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工艺原理》讲稿
绪论
一.橡胶材料的特点
高弹性弹性模量低,伸长变形大,有可恢复的变形,并能在很宽的温度(-50~150℃)范围内
保持弹性。
粘弹性橡胶材料在产生形变和恢复形变时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表现有明显的应力松弛和
蠕变现象,在震动或交变应力作用下,产生滞后损失。
电绝缘性橡胶和塑料一样是电绝缘材料。
4.有老化现象如金属腐蚀、木材腐朽、岩石风化一样,橡胶也会因为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
老化现象,使性能变坏,寿命下降。
必须进行硫化才能使用,热塑性弹性体除外。
必须加入配合剂。
其它如比重小、硬度低、柔软性好、气密性好等特点,都属于橡胶的宝贵性能。
表征橡胶物理机械性能的指标
1.拉伸强度又称扯断强度、抗张强度,指试片拉伸至断裂时单位断面上所承受的负荷,单
位为兆帕(MPa),以往为公斤力/平方厘米(kgf/cm2)。
2.定伸应力旧称定伸强度,指试样被拉伸到一定长度时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负荷。
计量单位
同拉伸强度。
常用的有100%、300%和500%定伸应力。
它反映的是橡胶抵抗
外力变形能力的高低。
3.撕裂强度将特殊试片(带有割口或直角形)撕裂时单位厚度所承受的负荷,表示材料的
抗撕裂性,单位为kN/m。
4.伸长率试片拉断时,伸长部分与原长度之比叫作伸长率;用百分比表示。
5.永久变形试样拉伸至断裂后,标距伸长变形不可恢复部分占原始长度的百分比。
在解除
了外力作用并放置一定时间(一般为3分钟),以%表示。
6.回弹性又称冲击弹性,指橡胶受冲击之后恢复原状的能力,以%表示。
7.硬度表示橡胶抵抗外力压入的能力,常用邵尔硬度计测定。
橡胶的硬度范围一般在20~100
之间,单位为邵氏A。
二.关于橡胶的几个概念
1.橡胶世界上通用的橡胶的定义引自美国的国家标准
ASTM-D1566(America Society of Test
and Material)。
定义如下
橡胶是一种材料,它在大的变形下能迅速而有力地恢复其变形,能够被改性(硫
化)。
改性的橡胶实质上不溶于(但能溶脹于)沸腾的苯、甲乙酮、乙醇—甲苯混合
物等溶剂中。
改性的橡胶室温下(18~29℃)被拉伸到原来长度的两倍并保持一分钟
后除掉外力,它能在一分钟内恢复到原来长度的5倍以下,具有上述特征的材料
称为橡胶。
注1)橡胶是一种材料,具有特定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属有机高分子材料。
2)橡胶在室温下具有高弹性。
3)橡胶能够被改性是指它能够硫化。
4)改性的橡胶即硫化胶不溶解但能溶胀。
2.生胶没有加入配合剂且尚未交联的橡胶。
一般由线型大分子或带有支链的线型大分子构成,可以溶于有机溶剂。
3.混炼胶生胶与配合剂经加工混合均匀且未被交联的橡胶。
常用的配合剂有硫化剂、促进剂、活性剂、补强填充剂、防老剂等。
4.硫化胶混炼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作用下,经交联由线型大分子变成三维网状结
构而得到的橡胶。
一般不溶于溶剂。
三.橡胶工艺原理的主要内容
橡胶工艺原理是研究和探讨橡胶的性质、加工及应用的一门科学技术,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