定横断面方向,在测定变坡点之间的平距及高差。
一、横断面方向的确定
1.直线段
一般采用普通方向架测定。
2.圆曲线段 采用求心方向架。
普通方向架
a'
b' 横向
b
a
求心方向架
a' b'
c
c'
b
a
中 线 方 向
普通方向架及求心方向架的使用
普通方向架
K0+040
采用花杆瞄准方向
JD方向
圆曲线
求心方向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