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北京学桥华侨港澳台联考物理月考试卷(一)

2019届北京学桥华侨港澳台联考物理月考试卷(一)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北京学桥物理九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30 m2.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下列速度v和位置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3.如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4.如图所示,水平地而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滑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两轻杆等长,杆与滑块、杆与杆间均用光滑铰链连接,在两杆铰合处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m一定时,θ越小,滑块对地面的压力越大B.当m一定时,θ越大,轻杆受力不变C.当θ一定时,M越大,滑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越大D.当θ一定时,M越大,可悬挂重物C的质量m越大6.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

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A.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不变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7.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D.若猫增大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8. 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 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9.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可能是()10.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11.一长轻质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着质量分别为m A=1 kg和m B =2 kg的A、B两物块,A、B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2,水平恒力F 作用在A物块上,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若F=1 N,则物块、木板都静止不动B.若F=1.5 N,则A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5 NC.若F=4 N,则B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 ND.若F=8 N,则B物块的加速度为1.0 m/s212.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将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半球形容器底部O′处(O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

已知容器半径为R、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轻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3mg2B.半球形容器相对于水平面有向左的运动趋势C.换质量更大的小球,容器的支持力不变D.弹簧原长为mgRk13.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2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上静置一质量为m1的小滑块。

现给木板施加一随时间均匀增大的水平力F,满足F= kt( k为常数, t代表时间),长木板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小滑块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2s 时间内,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不变B.在2~3s 时间内,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在数值上等于m 2的大小C.m 1与m 2之比为1:2D.当小滑块从长木板上脱离时,其速度比长木板小0.5m/s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

14.(6分)用螺旋测微器测一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1所示。

由图可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

15.(18分)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

① 除了图中所给的器材以及交流电源和导线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____ 。

A .秒表B .天平(含砝码)C .弹簧测力计D .刻度尺② 甲同学实验时这样平衡摩擦力。

按图2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先不挂重物,将小车放在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用垫块把木板一端垫高,接通打点计时器,让小车以一定初速度沿木板向下运动,并不断图2图1图4调节木板的倾斜度,直到小车拖动纸带沿木板做_______运动。

③ 甲同学利用v-t 图像求出每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

他在处理其中一 条纸带时,求出每个计数点对应 的速度,并将各点的速度都标在 了如图3所示的坐标系中。

请在 坐标系中作出小车运动的v -t 图 像,并利用图像求出小车此次运 动的加速度a = __________m/s 2。

④ 乙同学在验证小车加速度a 与所受拉力F 的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a -F 图像如图4所示。

发现图线不过原点,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A .木板一端垫得过高B .木板一端垫得过低C .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太大了D .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太小了⑤ 丙同学作出的a-F 图像如图5所示。

发现图线有一段是曲线,他认为这是系统误差造成的。

他将实验方法做了如下改进:他先将一些砝码放在小车上;之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下一些砝码移到牵引小车的盘上;重复多次实验,直到将砝码全部移到盘中;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出小车加速度a 随着盘和盘中的砝码所受重力F 变化的关系图线,得到的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已知盘和所有砝码的总质量为m ,小车的质量为M 。

请你分析说明图线为直线的原因,并说明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

图5图3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74分。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16分)如图10甲所示,初始有一质量m=5 kg的物块以速度v0=10 m/s 在水平地面上向右滑行,在此时刻给物块施加一水平外力F,外力F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作用3 s时间后撤去外力F,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 m/s2。

求:图10(1)撤去拉力F时物块的速度大小; (2)物块向右滑行的总位移。

17.(18分)如图,一木块通过长度忽略不计的绳固定在小车的前壁上,小车表面光滑。

某时刻小车由静止开始向右匀加速运动,经过2 s,细绳断裂。

细绳断裂后,小车的加速度不变,又经过一段时间,滑块从小车左端刚好掉下,在这段时间内,已知滑块相对小车前3 s内滑行了4.5 m;后3 s内滑行了10.5 m。

(1)小车的加速度多大?(2)从绳断到滑块离开车尾所用时间是多少?(3)小车的长度是多少?18.(20分)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 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0=72 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39 m.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s与速度v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求:(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3)减速过程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与志愿者重力大小的比值.19.(20分)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 cm,如图(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 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 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求:(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2)木板的最小长度;(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