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产权法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知识产权法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08春华网<2009年06月25日 星期四 14:54 《知识产权法》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 题 1分,共20分) 1.著作财产权中最基本的一项权能是 ( ) A 复制权 B 发行权 C 出租权 D 信息网络传播权 2.狭义邻接权最初仅仅包含 ( ) A 出版者权 B 表演者权 C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D 广播组织权 3.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有效期限不超过 ( ) A 5年 B 8年 C 10年 D 20年 4.目前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行使著作权最多的是 ( ) A 美术作品 B 音乐作品 C 电影作品 D 计算机软件 5.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电影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于 ( ) A 制片人 B 参加电影创作的每个自然人 C 由作者与制片人通过合同来约定 D 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制片人享有 6.下列中属于工业产权中的创造权成果权的是 ( ) A 产地标记权 B 商标权 C 商号权 D 专利权 7.下列中不受专利法保护的对象是 ( ) A 某甲发明的一种速算器 B 某乙发明的一种高血压病的治疗方法 C 某丙发明的一种新型水稻杂交栽培方法 D 某丁发明的一种可视电话 8.“三性”判断的顺序是( ) A 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B 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 C 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 D 实用性、创造性和新颖性 9.取得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和个人 ( ) A 享有独占的实施权,并有权许可他人实施 B 享有独占的实施权,但无权许可他人实施 C 不享有独占的实施权,但有权许可他人实施 D 不享有独占的实施权,并且无权许可他人实施 10.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应由 ( ) A 专利局作出 B 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 C 仲裁机构作出 D 法院作出 11.发明专利请求实质审查的法定期限为自申请之日起 ( ) A 1年 B 1年6个月 C 2年 D 3年 12.我国专利法规定,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 ( ) A 5年 B 8年 C 10年 D 15年 13.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必须经 ( ) A 国务院批准 B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C 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D 申请人所在地县级以上专利主管机关批准 14.在我国不能作为商标使用的要素是 ( ) A 字母 B 颜色组合 C 三维标志 D 气味 15.使用未注册商标应当在商品和包装上标明 ( ) A 生产时间和厂家 B 未注册商标标记 C 商品类别 D 企业名称和地址 16.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有 ( ) A 显著性 B 独创性 C 新颖性 D 美观性 17.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期限,自授权之日起,藤本植物、林木、果树和观赏树 木为 ( ) A 10年 B 15年 C 20年 D 25年 18.我国加入最早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是 ( ) A 《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B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C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D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19.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为 ( ) A 20年 B 25年 C 50年 D 70年 20.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教科书条款”属于 ( ) A 合理使用 B 法定许可使用 C 强制许可使用 D 计划许可使用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错选、多选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 .著作人身权包括() A . 保护作品完整权 B . 署名权 C . 发表权 D . 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E . 修改权 2 .某大学研究开发出“人工饲养虾的新方法、新饲料、新品种”,就此发明拟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专利。请选出能作为发明专利申请的是: A . 人工养虾的方法 B . 人工养虾的新饲料 C . 养虾新饲料的生产工艺 D . 人工养虾的虾种培育方法 E . 人工饲养的大虾 3 .我国著作权管理包括() A. 著作权行政管理 B. 著作权集体管理 C. 著作权行业管理 D. 著作权司法管理 E 著作权自由管理 4 .某企业准备在家用电器上申请注册商标,下列选项不能作为商标图样的有() A . 红新月 B . 新月 C . 红月 D . WIPO E . 上海 5 .商业秘密可能保护的信息内容范围包括() A . 技术诀窍 B . 专利技术 C . 货源情报 D . 制作工艺 E . 客户名单 三、判断题(认为对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认为错的打“×”。每小题 1分,共10分) 1.同一项智力成果,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 ) 2.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 酬。 ( ) 3.同一计算机程序的源程序和目标程序为同一作品。 ( ) 4.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为作者。 ( ) 5.在著作权质押合同中,对出质的著作财产权必须明确约定其种类、地域和出 质期限。 ( ) 6.在我国植物新品种不能获得专利保护,但可以通过行政方式获得植物新品种 权。 ( ) 7.为生产经营目的作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 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 担赔偿责任。 ( ) 8.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品的通用名称和特有名称如果符合法定条件,均 可作为商标注册。 ( ) 9.注册商标需要改变其标志的,应当提出变更申请。 ( ) 10.知识产权领域第一个世界性多边条约是《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 ) 四、简答题(每小题 5分,6小题,共30分) 1.简述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 2.简述专利申请权的概念和特征。 3.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反不正当竞争法归属于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原因。 5 .简述不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 6 .简述我国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五、论述题(每小题 10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合理使用中的“引用”? 2.试述专利法中的“先用权”法律制度。 六、案例分析( 10分) 1989年7月12日甲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了名为“半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为89214088.7),该申请于1990年6月27日公开,公告号为CN2058549U。1990年11月26日,甲、乙、丙、丁、戊等5人共同向中国专利局提出“背负式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为90110179.6)。两个申请均是关于背负式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构造,技术方案完全相同。专利局经实质审查后认定该申请不具有新颖性,于1992年11月21日作出驳回该申请的决定。甲不服,于1993年1月12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复审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在1995年8月11日第614号复审决定中确认:甲申请的“背 负式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发明专利,已被申请日之前公开的具有相同内容的实用新型专利所披露,以丧失新颖性为由驳回甲的复审请求,维持中国专利局作出的驳回决定。甲等人不服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遂向人民法院提起以专利复审委员会为被告的行政诉讼。 原告甲诉称:专利复审委员会认定其发明专利不具有新颖性所依据的对比文件是其自己申请的实用新型,根据专利法关于新颖性的规定,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故其自己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不能否定其发明专利的新颖性,并且其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授权,具有新颖性,与 之技术内容完全相同的发明专利就同样具有新颖性。原告要求撤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 614号复审决定,判令重新复审,作出该专利申请有专利性的决定,并赔偿原告因诉讼造成的损失。 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 1)该案中原告始终认为其自己的实用新型不能否定自己的发明专利的新颖性,你认为这一说法能否成立?为什么? ( 2)何谓抵触申请?本案是否涉及抵触申请? ( 3)本案是否涉及优先权?为什么? ( 4)法院对该专利行政纠纷应作出怎样的裁判? 答案及评分标准(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20分) 1. A 2. B 3. C 4. B 5. A 6. D 7. B 8. C 9. D 10. B 11. D 12. C 13. B 4. D 15. D 16. A 17. C 18. A 19. C 20. B 二、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不得分。每小题 2分,共10分) 1. ABCE 2. ABCD 3. AB 4. ADE 5. ACDE 三、判断题(每小题 1分,共10分) 1 、 × 2 、 √ 3 、 √ 4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四、简答题(每小题 5分,共20分) 1 .( 1 )主体不同; ( 2 )保护对象不同; ( 3 )内容不同; ( 4 )受保护的前提不同。 2 .专利申请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享有的就发明创造,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的权利; 其特征为:( 1 )相对性;( 2 )暂时性;( 3 )相关性。 3 .( 1 )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 ( 2 )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 ( 3 )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 ( 4 )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 ( 5 )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4 .( 1 )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其他知识产权的调整对象作为自己的保护对象; ( 2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与各类知识产权有关而相关法律不能管辖的客体给予保护,以此弥补单一法律制度产生的“真空地带”; ( 3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各类知识产权客体的交叉部分给予“兜底保护”,使知识的保护对象连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5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不属于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客体有两类: 其一为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即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其二是不适用著作权法的作品,即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