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侵权责任法结课论文

侵权责任法结课论文

河南科技大学结课论文题目:《浅谈医疗损害责任的弊端及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姓名_孔德斌__院系_法学院__班级_法学102班学号_101120202122011年12月14日=============================== ======================================浅谈医疗损害责任的弊端及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摘要:2010年7月开始实行的侵权责任法中存在许多尚不完善的体系。

侵权责任法第七章中专门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但纵观整章条文,都是给医疗人员设定的义务。

过度地为医疗人员设定义务将诱发一系列的不和谐因素,引起不良影响,激发医患关系的恶化。

应当减轻医疗机构人员的责任,使其专注于医疗工作。

应当完善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给患者一定的救济措施。

关键词:医疗损害责任制度完善“侵权损害赔偿是指侵权人因侵权行为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依法应承担的以给付金钱或实物补偿受害人所受损害的民事责任”①医疗损害责任是当前极为敏感的一个侵权责任问题,而且“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在审判实践中存在较多的疑难问题”②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属于特殊侵权民事责任。

《侵权责任法》用了一章对其进行了专门的规定,但无论是这部《侵权责任法》还是国务院2002年4月颁布,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都对医方规定了较重的责任,并由此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

我认为应当建立一种更为妥当的制度对其予以完善,由于资料有限,侵权法刚颁布不久。

所以仅仅结合自身经验及感受予以论述。

一、过度加重医疗人员责任引起的不良影响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条文。

《侵权责任法》第七章中共二十一条对医疗损害责任进行了规定,其中只有第六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而且这仅有的一个条文还是象征性、笼统性地予以了规定。

没有对干扰医疗的行为规定具体的责任,或许是为了让医务人员看到前面规定的责任条文后能在最后一条中寻求一些心理安慰吧。

而且乍看第六十条规定的是医疗机构不承担责任的情形,但其之规定了三种特殊的情况。

第五十四条中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由此可见,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以过错责任为主、无过错责任及推定过错责任为补充的。

所以只有在医疗人员的行为存有过错时,才负有责任。

但怎样确定医疗人员的行为中是否存有过错一直是一个难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第8款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③所以,与“谁主张,谁举证”不同,医疗损害中实行的是举证责任倒臵原则。

正是由于举证责任倒臵使得加重了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而一旦医疗机构提不出自己在医疗行为中不存在过错的证据,则将会承担败①参见:陈铁水主编《民法学》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520页;②《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法学思考》载找法网③参见高富平主编《民法学》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第717页第718页===================================================================== ============================诉的风险,负担巨额的赔偿金。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而且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医疗机构不是营利性的机构而是为人民服务的福利性机构。

但法律为医务人员设定过重的责任,导致的情形是:医务人员整天的工作不是提高医疗水平、加强业务学习、钻研疑难病症。

而是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边整理病人资料、住院档案。

这岂不是违背了医生们的天职么?对此,我就有亲身经历:2011年8月,我去兰考县中心医院做鼻窦炎手术。

从我走进医院寻求医生做诊断到后来做各项检查化验、住院登记,一直都有医生或者护士陪同。

所有的单据都要我过目并签字。

后来我住院继续治疗的7天时间里,我的主治大夫除了接待病人之外都是在整理病历资料之类的东西。

而每天的查房时都只是敷衍了事对病人的病情没有给予深入了解,这态度必然会引起患者的不满。

医生为了在以后出现的危机情况下能够有效地的举出免责证据又更加注重书面材料的整理,如此恶性循环,必然导致更加恶化的医患关系。

二、需要正确认识医疗损害中责任的认定上述影响给医疗方带来了极大的责任负担,“若任其发展,必将导致医疗机构和医生产生强烈的自卫防范心理,造成心理紧张,对医院的正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不利于医患双方利益的平衡和医患关系的改善。

”①所以我们在认定医疗损害中责任的归臵时应当不要对医方施以过度的压力。

一般人们认为,“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医患双方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平等的,患者一方很明显处于弱者地位,医方和患方在医疗纠纷领域所拥有的知识与认识能力的差别带来当事人之间交易地位的明显差异,这就使得患方在纠纷解决中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而无法有效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保护弱者是现代立法的特征之一,所以在医疗责任中实行举证责任倒臵是为了保护弱者的利益。

但这对于履行治病救人义务的医生来说未免过于苛责了。

诉讼学中有一个“诉讼闸门”理论,现在医闹已经很严重了。

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任何损害都将医院推上被告席,诉讼案件成倍增长,会在医院系统和法院系统中造成一片混乱。

