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家姓小知识

百家姓小知识

百家姓小知识:姓氏也分贵贱?2013-10-14 18:57阅读(1734)
中国人见面寒暄时,常说:“你贵姓啊?”对方往往会说:“免贵姓×”。

旧时,国人还会说:“问答方式,“贵”表尊称,“贱”表谦称。

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姓氏还真是有贵与贱、高与下之分
大诗人屈原,芈姓、屈氏。

图为清殿藏本。

姓氏的贵贱之分在上古时代就已存在。

在前面几讲之时,“姓”与“氏”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明婚姻,“氏”别贵贱。

这里的“氏”就是贵“姓”。

“氏”也就成了贵族的一种标志,比如大家熟悉的屈原,“屈”只是他的“氏”,他的“会的发展,秦汉以后“姓”与“氏”合一,统称为“姓氏”,“氏”别贵贱的作用也就自然消失了之分,不但没有消亡,反而愈演愈烈。

门阀制度下的姓氏即是如此。

所谓门阀,也就是门第阀阅的姓族家门,因显赫无比并世代传承,被称为“高门”、“著姓”。

它源起于西汉末年,盛行于南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选”。

这“四姓”指的就是以王、谢、袁、萧为代表的“侨姓”,以朱姓”,以王、崔、卢、李、郑为代表的“郡姓”以及以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为代表的的子弟就算是一个酒囊饭袋,白痴低能儿,仍可以高居要职。

而与之相对的“寒门”、“庶姓”子雄无用武之地,只能出任低级官吏,还不能升迁,沉沦一生。

唐代传奇《枕中记》中,穷困潦倒的卢生头枕道士吕翁的瓷枕,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

在这场便是“著姓”清河崔氏女子。

图为邯郸市黄梁梦吕仙祠中的卢生雕像。

当然,上面提到的“王、郡望姓氏。

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中说:“三代之后,姓氏合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别贵贱的功能只是被“地望”(郡望)所取代。

北魏时期,孝文帝拓跋宏(后改汉姓称为元宏)就详定姓族制度,确立门阀序列,其中,范阳(今河北涿州)卢氏、太原(今山西太原)王氏、荥阳(今河北清河)崔氏以及陇西(今甘肃临洮)李氏最为尊贵,被称为“五姓”。

到了唐朝,这五姓氏、赵郡(今河北赵县)李氏,合称“五姓七家”。

这五姓世代显赫,比如,两支崔氏在唐代出任的官员有400余人,时人称之为“宰相之姓”。

在民间也流传有“崔家丑女不愁嫁,皇家公主嫁却姓”之间互通婚姻,并以与其他姓氏联姻为耻,包括皇室。

唐宪宗为爱女歧阳公主选驸马时,曾打他话刚出口,这些著姓的大臣们都以“疾辞”,摆明不屑与皇室联姻。

宰相郑覃宁愿把孙女嫁给九给当朝太子,对此唐文宗也毫无办法,只能感叹:“我家二百年天子,还比不上崔、卢吗?”可见
李姓成为“国姓”,鲤鱼也成为国家的保护动物。

唐文宗因“五姓”拒婚而感叹不已,但他家也是尊崇无比的,因为这是“国姓”。

“国姓”,顾名思义,就是王朝皇室的姓氏了,夏朝的姒姓汉朝的刘姓、宋朝的赵姓等都是。

既然是国姓,地位自然非同一般了。

在唐朝,李姓不仅被唐太宗“李”与“鲤”同音,天下人还被禁止吃鲤鱼了。

另外,为收揽人心,历代帝王还把“国姓”赐给比如,汉朝赐有功之臣刘姓,并规定凡是刘姓人家免除徭役,享受“六百石”的中级官吏待遇。

唐大,汉族的徐、邴、安、杜、胡、弘、郭等姓,少数民族的鲜于、阿布、舍利等姓都被赐为李姓,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由此带来人口学上的“马太效应”,国姓逐渐变成大姓。

唐代,由于赐姓李曾自豪道:“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

”到了宋代,李姓已有560多万人,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除了李姓外,赵姓作为国姓在宋代就排名第三,仅次于王姓、李姓。

这里王姓虽然不是国姓,却排提到的“著姓”了。

身处“高门”“著姓”之列的太原王氏、琅琊王氏成为带动王姓人口大发展的与此相同。

新旧百家姓对照(新百家姓为2006年数据)据记载,宋代人口排名前四位的是:王、李、赵示,前四位是李、王、张、刘。

赵姓虽排第九位但是仍在前列,而王、李、刘仅仅排序发生些变动年前人口姓氏的格局就已经形成,而因国姓、贵姓得到发展的姓氏成为大姓。

此后,随着庶族地主士族阶层逐渐消失。

而伴随着封建社会的终结,国姓、贵姓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现今,在涉及到“按姓氏笔划为序”或“按拼音为序”的方法,中国姓氏排序也无大的变化。

在最新公布的200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的姓有10个,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其中王姓有928 7.25%;李姓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有这么庞大的人口数量,是因为它们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国姓”或者“著姓”。

欢迎关注悠悠书吧官方空间 +Q286466398
订阅到邮箱,精彩内容不会错过
推荐内容:
[推荐]一生必读的60本书
《红楼梦》版本有关人物资料札记
端午节里话端午端午习俗解码(组图)
百家姓小知识:姓氏也分贵贱?
生肖的故事
54张扑克牌的含义
世界名著一百篇,每篇一句经典语录!
【经典收藏】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完美珍藏版
收集齐了--中国四大名著及其相关作品大合集
中国历史37位奇女子
以上文章由悠悠书吧收集整理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dushu/61159.html 顶一下
(0)
0.00%
踩一下
(0)
0.00%
上一篇:盘点12位当今世界政要都读什么书?
下一篇:九九重阳话酒、久
∙您可能也喜欢
∙最热文章

当代中国100个大姓

2、全看如何推销自己

中华姓氏的起源和分布

中华百家姓起源

风俗通义佚文_风俗通义

中国怪姓大全

蒙学丛书

中华姓氏暗藏三大玄机 500年前是一家不可信

长剑相思(上)

文学历史小说选读2
乐知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在线阅读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记叙文

第50节:第五节 "天"在何方?(4)

第46节:第四节万物生长靠月亮(4)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txt

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第42节:第三节月亮的过去与现在(3)

第39节:第二节远古时期有月亮吗?(3)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骤

第34节:第四节甲骨文中"天"字的秘密(3)
乐知
您还可以:添加到收藏夹复制本页链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