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情绪概述

1情绪概述

太原工业学院教案
第一章情绪
第一节情绪概述
一、情绪的概念界定(举例,启发)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一)情绪的组成部分(提问,讨论,讲解)
1、主观体验
指个体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

不同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这就构成了情绪的心理内容。

情绪体验具有以下两种基本性质:
(1)体验与表情的先天一致性:正是体验与表情的一致性保证了表情正确地反映情绪体验的性质,并传递其适应意义;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了体验与表情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具有后天习得的性质,是感情和认知相互作用的结果;(2)情绪体验的不变性
2、外部表现
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是情绪状态下,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量化形式。

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三种形式。

3、生理唤醒
情绪和情感也会引起生理反应,涉及广泛神经系统。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提问、举例)
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
1、区别
情绪代表的是感情的反应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

情绪是情景性的、暂时的,变化的;情感则是稳定的、深刻的、持久的。

2、联系
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情绪的积累形成了稳定的情感;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达。

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涵着情感。

二、情绪的功能(提问,讨论,讲解)
(一)适应功能: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页1第
)情绪能够使个体针对不同的刺激事件产生灵活自如的适应性反应,并1(调节或保持个体与环境间的关系。

)情绪之所以具有灵活性的特征,是因为情绪的机能不仅可以来源于个2(体全部的先天机能,而且还来源于学习及认知活动。

)许多种情绪都具有调控群体间的互动功能。

(3(二)信号功能:情绪是人际通讯交流的重要手段,是语言交际的重要补充。

)情绪和语言一样,具有服务于人际通讯的功能。

(1)情绪通过独特的无词通讯手段,即由面部肌肉运动模式、声调和身体2(人际间互相了解。

姿态变化所构成的表情来实现信息传递
(3)其中面部表情是最重要的情绪信息媒介。

(三)动机功能:情绪是人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

(1)情绪能够放大内驱力的信号。

从而更强有力地激发行动;)情绪反应比内驱力更灵活,它不但能根据主客观的需要及时地发生反(2 应,而且可以脱离内驱力而独立地起动机作用。

)情绪的动机功能表现在对认识活动的驱策上,通过兴趣情绪明显地表(3支配感知的方向和现出来。

兴趣作为认识活动的动机,导致注意的选择与集中,思维加工,从而支持着对新异事物的探索。

(四)组织功能: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1)情绪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操作规律;)作为脑内的一个监测系统,情绪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促(2进或瓦解)(3)情绪的组织的作用还表现为对行为的影响。

小结:
情绪概述第一章第一节
(1)主观体验
1.情绪的组成部分(2)外部表现
(一)情绪的概念界定(3)生理唤醒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 情绪的适应功能
2. 情绪的信号功能(二)情绪的功能
3. 情绪的动力功能
4. 情绪的组织功能
页2第
讲义
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提问导入:
在讲述今天的内容之前,请同学们做一件事情:认真体会一下自己此刻的情绪如何?现在我请几位同学起来谈谈自己的情绪感受。

反馈引入主题:
感谢几位同学的分享。

从中我们看到,虽然大家现在身在同一个教室,准备学习同一堂课程,但大家的情绪感受都各不相同:有些同学因为要学习新的内容而非常感兴趣,有些同学则因为经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有些疲惫而感到情绪低落,或者有同学因为向喜欢的人表白成功而心情愉悦……
点明主题:
我们对情绪再熟悉不过,它是每个人生活中都会经历的心理状态,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起着显而易见或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正面积极的,也有负面消极的。

正确认识、了解情绪是我们拥有健康情绪生活的第一步。

那么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系统地认识“情绪”。

阐述概念:是什么?
我们要认识一件事物的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了解它的定义,也就是解决它“是什么”的问题。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从概念中引出情绪组成部分:
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情绪包含两部分:态度体验和行为反应。

其中,态度体验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如愉快、悲伤、痛苦等。

不同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这就构成了情绪的心理内容。

而行为反应则分为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两种。

顾名思义,外部表现就是我们能够观察到的行为反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表情”,是情绪状态下,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量化形式。

给大家举个例子,我现在面带微笑,语调轻快,大家是不是会猜测我的心情还不错?但如果我走进教室时,皱着眉头,把课本用力摔在讲台上,对你们大喊“干什么呢?上课了知不知道!”那大家可能会想,这个老师今天不高兴,我们还是别招惹她了。

这说明我的情绪通过外部行为表现了出来。

大家还记得我刚刚提到了哪些情页3第
绪的表达方式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面带微笑”和“皱着眉头”是什么呢?没错,就是“面部表情”;那我摔课本的行为呢?我们称它为一种“姿态表情”;“语气轻快”和“大喊大叫”则是一种“语调表情”。

这三种表情也正是情绪外部表现的主要形式。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一方面,我的情绪有着一定的外部表现;另一方面,大家能够通过这些外部表现对我的情绪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这是因为情绪的体验与表情的先天一致性,也就是某种情绪对应着特定的几种外部表现,如愉快对应微笑,悲伤对应哭泣等。

正是体验与表情的一致性保证了表情正确地反映情绪体验的性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了体验与表情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具有后天习得的性质,是感情和认知相互作用的结果;
除了外部表现之外,情绪的反应状态下通常伴有生理反应,且不同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

如满意、愉快时心跳正常;紧张时心跳加快、手心冒冷汗;而恐惧或暴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

近义词辨析:情绪、情感和感情
现在大家已经了解了情绪的定义和组成部分。

那么我有一个小疑问,希望大家能够为我解答:情绪、情感和感情是一样的么?又该怎样区分它们呢?
听了同学们的回答,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三个概念,进一步明确认识情绪。

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
1、区别
情绪代表的是感情的反应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

情绪是情景性的、暂时的,变化的;情感则是稳定的、深刻的、持久的。

举例:爱国情感——足球出线时的欢呼雀跃;他国侵犯时的愤怒
2、联系
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情绪的积累形成了稳定的情感;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达。

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涵着情感。

页4第
譬如,羞怯感可以加强个体与社会习俗的一致性;当个体对他人造成伤害时,内疚感可激发社会公平重建。

其他的情绪,诸如同情、喜欢、友爱等,也能起到构建和保持社会关系的作用。

它们可以增强群体内的凝聚力,而且有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页5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