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单机械作图题:

简单机械作图题:

南京市高淳县德圣中学xhw 第 1 页 共 22 页 三、作图题: 1.(05南通)在图15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

2.(05泰州)如图13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点. 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注意:请在图上保留为确保作图准确所画的辅助线) 3.(05苏州)如图所示,O是杠杆OA的支点.在图中画出拉力F1和F2的力臂l1和l2.

4.(05盐城)如图所示,曲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AO=60cm,OB=40cm,BC=30cm,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4.(05常州)利用图中的滑轮组,用200N向下的拉力将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高处(绳、滑轮的自重及摩擦不计),请画出滑轮组上绳的绕法。 5.(05佛山·课改区)作出图6的闸刀使用中的两个力臂,并标明L1和L2。

图13 O A

图6 南京市高淳县德圣中学xhw 第 2 页 共 22 页 6.(05福州·课改区)画出图10中动力F1的力臂。 7. (05梅州)图8是安装在安全文明小区进出口的栏杆(栏杆是一根粗细均匀的圆木杆)示意图,当在 A处施加一个压力F时,可将栏杆拉到如图所示位置,请在图中画出此时压力F的力臂L1,和重力G的力臂L2。

8.(05扬州·课改区)在图9中作出F的力臂。 9.(05南京)在图12中画出小锤所受阻力F2以及动力F1的力臂.

10.(05长春)如图4是列车上售食品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使手推车前轮向上翘起,请画出售货员所用的最小动力及其力臂. 11.(广东·非课改区)在图9中,一个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物G提起来,请

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12.(05河池)如图15所示杠杆,铁球重20N,力F作用在杠杆的B端使杠杆水下平衡,则力F=_____N;画出铁球重力G的图示和力F的力臂L。

13.(05海淀)如图12所示,用力F踩汽车刹车踏板,请画出此力对支点D的力臂。 14.(05海淀)用如图13所示的滑轮组成滑轮组提升木桶有两种绕绳方法,请任意画出一种。

图9 图12

A l O B

图10 南京市高淳县德圣中学xhw 第 3 页 共 22 页

15.(05海门)请你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图10中力臂l的长度,l的长度是 cm.杠杆AB处于平衡状态,请作出力臂l对应的力的示意图. 16.(05扬州)如图12,试画出缝纫机脚踏板所受动力、阻力的力臂。

17.(05襄樊)在图5—6中,AB是一根自重为100N的均匀木棒,B端着地,在A端用最小的力F时,恰好在如图位置处于平衡状态,请画出力F的图示。 18.(05十堰)如图,在杠杆AB上挂了一个重为G 的物体。为使杠杆在图中的位置静止.请在杠杆上画出最小的动力F 和它的方向。

19.(05汕头)图5中一个站在地面上的人用较小的力通过滑轮组将重物提起来,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20.(05柳州·课改区)图9甲中O是杠杆的支点,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

四、实验探究题: 1.(05南通)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2 5 0.6 25

图12 南京市高淳县德圣中学xhw 第 4 页 共 22 页

2 4 8 1.1 (1)在表格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据. (2)在图16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3)第1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4)如果将重为3N的钩码挂在同一滑轮组下,根据题中已有的信息可以判断出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在___________范围内. 2.(05盐城)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和同学们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只滑轮重都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 (1)对于甲图所示的滑轮组,如果没有刻度尺,只要测出钩码重G,然后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升高,从弹簧秤上读出拉力值F,即可算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2)比较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知η甲 η乙(选填:>、<或=)。 (3)实验后小强猜想,对于同一滑轮组(例如图乙),它的机械效率也可能不是 固定的,于是他用实验进行了探究,并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小强应采用的正确方法是什么?答: 。

3.(05安徽)如图所示是我们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实验结束后,通过分析数据,有的同学指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也可以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 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平时许多同学也经常用这种观点分析杠杆问题.事实上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并不总是力臂.请你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再补充一些器材,通过实验证明杠杆平衡条件在普遍情况下应该是“动力× 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 ( l )你补充的器材有: 、 。 ( 2 )写出操作步骤:

4.(05宜昌)如图5所示是小亮同学测定斜面机械效率 的装置图,下表是小亮同学设计的记录表格. 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要求写两条)

小车 斜面高沿斜面拉斜面长 有用 总 机械 南京市高淳县德圣中学xhw 第 5 页 共 22 页

斜面倾 斜程度 重量G/N 度 h/m 力 F/N s/m 功 W有/J 功 W总/J 效率 较缓 10 0.1 3 1 1 3 33% 较陡 10 0.2 4 1 2 4 50% 最陡 10 0.3 5 1 3 5 60%

5.(05武汉)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出现图19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A向 调(填“左”或“右”)

(2)实验过程中出现图19乙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 (填“左”或“右”)移动 格。 (3)图乙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 。(填“保持水平平衡”、“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4)物理课本中有这样一句话“托盘天平是支点在中间的等臂杠杆,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实际上使用天平经常同时用到砝码和游码,此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应 砝码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如图19丙所示的案秤是个不等臂杠杆,请你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说明用几个不重的砝码就能平衡盘中重得多的货物的道理 。

6. (05贵阳·课改区)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分别得到下面两组数据和结论。 他们在交流时,甲组发现了自己实验结论的错误和产生错误的原因。你认为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有那些? 甲 组 乙 组 次数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 4 5 5 4 7 4 2 14 2 3 4 4 3 6 4 8 3 3 4 5 2 10

甲 乙 丙 秤盘 调零 螺丝 支点

游码 槽码 秤杆 砝码盘 南京市高淳县德圣中学xhw 第 6 页 共 22 页

结论 动力+ 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 。 7.(05河北)小红同学在利用如图10所示的滑轮组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 计匀速竖直拉起重8N的物体,物体升高了0.2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N,在实验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 8.(05襄樊)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4分) ⑴此实验所用滑轮的个数至少是____个,其中动滑轮有_____个。 ⑵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第一次的机械效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高度/cm 弹簧测力计示数/N 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cm

1 2 10 0.8 40 2 5 5 1.5 20 9.(05汕头)学校买了一箱物理器材,小军同学将它从一楼搬运到三楼(如图11所示),小丽同学想测量小军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 ⑴、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 ⑵、小丽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 ) A、测出箱子所受的重力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 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 D、测出小军上楼梯所用的时间 E、算出小军搬运箱子的功率 ⑶请你帮小丽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 10.(05泉州)图13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 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 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1.(05临沂)引体向上,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该运动的规范动作是:两手正握单杠,由悬垂开始.上提时.下颚须超过杠面;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 这样上拉下放,重复动作,达到锻炼臂力和腹肌的目的。陈强同学能连续匀速做16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动作。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现要估测陈强同学做动作时的功率。 ①请你说出应测量哪些物理量。

图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