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事诉讼法学-第十章刑事证据规则PPT参考

刑事诉讼法学-第十章刑事证据规则PPT参考


2021/3/10
授课:XXX
10
第五十四条: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 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 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 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 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
第一百二十一条: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 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 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录音或 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
2021/3/10
授课:XXX
11
二、传闻证据规则
1、传闻证据及其特点。 传闻证据,通常指非目击者的当庭陈述和目击证人(包 括被害人、鉴定人)当庭陈述以外的口头或书面证言。 包括: 非目击者的当庭陈述 目击者的书面证言 警察或检察官在侦查或起诉阶段制作的证人书面笔录
2021/3/10
授课:XXX
程序法名言
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古罗马法谚
2021/3/10
授课:XXX
1
第十章 刑事证据规则
本章主要内容: 证据规则的概念和意义 各类证据规则
2021/3/10
授课:XXX
2
第一节 证据规则的概念和意义
一、证据规则的概念
刑事诉讼证据规则,是指规定证据收集、证据运用 和证据判断的法律准则。它主要包括: 调整证据能力的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非任意 性自白排除规则、传闻证据规则、证人特权规则、 意见证据规则、最佳证据规则 调整证明力的规则:关联性规则、品格证据规则、 类似行为规则、补强证据规则
2021/3/10
授课:XXX
6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 侦控和审判机关采用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应 当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证据采纳。包括: 非法言词证据的排除 非法物证的排除 “毒树之果”的排除:以违法收集的证据为线
索而进一步获得的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参考文章:有毒的树结出的果实有毒吗?
2021/3/10
——授课论:非XX法X 证据排除规则】
7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法理基础
以非法方法获取口供对基本人权损害极大, 应严格禁止
以非法方法获取口供亦可能妨害获得案件 的实质真实。因为“捶楚之下,何求而不 得”,违法获取的口供其虚假可能性较大
2021/3/10
授课:XXX
8
我国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
《刑事审判与公共秩序法》、1996年《刑事诉讼 和侦查法》
2021/3/10
授课:XXX
4
二、证据规则的意义
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 有利于保障人权 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
【课后阅读】证据与证据规则: 司法公正的基础
2021/3/10
授课:XXX
5
第二节 各类证据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传闻证据规则 证人特权规则 意见证据规则 最佳证据规则 品格证据规则 类似行为规则 补强证据规则
二是传闻证据乃案外陈述,并非在裁判官前的 陈述,裁判官无从对传闻证据进行当庭调查, 以辨真伪
三是传闻证据有使真实事实发生偏差的危险
2021/3/10
授课:XXX
14
3、传闻证据规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体现
《刑诉法》第47条: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 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 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 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虽然公安部〈规定〉未确定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但 最高法院《解释》和最高检察院《规则》均规定:以 刑讯逼供、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 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不能作为指控犯罪 和定案的根据,从而将非法的言辞证据予以明确排除
采取侦察措施取得的证据不属于非法证据。〈人民警 察法〉第16条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 技术侦察措施。’通常包括电子监听、监控、秘密拍 照或录像、进行邮件检查等
“美国人很珍视特权,因为我们除了审判外,还有生活中的其他 价值。我们不是为了作证而是为了生活来到美国的。我们保护有 特权的社会关系,是因为它们对于社会生活至关重要。”
--------美国法学家萨尔斯堡
2021/3/10
授课:XXX
17
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特权
夫妻之间的特权
医生与病人之间的特权
神职人员与忏悔者之间的特权
情报人员的身份保密特权
记者关于消息来源的特权
保守军事和政府秘密的特权
关于政府选举的特权
2021/3/10
授课:XXX
16
法理基础:夫妻、亲属之间的相互信赖以及律师与委 托人、医生与病人、宗教职业者与信徒等职业内的相 互信任,这些方面的社会关系,具有更高的价值,更 值得予以维护。
12
传闻证据的特点:
是以人的陈述为内容的陈述证据 不是直接感知案件事实的人亲自到法庭所作的
陈述,而是对感知事实用书面的或者口头形式 的转述 是没有给予当事人对原始人证进行反询问的机 会的证据。
2021/3/10
授课:XXX
13
2、排除传闻证据的理由
一是传闻证据未经当事人交叉询问,难以担 保其真实性
《刑诉法》第157条: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 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 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 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 见
【课:XXX
15
三、证人特权规则
证人特权规则:是指具有特定身份或从事特定
职业的证人,有权拒绝作证。
2021/3/10
授课:XXX
9
第五十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 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 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 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 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 罪。
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 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 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 据应当予以排除。
2021/3/10
授课:XXX
3
制定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法理基础
在当事人主义条件下,两方对抗并推进诉讼进程, 如果对双方不设定严格的证据规则,当事人难免随 意使用证据,从而导致拖延诉讼,模糊讼争要点, 甚至造成真假难辨。 习惯、判例、司法解释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 英国:1984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1994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