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肖蓉芳
莫里斯:1938年《符号理论基础》提出符号学包括三个部分: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会话含义推理合作原则:量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
1977《语用学杂志》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发行是语用学成为语言学一门独立的新学科得到承认的标志列文森《语用学》堪称第一本比较系统、完整的语用学教科书
利奇《语用学原则》勾画了语用学的研究范畴,指明了语义学与语用学的联系与区别
尤其礼貌原则合作原则
语用学定义: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地表达和准确的理解,寻找并确立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语用学的研究方法:纯语用学描写语用学应用语用学
弗思接受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语境,情景语境观点)创立了比较完整的语境理论
韩礼德1964提出语域(话语的范围,话语的方式,话语的风格)术语,即语境
陈望道提出的“情境”显然就是弗思提出的情景语境,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六何说”
何故,是说写说的目的:如为劝话人的还是但想使人了解自己意见或是同人辩论的
何事,是说写说的事项:是日常的琐事还是学术的讨论等等
何人,是说认清是谁对谁说的,就是写说者和读听者的关系
何地,是说认清说者当时在什么地方:在城市还是乡村之类
何时,是说写说的当时是什么时候:小之年月,大之时代
何如,是说怎样的写说:如怎样的裁剪,怎样配置之类
语境: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民族文化传统语境
指示词语就是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指示词语:指示用法:身势用法象征用法(菲尔默)
非指示用法:照应用法非照应用法
会话含义(N解):1、当说话人违反了这些准则或次准则的时候,听话人就迫使自己超越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悟说话人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这种话语的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
它关注的不是说话人说了些什么,而是说话人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
2、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首先提出来的,把会话含义分为两类:一般性会话含义和特殊性会话含义,它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格赖斯合作原则:在交谈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
四条准则及相关次准则:
1、量的准则:指所提供的信息的量
A所说的话应包含为当前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B所说的话不应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
2、质的准则:所说的话力求真实,尤其是:
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B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相关准则:在关系范畴下,只提出一个准则,即所说的话是相关的
4、方式准则:清楚明白的说出要说的话,尤其要:
A避免晦涩B避免歧义C简炼D有条理
得体原则:1、礼貌准则(类似于利奇的礼貌原则):得体准则宽宏、、赞誉、、谦虚、、一致、、同情、、
2、幽默准则幽默的基本功能:增添欢乐消除隔阂缓解矛盾显出超群才智摆脱困境回敬挑衅
3、克制准则:讽刺挖苦指桑骂槐说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