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袋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方案

生态袋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方案

栾川县5A县城景观提升工程PPP项目栾川县城市道路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生态袋修复技术施工方案栾川县5A县城景观提升工程项目部2017年7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与特点 (2)2.1工程概况 (2)2.2项目现状 (3)2.3施工特点 (5)2.4工程质量目标与工期目标 (5)三、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5)四、施工组织 (6)4.1施工组织机构 (6)4.2施工管理机构 (6)4.3施工部署 (6)五、施工顺序 (7)六、施工准备工作 (7)6.1施工现场准备 (7)6.2技术准备 (7)6.3资源准备 (7)6.4施工前期准备 (9)七、施工方案 (10)7.1施工前的准备 (10)7.2施工技术的选择 (10)7.3“生态袋修复技术”技术原理及技术特点 (10)7.4材料技术要求 (11)7.5植被恢复效果 (12)7.6施工技术方案 (13)八、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9)8.1施工区域设置施工围档 (19)8.2防尘、防污水、防噪音污染措施 (20)8.3其他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20)一、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008)5、《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6、《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7、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

8、施工设计图纸、合同及现场实际情况。

二、工程概况与特点2.1工程概况本分项工程为河南栾川城市道路边坡生态修复项目工程,项目建设地点主要位于栾川县鸾州大道与迎宾大道沿路两侧,生态袋治理面积约11285㎡。

从现场踏勘、设计到施工均是由本公司完成,施工量较多,范围较大,质量、安全要求高,受地质条件和交通影响大,我单位会尽力克服困难,精心施工,保证工程顺利进展。

本分项工程设计采用码放生态袋后客土喷播的坡面:1#大岭西侧坡脚回填坡面、2-1#老君山东侧部分山体坡面及13#鸾州大道伊水路口山体坡面。

2.2项目现状1#大岭山体坡面现状:西侧坡面:坡高21m、坡长63m、坡度70~85°、土质边坡。

2#老君山山体坡面:2#-1老君山东侧山体坡面:坡高19m、坡长459m、坡度40~85°、土石混合边坡。

2#-1老君山东侧山体坡面需码放生态袋的坡面:13#鸾州大道伊水路口山体坡面:坡高12m、坡长70m、坡度60~65°、土质边坡,山顶由高压线路设施,不宜放坡。

2.3施工特点大岭西侧坡面、老君山西侧部分坡面及伊水路口坡面皆为土质边坡,而且边坡现状比较平整,便于生态袋码放施工。

2.4工程质量目标与工期目标在施工中严格执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贯彻质量体系文件,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并按期完成。

三、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四、施工组织4.1施工组织机构鉴于该工程的需要,为达到所制定的质量、工期目标,项目经理部建立健全责任制,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严格遵守工程承包合同,保证工程质量,确保竣工工期目标实现。

4.2施工管理机构为确保上述工程管理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部下设专业的生态袋码放施工队及相关配套队伍等,并对各专业施工队统一协调管理,按照项目施工管理的要求,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布置,确保本项目质量目标、工期目标的实现。

4.3施工部署根据工程开工时间及工程进度的要求,在施工时间安排上要考虑季节对施工的影响。

统筹兼顾,综合安排施工作业,同时作好季节施工的各种保障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4.3.1 充分保证深化设计、技术准备、委托加工等各种非现场作业所需要的合理周期。

4.3.2 根据工程特点、现场施工的难易程度,按照地质条件复杂、位置明显地段先施工,地质情况平稳、位置不明显地段后施工;在施工顺序及工艺上考虑分部流程按照先高后低绿化的总体施工顺序原则进行部署。

五、施工顺序以进度控制为主线,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为主要职能,以项目实施总过程为主控线,对本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自然逻辑顺序和本工程的组织关系进行全面策划。

施工流程:围挡施工→场地平整清理→定位放线→截排水沟施工→生态袋码放施工→喷播绿化→养护→竣工验收六、施工准备工作根据工程量、工程特点及施工要求,施工前需作如下准备工作。

6.1施工现场准备在建设单位协助下完成定位放线,施工用水及现场供电,提供水源、电源、土源;另配备发电机一台、2台洒水车,以备施工临时停水、停电之需;平整场地,清理现场杂物,整平临时设施用地。

6.2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熟悉现场和审查施工图纸,各种施工仪器送具有计量器具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鉴定,合格后送至工地。

6.3资源准备6.3.1劳动力为保证该分项工程质量目标及工期目标的实现,在组织好机械化施工的同时,组织充足的劳动力配合机械化施工,根据本标段的主要工程量及施工过程中劳动力低谷与高峰期适当调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调动劳动力,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人员充足。

对于关键工序的施工,组织施工班组白班与早晚、班交叉平行作业的方式,争时间,抢主动,确保质量、工期目标完成。

6.3.2材料本工程生态袋、种子、基质及各种苗木用量大,材料供应商优先选用曾与我公司有过多次合作,具有良好的信誉的,以便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及时联系、购买到位。

