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华侨、港澳、台联考高考物理试卷

2019年华侨、港澳、台联考高考物理试卷

2019年华侨、港澳、台联考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玻尔对前人的原子模型做了改进,提出了一些假设,其中的一个假设是()A.整个原子是电中性的B.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C.正电荷集中在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上D.电子仅能在一些半径为特定值的轨道上运行2.(4分)关于原子核和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位素的中子数相同而质子数不同B.若核反应中有能量释放,则一定有质量亏损C.原子核发生裂变会产生质量亏损,而聚变不会产生质量亏损D.β衰变会改变原子核的电荷数,而α衰变不会改变原子核的电荷数3.(4分)带电粒子1和2先后在纸面内经小孔S垂直于磁场边界射入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粒子运行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若两粒子()A.质量相等,则粒子1的速率一定小于粒子2的速率B.速率相等,则粒子1的质量一定大于粒子2的质量C.电量相等,则粒子1的速率一定大于粒子2的速率D.比荷相等,则两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一定相等4.(4分)一带有钟摆(可视为单摆)的机械时钟每天快5分钟。

若要使其准确计时,可适当()A.加长钟摆长度B.减小钟摆长度C.增加摆球质量D.减小摆球质量5.(4分)天然放射性元素Th经过若干次α衰变和若干次β衰变后变成Pb,则()A.α衰变的次数是6次B.β衰变的次数是8次C.Th核比Pb核多24个中子D.Th核比Pb核多16个质子6.(4分)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

当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推物体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当水平恒力的大小变为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仍然为a B.小于C.等于D.大于7.(4分)如图,两相同木块M、N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均为m,它们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M、N之间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

开始时两木块靠在一起,然后用水平向左的恒力F拉木块M(F>2μmg)。

假定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则()A.绳子拉直前,M所受的合外力为F﹣μmgB.两木块一起运动时,绳中的张力小于C.两木块一起运动时,M所受的合外力为F﹣μmgD.两木块一起运动时,N所受的合外力为F﹣μmg8.(4分)如图(a),水平匀强磁场中有一边长为0.5m的正方形线框,其电阻为1Ω.当线框绕过其两对边中心的竖直轴OO'以某一角速度匀速旋转时,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ɛ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0.4rad/sB.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约为0.4TC.线框内感应电流的有效值约为0.7AD.t=0时,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的夹角为90°9.(4分)卫星甲绕行星M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乙绕行星N也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甲、乙运动的周期之比为2:3,行星M和N的质量之比为1:12.若卫星甲运行轨道的半径为6.0×103km,则卫星乙运行轨道的半径是()A.1.8×103km B.2.0×103km C.7.9×103km D.1.8×104km10.(4分)如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顶端M处,将质点a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水平向左抛出,经时间t,质点a恰好落在斜面底端N处。

现使另一质点b自M处沿斜面下滑,经过时间t也滑到N处,则质点b的初速度大小应为()A.v0B.v0C.v0D.v011.(4分)甲、乙两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t=0时甲车在乙车前方4m处,它们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乙车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的速度为6m/sB.乙车的加速度为2m/s2C.t=0时乙车的速度为2m/sD.t=2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12.(4分)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M、P和Q分别为平衡位置在原点、x =0.1m和x=0.7m处的质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列波的波长为0.4mB.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P比Q先到达平衡位置C.在图示时刻,质点P和Q均沿y轴正方向运动D.若经过0.6s后,M恰在平衡位置,则波速可能是1m/s13.(4分)一物块静止在粗糙斜面底部,斜面固定。

如果用平行于斜面的恒力F1将物块从底部拉到斜面的顶部,需要的时间为t;如果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恒力F2将物块推到斜面顶部的同一位置,所需的时间也为t。

在这两次移动物块的过程中()A.物块的动量变化相等B.物块的加速度不相等C.F1、F2对物块所做的功相等D.物块的机械能变化不相等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14.(10分)某同学利用光电门和图(a)所示的遮光片测量导轨上滑块的速度。

遮光片被固定在滑块上,用游标卡尺测得的遮光片各部分宽度分别为:l AB=0.494cm,l CD=0.512cm,l AD=1.504cm。

某次滑块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片的AB部分及CD部分先后挡光,得到的电信号如图(b)所示。

