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生命周期

组织生命周期

组织生命周期
老鹰的故事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年龄可达到70岁。

然而要活这么长,它必须在40岁时做出痛苦而重要的决定。

因为,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翅膀也变得十分沉重,因为羽毛长得又浓又厚。

这时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是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漫长的操练。

它如选择后者,就必须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确保安全,并开始那痛苦的更新过
程:首先,要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又长又弯的喙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再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根地拔掉;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再把羽毛一根一根拔掉。

五个月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它便又能够自由翱翔蓝天,获得了30年的岁月。

动物界是这样,企业界也是这样,都有一个发展周期。

在企业成长发展过程中,有时候也必须如同老鹰一样做出痛苦的决定,然而这将决定企业的衰退、倒闭或新旅程、新的发展、新的周期。

具资料反映,1955年美国《幸福》杂志列出了全球500强企业,现
只剩下了100多家;世界上1000多家倒闭的大型企业中,有850家是因决策失误造成。

中国每年有400万家企业消失,平均寿命3.5岁。

据全国工商联调查统计,中国中小民营企业平均寿命2.9岁。

企业具有了一定规模,做“大”了,在这过程中,如不注意与时俱进,其各种习惯、观念就会慢慢地积淀,以致像老鹰,其喙其爪的“执行力”衰退,“肌体”日益臃肿,“敏感度”日益迟钝。

我国的国营企业很多都是年数已久,其厂房落后、设备落后、技术落后、管理概念落后、人们的习惯落后,如果不确立新的概念、不摒弃旧的习惯、旧的
传统、不应用新的技术、不进行新的投入,那么企业就无法得到新的生机。

深圳宝安5个月近30家DVD企业倒闭有着七大原因:一是企业盲目扩张争市场,大量货款收不回来,自己又欠下供应商大量货款,致使资金链断裂。

二是宝安DVD企业大多以加工装配为主,缺乏核心技术。

除进行低价格竞争外,很少有别的竞争手段。

三是在同等条件下,有的企业自身管理出现问题,在低价格竞争中难保优势。

四是销售渠道单一,一旦销售商出现问题,企业面临失去市场。

五是自身产品质量低劣,致使销售商
大量退货。

六是在政府部门的强势打假态势之下,造假企业难以为继。

七是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致使经营成本上涨。

由于决策失误,资金链断裂,技术落后,销售失去市场等种种危机,致使企业在某一阶段夭折。

根据管理学组织的生命周期理论,任何有机体都有其生命周期。

格林纳(Greiner)认为一个组织的成长大致可分为创业、聚合、规范化、成熟、再发展或衰退五个阶段。

每阶段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管理体制和职工心态都有其特点。

每一阶段最后都面临某种危机和管理问题,都要采
用一定策略解决这些危机以达到成长的目的。

组织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创业阶段。

这是组织的幼年时期,此阶段随着组织发展,管理问题日趋复杂,使创业者感到无法以个人的非正式沟通来解决问题。

因此而产生“领导危机”。

第二阶段,为聚合阶段。

这是组织的青年时期,此阶段因高层主管已习惯于集权管理,一时难以改变,从而产生“自主性危机”。

第三阶段,为规范化阶段。

这是组织的中年时期,此阶段高层主管感到由于采取过分分权与自由管理,企
业业务发展分散,各阶层、各部门各自为政,本位主义盛行,因此而产生“失控危机”。

第四阶段,为成熟阶段。

为了防止“失控危机”,组织又采取集权管理,拟定许多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手续。

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复杂,这些规定、制度成了妨碍效率的官样文章,文牍主义盛行,由此产生了“官僚主义危机”或“硬化危机”。

第五阶段,是成熟后的阶段。

此阶段组织的发展前景既可以通过组织变革与创新重新获得再发展,也可以更趋向成熟、稳定,也可能由于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走向衰退。

以上各阶段的危机,说明了组织像任何有机体一样,都是有生命周期的,组织在不同的时期面临不同的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决策、管理方式,或衰退、或发展。

一个健康的有活力的组织时刻总结、评估自己的组织效能,掌握组织自身的发展规律,敏锐的洞察外界环境的变化,扬长避短不断自我完善,有计划、主动的寻求各种变革以求生存和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