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的名词解释
用於兩組樣本數可不相等的比較(t檢定)標準寬。
可界定0
2.bonferroni法:統計學中一般以0.05或0.01作為顯著水的的標準。
在多重比較中,bonferroni是以t分佈作為檢定分佈,但多重比較時若均以0.05作為基準的話,每次比較就會有5%犯第一型錯誤的可能。
但如果有n次比較,如有4個組要做6次比較,則有c6(2)*5%第一型錯誤發生的機率,不符合判斷的原則。
因此,bonferroni中,將0.05或0.01除以要比較的次數n,作為顯著性檢定的基準。
這樣,多重比較的第一型錯誤發生的機率不會超過0.05或0.01。
bonferroni在多重比較程式上,其應用之兩項特性為:(1)不論因數水準之樣本大小是否相等(n=n或n≠n)。
(2)由分析者指定特殊之群組對比估計區間。
3.sidak檢定:
4.scheffe法:scheffe’stest.可界定0
5.r-e-g-wf值:以f檢定為基礎
6.r-e-g-wq值:則以studentized全距
為基礎。
7.s-n-k:student-newman-keuls.只能界定α=0.05
8.tukey法:honestlysignificantdifference.只能界定α=0.05適用於n=nj之場合
9.tukey-b:tukey的另一種檢定。
只能界定α=0.05
10.duncah:duncan’stest,可界定的α值為0.01,0.05,0.1。
duncan'stest(簡單,運用多,但不嚴謹)
1.先建立各平均數之最小顯著範圍(leastsignificantrange),
2.查表及㆒㆒比較
各種多重比較法的臨界值設定,均是採用試驗所得的資料,經過某個公式運算後得到一個臨界值。
duncan認為,如果兩個處理間的差異很大,則潛在錯誤風險亦大,應套用較大的臨界值;反之若差異很小,則應套用較小的臨界值。
故dmrt的臨界值並非固定唯一,而是隨差異的
大小變化。
11.hochberg’sgt2檢定:執行sidak的獨立樣本t檢定
12.gabriel檢定:執行gabriel's多重比較
13.waller-ducan檢定:
14.dunt檢定:杜納法(duntmethod)類似於scheff法,適用於實驗研究中,有k個平均數,k-1個為實驗控制,一個對照組,每一個實驗組需與對照組比較,因此需進行k-1次配對比較,第一類型錯誤的設定,是以整體實驗的成敗為考量,為一種experiment-wiseerror。
杜納法基於t 分配的機率原理,檢定k-1個實驗組的平均數與單一控制組的平均數之間的差異顯著性,屬於非正交比較
(non-orthogonalparison)。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