为确保不因材料原因降低工程质量,耽误工期进度,公司专门设立专职部门负责原材料采购,签定采购合同、实施采购、送达施工现场、到货验证,实施对工程项目一条龙服务。

(1)基础材料基础材料包括:生态袋(装土不超过设计成型尺寸)、连接扣(聚丙烯材料,保证每袋一个连接扣进行生态袋系统连接)、土壤(不含砂石、建筑和生活垃圾,土壤颗粒不可过大)。

这些材料的质量均应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质量标准。

(2)客土喷播材料喷播材料包括:每平米用量:有机活性基质(30kg)改良土壤(不少于0.1m³)、粘合剂(5g)、保水剂(10g)、长效复合肥40g、混合乔灌草种(100g)等。

(3)施工用土由于施工现场场地狭小,特设立城寺沟施工场地作为临时存土场,土方自购后进行过筛、土壤改良后用于其他施工地点的生态袋用土及喷播用土要求。

(注:由于当地的土质中含沙和砂石过多,经过过筛后,土方的实际利用率仅为30%左右。

)(4)植物的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质条件、植被特点等因素,科学选用绿化效能持久的优质种子,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有机结合,以耐旱乡土乔灌木为主,科学合理配置种子用量,促使生态恢复自然演替。

种子选择抗贫瘠、耐干旱、抗寒性强的植物;先锋植物以豆科为主,以起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形成“先锋植物+草本植物+目标植物”的植被建植模式。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还兼顾一定的景观效果,最大可能的发挥植被的景观性能。

植物种子材料:每平米用量:胡枝子、盐肤木、刺槐、杜鹃、柠条各12g;黑麦草、高羊茅各10g;紫花苜蓿、野花组合各10g等,每平米种子总重量不超过100g,保证种子均匀喷播,确保喷播效果和质量。

6.3.3机械根据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按施工工序的要求,提前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工具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放,并应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

6.4施工前期准备6.4.1施工技术方案根据施工图纸、施工合同和现场具体情况,在进入施工现场后,我公司向现场项目经理部做合同交底。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及合同的要求,现场工程师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项目全体人员进行讨论,确保项目的每一位员工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了如指掌。

6.4.2图纸、图集、规范、规程、标准等认真贯彻技术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认真学习有关施工的规程、规范、标准、工艺标准,并准备齐全提前分发给项目部有关人员。

6.4.3计划编制、工程量计算根据施工图纸及合同要求,进行工程量计算,结合工程规模和工期等要求,做好劳务、主要施工机械、周转材料、主要设备材料等的计划,包括数量、质量、规格型号等,并组织好各专业施工队伍进场。

6.4.4资料报送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及现行相关规定及时向业主和监理上报各种资料。

6.4.5测量、试验、检验设备做好测量、试验、检验设备的校验工作,现场所用设备均在规定检校期内。

七、施工方案7.1施工前的准备工程施工前必须做好各项施工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准备工作内容包括:掌握资料、熟悉设计、勘查现场、制定方案、编制预算、材料供应和现场准备。

现场勘查,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及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勘查,一般包括:现场周围环境、施工条件电源、水源、土源、交通道路、堆料场地、生活暂设的位置,以及市政、电讯应配合的部门和定点放线的依据。

7.2施工技术的选择我公司专家队伍及设计人员通过现场分析,结合山体的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等一系列因素,设计采用目前先进的“生态袋护坡、客土喷播技术”对多个坡面进行护坡复绿,不仅能够防止坡面水土流失,更能美化环境。

7.3“生态袋修复技术”技术原理及技术特点1)技术原理:生态袋修复技术系由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植被护坡技术,它结合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传统植被护坡技术和边坡治理加固工程技术等,主要由生态袋、连接扣、植被三个核心要素以及其他辅助材料组合而成,构筑一个集“生态、环保、工程”于一体的边坡防护结构。

其以施工简便,实用范围广泛,水土保持及生态效果显著为主要优点,可以用来构建适宜多种植被生长的结构工程,创建赏心悦目的生态景观。

2)技术特点:(1)生态袋由100%聚丙烯(PP)长丝无纺土工织物制成,具有良好的孔隙度及透水不透土性能,装土后,土保持性能强,能有效防治降雨溅蚀或水流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

(2)生态袋(装土后)对植被友善,植物可以从里面长出,也可以从表面扎根进袋体内,起到“固根保土”作用,为植被生长提供必要的生存环境。

(3)生态袋系统为植被生长提供必要的生存环境,植被覆盖对生态袋及坡面有防护作用,植被根系的生长延伸,对系统及边坡具有加固作用。

(4)植被对系统生态袋的保护作用植被覆盖可以有效减缓其老化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随时间的增长,生态袋老化有明显趋于稳定的趋势。

伴随植被的生长,其根系生长延伸,发达的植被根系将生态袋个体及系统与边坡紧密连接,增强系统及系统与边坡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植被根系对边坡具有“深根锚固”作用和“浅根加筋”作用。

7.4材料技术要求生态袋:尺寸选用970mm×430mm,成型尺寸为800mm×350mm×120mm。

外观:绿色,尺寸合适;规格:克重125~150g/㎡;断裂强力≥9KV/m;CBR顶破强力≥1.2KN;垂直渗透系数≥0.14cm/s;等效孔径≥0.10mm;抗紫外老化(500h)保留率≥7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