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视眼的屈光状态分析与处理

老视眼的屈光状态分析与处理

眼屈光检查
天津职业大学
1
老视眼的屈光状态 分析与处理
2
学习目标:
1.掌握老视的定义及原因、临床表现和矫治方法; 2.了解老视眼形成的生理机制; 3.能较为全面地进行老视屈光状态等方面的咨询。
3
知识要求:
掌握老视的定义及形成原因,了解生理机制 掌握老视的临床表现 掌握老视的矫正方法
身体条件:身材矮、手臂短的人出现老视症状的时间早; 地理位置:由于温度对晶状体的影响,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们
出现老视症状的时间较早; 药物:服用胰岛素、抗焦虑药、抗忧郁药患者,由于药物对睫
状肌的影响,出现老视症状的时间会比较早。
21
22
发生机制
经典理论:
Helmholtz(1885):老视眼是由于晶体变硬而失去了变形的能力。 Donders(1864) :老视眼是由于睫状肌的变弱。 Hess—Gullstrand(1908) :老视眼是由于晶体囊的变化。 Fincham(1937):老视眼是由于晶体纤维的增生,使晶体皮质压
48
33
根据年龄估计初步下加光
下加光=调节需求-1/2调节幅度
例:调节幅度=4.0D,习惯近工作距离=33cm
老花镜度数=远用度数+下加光(近附加度数)
老视验配规范流程
准确远距验光 试验性阅读近附加 精确阅读近附加 试戴调整处方
35
试验性阅读近附加
年龄 FCC法(融合性交叉圆柱镜) 一半调节幅度原则
24
25
新理论-- Schachar调节假说
晶状体悬韧带分三部分,即前部、赤道部和后 部悬韧带。 当调节时,睫状肌收缩,前、后部悬韧带松弛, 赤道部悬韧带紧张,从而使晶状体赤道部张力 增加,晶状体周边部变扁平,而晶状体中央部 变凸,导致晶状体中央屈光度增大。 晶状体直径随年龄增长而增大,每年约增大20 微米,使晶状体赤道部与睫状肌之间的空间距 离缩短,前放射状睫状肌纤维张力减小,作用 于晶状体赤道部的牵张力下降,因而调节变得 日渐困难,出现老视。
老视的定义及形成原因 老视的临床表现 老视的矫正方法
7
知识回顾
视器解剖 调节的理论
8
眼球的结构及生理
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容物、 神经及血管等组织;
眼球近似球形;
正常成人眼球前后径平均为24 mm,垂直径平均为23mm;
眼球的最前端突出于眶外1214mm,易受伤害,尤其在外侧 部位。
4
能力要求:
能为老视患者就相关的临床症状进行咨询。 能为老视眼的矫正方法进行咨询 能为老视患者估计初步下加光。
5
素质要求:
认真对待所学习的眼屈光知识,不知道、不清楚 不可以装懂、随意为顾客解答;
为顾客解答问题时要耐心、科学、全面; 认真领会掌握眼屈光系统的相关知识。
6
主要内容
39
最后确定处方
试镜架试戴和评价 视力及阅读范围 调整处方
40
老视眼矫正方法
单光阅读镜 双光镜 三光镜 渐变多焦点镜
41
单光阅读镜
只适合阅读,不能看远 不能看中等距离 不停地戴上取下 近视或远视者必须有两
副眼镜交替使用 明显的中老年行为标记
42
双光镜
9
10
11
12
老视眼的定义及形成原因
老视眼:俗称老花眼,是 指由于年龄增加所致的生 理性调节减弱,从而视近 物不清的眼睛。
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下降,睫 状肌的功能也逐渐减弱,从而引起眼调节功能的 减弱;
大约在40-45岁开始,阅读或近距离工作出现困难;
老视眼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每个人步入中老年 后都会出现的视觉问题,只是早晚时间略有差别。
迫晶体核,导致晶体的调节反应能力下降,晶体囊并没有改变。
23
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动用的调节力下降,因此对 于从近处物体发出的发散光线无足够的能力将他 聚焦,因此在视网膜上形成朦像,即看近困难。
人眼的调节能力随年龄的增长发生规律性的下降, 但个人老视症状出现的早晚取决于年龄、屈光状 态、生活习惯、工作条件、照明强度等。
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临床最常用)
其他相关因素
屈光状态:远视眼比近视眼出现老视现象的时间早;近视眼戴 角膜接触镜比戴普通框架眼镜出现老视现象的时间早(配戴框 架眼镜,由于镜眼距的存在,减少了同样阅读距离的调节需 求);
用眼方法:从事精细的、近距离工作的人比从事远距离工作的 人出现老视现象要早;
26
Zonulafasern
12 3 4
Gustav P ? ltner - HTL-Optometrie Hall/Tirol
5
27
远近视物交替不连续(调节反应迟钝)、视近不能 持久且易疲劳(接近调节极限);
视近困难(不自觉地将头后仰或把书报拿到更远的 地方、如果是近视眼,则需要摘下眼镜阅读);
阅读需要更强的照明(增加字体对比度;增大景深)
书本移远--经典主述“手臂太短了” 寻找光源--亮的时候清楚,暗时吃力 视 疲 劳 对不能胜任的事情非常敏感
29
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 怎么办
30
31
A
F’
A
F’
32
当动用的调节力为调节幅度一半以下时,才感觉 舒适并能持久阅读;若所需的调节力大于调节幅 度的一半时,就会出现老视症状。
15
调节幅度与年龄的关系
amplitu de of accomm odation (D)
Duane 1912
age16Βιβλιοθήκη 调节随年龄的变化17
年龄(岁) 10 20 30 40 50 60
近点(cm) 7 10 14 22 40
100
调节幅度(D) 14 10 7 4.5 2.5 1
18
老视眼与年龄关系的经验公式:
暴露年龄 中间距离模糊 像跳(像位移)现象
43
44
三光镜
暴露年龄 像跳(像位移)现象
45
渐变多焦点眼镜
验配复杂 需要配戴者的理解和对验配指
导的依从性 视野 费用
46
视野的需求
47
思考题
1、老视眼属于屈光不正吗? 2、老视眼与远视眼有什么区别? 3、老视初步下加光确定方法?
36
根据年龄
44-49岁:+0.75 50-56岁:+1.25 57-62岁:+1.75 63岁以上:+2.25
37
FCC法(融合性交叉圆柱镜)
±0.50
38
精确阅读近附加
在实验性阅读近附加的基础上,做NRA/PRA(正负相对 调节),二者相加后除以2,结果加入原实验性近附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