所以,在诉讼中应当综合考虑,适当提高患者方的举证责任。

比如,令其证明其在该医院接受过治疗,证明其本身身体某方面是健康的后因医方对其进行治疗后某方面的功能受到损害等等。

另外,从医院的角度讲,医院的医疗行为是一种特殊的行为,其行为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和危险性。

这也是为什么手术一定要征得病人或者患者家属的同意的原因。

“医疗行为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如检查、手术、药物的应用等都可能危害人体的健康或生命。

”③另外由于患者本身体质不一、病情复杂、变化多样,虽然技术不断发展,但有一些疑难病症尚未攻克。

而医务人员对新开展的手术、新药的应用都有一个过程,医疗人员在认识、治疗患者病症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

“若因医疗行为具有危险性便停止业务活动或者不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则不仅无法促成医疗技术的进步,而对病人有害。

”④①张爱艳著《医疗过失犯的限缩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11月号②《医疗损害责任归属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载找法网③王泽鉴著《债法原理(三)侵权行为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④(张爱艳著《医疗过失犯的限缩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11月号)======================================================================== ==========================再纵观其他法律中,为了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国家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已经对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作了相当多的规定“《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等详细规定了各类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以及相应的处罚。

”①综上,不应该对医院在医疗损害纠纷中承担过于严重的责任,而应该通过其他手段进一步完善医疗损害赔偿制度,以有利于医院全心开展医疗活动,也能使患者权益得到救济。

三、完善医疗损害赔偿制度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法律中对医疗机构设定了极重的责任制度,并且趋于不合理社会影响也不好。

所以在诉讼中应当让控诉的一方也适当的承担一些举证责任。

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患者的利益不被保护了,弱者的利益始终应当得到保护,但这种保护不能让医方在进行医疗活动中有后顾之忧。

我们应当健全医疗损害的赔偿制度。

1.制定专门的法律《侵权责任法》虽然用了一个章节对医疗损害责任进行了规定,但这些规定仍显笼统,而且过于保护患者的利益。

所以有必要制定一部更为详细更具体的专门处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法律,该法律应当从医疗人员及患者从医疗到各种检查、住院、手术、费用等各方面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双方既要有权利又要有义务。

2.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医疗机构是一个福利性的机构,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行为也应当是为人民的健康所着想。

在各个医疗机构应当由国家出面设立专门性的福利性基金。

在患者接受治疗时一旦出现任何意外,使患者遭受了不应有的损害,而且医院不存在过错,患者也没有证据证明医务人员有过错时。

医疗机构就应当从该福利性基金中拿出相应的资金对患者的损害进行弥补。

由此一来,医患关系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3.建立保险制度对于一些重大的手术或者复杂的病进行治疗时,医患双方为了避免以后发生任何风险而共同参加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保险,一旦医疗损害发生之后,则由保险公司根据相应的条款对患者支付一定的损害赔偿费用。

这样,即可免除医务人员畏惧风险承担不起相应责任,能够专心治疗,又能保证患者的损害得到救济。

当然,或许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来完善医疗损害赔偿制度,但本人才疏学浅,只论述及此。

医疗损害事故固然是一个及其复杂的问题,但我们面对现实需要理性分析,解决问题。

“在考察医疗行为人是否违反相应义务时不应以行为人对医疗风险的一般认识为过失的认识内容,而应当考虑行为人、受害人、社会各自负担多少义务,分配给社会的那部分义务对行为人而言就成为信赖原则的基础。

”②所以不能过度加重医务人员的责任。

①《论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中因果关系理论》载找法网②引自刘守芬林岚《注意义务履行之探讨》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另一方面,“以前提倡“只要有1%的希望都要用100%的努力来争取”,但现在为了1%的希望,医生要承担99&被告上法庭的风险,这种情况下,不少医生都会选择明哲保身,手术没把握成功就干脆不做了。

医生在治疗上将变得保守,甚至“见死不救”,这种趋势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切身利益!”①希望我们能够尽早完善医疗损害赔偿制度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

①《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法学思考》载找法网;参考文献:《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11月号;《浅谈医疗损害举证责任制度》载找法网;王泽鉴著《债法原理(三)侵权行为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高富平主编《民法学》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陈铁水主编《民法学》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法学思考》载找法网;《关于医疗损害责任问题》载找法网;《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杨立新《侵权法论(上册)》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医疗损害责任归属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载找法网;《论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中因果关系理论》载找法网;杨立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精解》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年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