已知电信号为零的区间对应光电门的挡光时间。

在t1~t3时间段,滑块通过的距离为cm.若t3﹣t1=24.92ms,则该段时间内滑块的平均速度为m/s(结果保留3位小数)。

15.(14分)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其中金属丝的长度为1.000m,电阻率为1.09×10﹣6Ω•m,微安表的量程为100μA,内阻R g=1500Ω。

(1)甲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某次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为mm,由此求得金属丝的电阻为Ω(保留3位有效数字)。

(2)乙同学经多次测量,求得金属丝的电阻为5.50Ω。

①若调节电阻箱为某确定阻值时,微安表读数为55.0μA,此时流过电阻箱的电流为mA(保留3位有效数字);②若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当电阻箱的阻值分别为R1、R2时,通过电阻箱的电流分别为I1、I2,则电池电动势E=。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7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16分)如图,一柱形汽缸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汽缸内用活塞封闭有一定量的气体。

活塞距汽缸底部的高度h =0.20m,活塞上面注满了水,水深也为h。

已知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大气压强p0=1.0×105Pa,缸内气体温度为300K.不计活塞质量以及活塞与汽缸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10m/s2.若缸内气体温度升高使活塞上升了2.0cm,此时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了多少?17.(18分)图中ABCD是用均匀透明介质做成的四棱柱镜的横截面,E为A、B间的一点。

已知∠A、∠C均为直角,∠B=60°,BE=BC.光线从A、E间的某点垂直射入四棱柱镜,在CD表面没有光射出,光路如图。

(1)求该四棱柱镜折射率的最小值;(2)画出一条从B、E间垂直入射光线的光路图。

18.(20分)一物体位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的O点,在水平恒力F1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

若经过时间T撤去力F1,则物体再经过时间3T停止运动。

若经过时间T撤去力F1时,立即施加另一水平反向的恒力F2,则物体再经过时间T恰好开始反向运动,求物体从开始反向运动到返回O点经历的时间。

19.(20分)如图,竖直平面内有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粒子从电场中的A点以大小为v的速度向右上方发射,发射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θ.粒子运动轨迹的最高点位于A点的左侧上方,粒子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也为v。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1)电场强度的大小;(2)最高点到A点的距离。

2019年华侨、港澳、台联考高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解:玻尔原子理论继承了卢瑟福原子模型,但对原子能量和电子轨道引入了量子化假设,玻尔理论认为电子绕核旋转,不向外辐射能量,处于定态,级间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

故D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2.解:A、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故A错误;B、核裂变和核聚变反应中都有能量释放,根据质能方程△E=△mc2可知都是质量亏损,故B正确,C错误;D、α衰变时,原子核的质量数少4,质子数少2,所以α衰变会改变原子核的电荷数,故D错误。

故选:B。

3.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的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即,所以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根据运动轨迹可知,粒子1的半径小于粒子2运动的半径,A、如果质量相等,粒子1的速率不一定小于粒子2的速率,还要看两个粒子的电荷量大小关系,故A错误;B、速率相等,粒子1的质量不一定大于粒子2的质量,仍然要考虑电荷量的大小关系,故B错误;C、电量相等,粒子1的速率不一定大于粒子2的速率,要考虑两个粒子的质量大小关系,故C错误;D、根据运动轨迹可知,两个粒子都做了半个圆周运动,所用时间为周期的一半,因为周期为:T=,如果两粒子的比荷相等,则两个粒子的周期相等,两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一定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4.解:时钟每天快5分钟,即周期变短,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知,T=2π,加长钟摆长度,可以增大周期,使其准确计时,减小钟摆长度,可以减小周期,增加摆球质量和减小摆球质量不会改变周期,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解:AB、经过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其衰变方程为→,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232=208+4x,90=80+2x﹣y,解得:x=6,y=2,故A正确,B错误;CD、Th核比Pb核的核子数多232﹣208=24,质子数多90﹣82=8,中子数多24﹣8=16,故CD错误。

故选:A。

6.解:设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当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推物体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f=ma当拉力变为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则=<=,即a′a,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解:A、绳子拉直前,木块M水平方向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所以M所受的合外力为F﹣μmg,故A正确;B、两木块一起运动时,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μg,设绳子张力为T,对木块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μmg=ma,解得绳中的张力等于T=,故B错误;C、两木块一起运动时,木块M所受的合外力为F合=ma=﹣μmg,故C错误;D、两木块一起运动时,木块N所受的合外力为F合=ma=﹣μmg,故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