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利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号精编

(水利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号精编

(水利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24号《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已经2005年6月22日水利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汪恕诚2005年7月8日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要求,水利部对有关水利行政许可的部分规章进行了修改。

水利部以前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和本决定不壹致的,以本决定为准。

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5月30日水利部令第5号发布)(壹)第二条“必须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编报水土保持方案,且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前期勘测设计工作。

”修改为:“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

其中,审批制项目,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核准制项目,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备案制项目,在办理备案手续后、项目开工前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

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应当纳入下阶段设计文件中。

”(二)第二条后增加壹条,作为第三条:“开发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依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和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篇章,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和投资概算。

初步设计审查时应当有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机关参加。

”(三)第三条第二款:“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企业、电力企业和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修改为:“凡征占地面积在壹公顷之上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壹万立方米之上的开发建设项目,应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其他开发建设项目应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第三款:“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开办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开垦荒坡地、申请采矿、以及其他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填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修改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的内容和格式应当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和有关规定。

”(四)第四条:“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工作由生产建设单位负责。

具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单位,必须持有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资格证书》,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修改为:“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工作由开发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负责。

具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单位和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且由有关行业组织实施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该行业组织制定。

”(五)删去第五条。

(六)第七条“项目单位或个人在领取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统壹印制的《水土保持方案合格证》后,方能办理其他批准手续。

”修改为:“水土保持方案必须先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开发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方可办理土地使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项目立项审批或者核准(备案)等其他有关手续。

”(七)第八条第二款:“中央审批立项的生产建设项目和限额之上技术改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修改为:“中央立项,且征占地面积在五十公顷之上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五十万立方米之上的开发建设项目或者限额之上技术改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中央立项,征占地面积不足五十公顷且挖填土石方总量不足五十万立方米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款:“地方审批立项的生产建设项目和限额以下技术改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由相应级别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修改为:“地方立项的开发建设项目和限额以下技术改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由相应级别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四款:“乡镇、集体、个体及其他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由其所在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修改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由开发建设项目所在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八)第九条:“县级之上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接到‘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或‘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之日起,分别在60天、30天内办理审批手续。

逾期未审批或者未予答复的,项目单位可视其编报的水土保持方案已被确认。

“对特殊性质或特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时限可适当延长,延长时限最长不得超过半年。

”修改为:“开发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应当向有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或者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各壹式三份。

“有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组织审查,或者委托有关机构进行技术评审。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批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或者应当自受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审批申请之日起十日内,作出审查决定。

可是,技术评审时间除外。

对于特殊性质或者特大型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审查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能够延长十日,且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单位或者个人。

”(九)第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前已建、在建和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单位或个人必须在本规定颁布之日起3个月内依照本规定负责编报水土保持方案,补办审批手续。

”修改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的审批条件如下:“(壹)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二)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等国家、行业的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标准;“(三)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明确;“(四)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合理、有效,和周边环境相协调,且达到主体工程设计深度;“(五)水土保持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可靠、方法合理、结果正确;“(六)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和方法得当。

”(十)第十二条后增加壹条,作为第十三条:“水土保持方案未经审批擅自开工建设或者进行施工准备的,由县级之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

当事人从事非运营活动的,能够处壹千元以下罚款;当事人从事运营活动,有违法所得的,能够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可是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能够处壹万元以下罚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十壹)删去附件1和附件2。

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10月14日水利部令第16号发布)(壹)第五条第壹款:“县级之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修改为:“县级之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机构,负责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二)第八条“在开发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修改为:“开发建设项目土建工程完成后,应当及时开展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工作。

”(三)删去第九条。

(四)第十二条“收到验收申请”修改为“受理验收申请”。

(五)第十四条增加壹款,作为第壹款:“县级之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验收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验收结论。

”原第壹款:“对验收合格的项目,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办理验收合格手续,出具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合格证书,作为开发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之壹。

”作为第二款,修改为:“对验收合格的项目,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作出验收结论之日起十日内办理验收合格手续,作为开发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之壹。

”三、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管理办法(试行)(2003年2月21日水利部令第17号发布)(壹)删去第四条第壹款“且对资质证书的发放实行总量控制”。

(二)第十二条“申请取得甲级资质的,在报水利部前,应当先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初步审查意见”修改为:“申请取得甲级资质的,应当报请所在地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初步审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资质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将初步审查意见和全部材料报送水利部审批。

”(三)第十二条增加壹款,作为第二款:“水利部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于每年6月1日至6月30日集中受理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申请。

”(四)第十三条增加壹款,作为第壹款:“水利部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查资质申请时,应当组织专家评审,且将专家评审所需时间书面告知申请单位。

”第十三条“水利部或者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在三十日内完成审查工作,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符合条件的申请单位颁发资质证书;向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单位发出书面通知,且说明理由。

”作为第二款,修改为:“水利部应当自受理资质申请,或者收到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初步审查意见和全部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审查决定;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资质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审查决定。

同意颁发资质证书的,应当自作出审查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单位颁发资质证书;不予颁发资质证书的,应当向申请单位书面说明理由,同时告知申请单位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五)第十七条:“对资质证书实行年检和日常检查制度。

年检工作由发证机关组织进行。

“年检期间为每年三月壹日至三十壹日。

”修改为:“发证机关及其委托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对持证单位从事业务活动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六)第十八条“由发证机关提出限期改正的意见或者年检不予通过”修改为“由发证机关提出限期改正的意见”。

删去第(壹)项。

第(四)项“不参加年检或拒绝接受日常检查的”修改为“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

(七)删去第二十四条第(五)项。

之上规章根据本决定作修改后,重新公布。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