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全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全章教学设计

第一章有理数镇中教案1.1.1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会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理解数0的意义[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一)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章有理数.1.1.1正数和负数(教师板书)二、出示目标(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二)屏幕显示学习目标1、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会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理解数0的意义三、自学指导(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P1-3练习前面)①理解正数的概念,会仿照正数的概念,解释负数的含义;②理解正数、负数和0表示的实际含义,注意黄色书签的内容;③回答P3“思考”中的问题。

如有疑部问,可以小声请教同桌或举手问老师。

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四、先学(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

懂了的请举手。

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3:1、2、3、4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改集错误解进行二次备课)五、后教(一)更正: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这四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二)讨论:评第1题:(教师要强调解题格式)①正数找的对吗?为什么对?师引导生回答:比0大的数是正数(师板书)(如对,教师打√)②你还举一些正数的例子吗?③负数找的对吗?为什么?师引导生回答:在正数前加“一”的数是负数④你能仿照正数的定义来说说负数的吗?师引导生回答:比0小的数是负数。

(师板书)(如对,教师打√)评2、3、4题答案正确吗?为什么?师引导生回答: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负数的分界线。

(师板书)强调“0”的意义不仅是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温度读报00C(表示标准),山脚的高度0米等(表示起点)。

(三)归纳: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数、负数,你能说一说今天的收获吗?(指名说)六、当堂训练(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必做题P5 第1题2题选做题P5第3题、第6题(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教学反思:镇中教案1.1.2正数和负数(2)[学习目标]1、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进一步理解数0的特殊意义。

[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一)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章有理数.1.1.2正数和负数(2)(教师板书)二、出示目标(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二)屏幕显示学习目标1、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进一步理解数0的特殊意义。

三、自学指导(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P4的例题—练习前)1、注意例题的解题格式和步骤;2、回答“云图”和“归纳”中的问题,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教同桌或举手问老师。

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四、先学(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

懂了的请举手。

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4:练习分别让两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做。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改集错误解进行二次备课)五、后教(一)更正: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这四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二)讨论:评:①认为格式正确的请举手。

学生可能会没注意“解”字,也不理解什么含义,故学生讨论后,教师应明确指出做题的格式和要求。

②认为2005年表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对呢?引导学生说出:增长为“+”(可以省略不写)师板书:增长量为正——即比实际增长了③认为2004、2006年表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对呢?引导学生说出:减少为“—”师板书:减少量为负——即比实际降低了拓展:(1)增长-1表示什么呢?增长-6.4%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回答:增长-1就是减少1增长-6.4%是减少6.4%⑤拓展:(1)哪年增长量最高?哪年的增长量最低?(2)引导学生回答:在什么情况下,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增长量为0毫米?引导学生回答2005年的增长量最高,2006年的增长量最低.和上一年的降水量一样多时增长量为0毫米。

(师板书:增长量为0——即不增长也不减少)板书归纳:在同一问题中,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六、当堂训练(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必做题P5 第8题选做题P5第4题、第5题(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教学反思:镇中教案1.2.1有理数[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2、正确理解分类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一)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章有理数.1.2.1有理数(教师板书)二、出示目标(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二)屏幕显示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2、正确理解分类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三、自学指导(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P7)1、注意两个黄色标签的内容;2、结合例子,理解什么样的数是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有理数;3思考有理数还可以怎样分类。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教同桌或举手问老师。

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四、先学(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

懂了的请举手。

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8:练习补充“0”正数集合{……}正整数集合{……}整数集合{……}负数集合{……}负整数集合{……}分数集合{……}正分数集合{……}有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分别让三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做。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收集错误解进行二次备课)五、后教(一)更正: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这三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二)讨论:评:(1)请看正数集合,填正确了吗?为什么对?引导学生回答:大于0的数是正数,师问:“…”能不写吗?引导学生说出,正数集合是由所有的正数构成的,所以不能省。

(并板书)(如对教师打√)(2)请看负数集合,填正确了吗?为什么对?引导学生回答:小于0的数是负数,师问:“…”能不写吗?引导学生说出,负数集合是由所有的正数构成的,所以不能省。

(并板书)(如对教师打√)(3)正整数集合,填正确了吗?为什么对?引导学生回答:正整数满足两个条件:既是正数,又是整数(如对教师打√)(4)负分数集合,填正确了吗?为什么对?引导学生回答:负分数满足两个条件:既是负数,又是分数(如对教师打√)(5)整数集合,填正确了吗?为什么对?引导学生回答:整数满分为正整数、0、负整数(如对教师打√)(6)分数集合,填正确了吗?为什么对?引导学生回答:分数分为正分数,和负分数(如对教师打√)(7)有理数集合,填正确了吗?为什么对?引导学生回答:有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师强调: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也分数)有理数还可以怎样分类呢?引导学生回答: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必做题P14 第1题(补充:正整数集合,负整数集合,正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有理数集合)选做题P15第9题(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教学反思:镇中教案1.2.2数轴[学习目标]1、理解数轴满足的三个条件,会画数轴有 理数整数 分数正整数 0 负整数正分数 负分数 有 理 数正有理数负有理数 02、理解数轴上点的含义[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一)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1.2.2数轴(教师板书)二、出示目标(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二)屏幕显示学习目标1、理解数轴满足的三个条件,会画数轴2、理解数轴上点的含义三、自学指导(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P 8数轴—P9)1、对照两个实例体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优越性;2、对照画数轴的三个要求边看书边画数轴;3、理解6.5,-23在数轴上的含义,填“归纳”中的空白。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四、先学(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

懂了的请举手。

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10:1 2分别让2位学生板演(一人一题)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做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收集错误解进行二次备课)五、后教(一)更正: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这2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二)讨论:评:第1题(1)数轴画的对吗?画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适当的单位长度(教师板书)师强调三要素缺一不可,注意画图的规范性(2)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对吗?(可能-32画得不准)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的步骤:1.找点、2描点(实心点大小适当)、3、标数(标到点的上方)(3)1.5 -2在数轴上的含义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1.5表示的位置在原点的右侧,与原点的距离是1.5个单位长度 -2表示的位置在原点的左侧,与原点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

归纳:若a 是一个正数,那么在数轴上数a 表示什么?数轴上数-a 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a 表示的位置在原点的右侧,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a 表示的位置在原点的左侧,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

评第2题:这些点表示的数对吗?(估计问题不大)教师可以在数轴上任意找点,让学生来读。

六、当堂训练(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必做题P14 第2题补充题:1、在数轴上,-3表示位于 与原点2、已知数a 位于原点左边,距离为7个单位长度,则a= 数b 位于原点右边,距离为3.5个单位长度,则b=(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教学反思:镇中教案1.2.3相反数[学习目标]1、理解相反数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2、理解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一)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1.2.3相反数(教师板书)二、出示目标(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二)屏幕显示学习目标1、理解相反数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2、理解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三、自学指导(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