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利一张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水利部信息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利一张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水利部信息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

ICS *******SL P **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XX-201X水利一张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请将你们发现的有关专利的内容和支持性文件随意见一并返回201X-XX-XX 发布 201X-XX-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前言本标准用于规范水利空间信息的组织与服务的建设、管理与应用。

按照GB/T1.1-2009《标准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格式要求编制。

本标准共7章、2个规范性附录和3个资料性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标准对水利空间服务组织涉及的总体框架、数据组织、地图表达形式、地图服务类型划分及其组织原则进行了规范。

——给出了水利“一张图”建设和管理需遵循的具体约定和要求。

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信息中心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信息中心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信息中心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子丹、贾鹏鹏、陈德清、张立立、谢文君、李健、刘忠恒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水利“一张图”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对水利空间信息服务的建设、管理与应用进行了规定,包括数据组织、地图表达和地图服务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水利行业各层级之间、各业务域之间对空间数据的一体化共建、规范化交互、以空间信息为纽带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21139-2007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T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8317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GB/T19710 地理信息元数据GB/T2025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SL701 水利信息分类与编码SL730-2015 水利空间要素图式与表达规范SL307-2004 水利信息网命名及IP地址分配规定CH/Z 901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GB/T 30318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本规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水利空间信息服务Water Resources Spatial Information Service以基本比例尺空间数据为数据源,依主题以水利专题、水利基础要素及特征为主要构成、基础地理要素为位置参照,按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CH/Z 9011―2011)》构建的特定域地图服务。

其聚合形成的服务集合及其载体统称为水利“一张图”。

3.2基本服务Basic Service具有独立功能可单独使用,并无法从功能上再行拆分的服务。

3.3聚合服务Composite Service通过对基本服务或其它已聚合的服务有条件的再组织(如:串接、并联、嵌套等),封装形成功能更加完备的服务。

4信息组织与服务总体架构4.1 水利空间信息组织与服务在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支撑下搭建,涉及数据组织、地图表达、地图服务,和基本服务聚合形成的水利一张图。

4.2 地图服务依赖于空间数据本身的有序组织,包括其统一的时空基准、数据内容构成、更新与维护,与地图表达相关的显示分级、要素分层、叠放顺序、要素抽取、图式符号和瓦片定义,地图服务组织依赖的服务类型划分、接口、命名、内容定义、发布与更新、安全管控、聚合方式、注册、部署等,单个基本服务按需聚合后形成不同特定应用场景下可供互操作的个性化专题地图,各部分相互间关系如图1所示:图1 水利空间信息组织与服务总体架构5空间数据组织5.1时空基准5.1.1 时间基准以数据创建与维护采用的时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应采用北京时间,在境外宜采用格林尼治时间,必要时可采用当地地方时。

5.1.2 空间基准以数据组织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单位以度表示。

高程系宜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不能满足时应标注相应高程基准。

空间数据库应按经纬度坐标系组织。

服务发布时应按正轴墨卡托投影(等角)组织;有特殊量算需要时,可根据局部区域的形状和纬度分布,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他等积或等距投影。

5.1.3 比例尺系列依其不同描述尺度,空间数据库建设与维护应按国家基准比例尺分别进行,具体为:1:500、1:1000、1:2000、1:5000、1:1万、1:5万、1:25万、1:100万、1:400万。

5.2数据内容构成5.2.1 参与服务的水利空间数据由分要素组织的国家基础地理要素类、水利基础空间要素类、水利业务专题要素类矢量及其属性数据,遥感影像或其他栅格数据共同构成。

5.2.2国家基础地理要素主要类型包括:居民地、地名、交通(铁路、公路)、境界和地形等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其数据分类应遵循《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21139-2007)》。

5.2.3 水利基础空间要素由河流(轴线、岸线)、湖泊、水利工程及其他涉水设施等地理实体对象类数据构成,对象分类应遵循《水利对象分类与编码》,包括基于其扩展规则细分的次级对象类或抽象概括的上级对象类数据。

5.2.4 水利业务专题要素由水利专题业务域的应用需求场景和管理维护职责确定。

如: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和安全监督等。

业务域划分应按照《水利信息分类与编码(SL701)》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5.2.4 遥感影像及其他栅格数据包括航天(航空)遥感影像、地面街景影像和其他以栅格方式组织的空间数据。

5.3更新与维护5.3.1 各级水利数据中心依照事权划分,分别负责对应辖区、直管对象或相应比例尺空间数据库的更新与维护。

5.3.2 水利基础与专题空间对象数据更新维护职责分工见表1,影像与栅格数据更新维护职责分工见表2,水利地理实体同一对象跨尺度联动更新关系见图2。

表1 水利基础与专题空间对象数据更新维护职责分工表2 影像与栅格数据更新维护职责分工图2 水利地理实体同一对象跨尺度联动更新流程6地图表达6.1要素组织6.1.1 一般规定空间信息服务按金字塔分级组织。

各层级的数据组织须需确保同层级内各要素类内容有适宜的载负量,并保持对象分布的地理特征。

6.1.2 分级规则服务发布的显示分级遵循(CH/Z 9011―2011)20个层级金字塔划分,相邻层级之间图像地面分辨率或矢量图显示比例尺成整倍数关系,具体分级如表3所示:表3 水利空间信息服务显示分级规则6.1.3 显示分级与地图要素组织的对应关系地图表达层级自大至小内容应保持由繁至简平缓过渡。

服务发布对应的显示分级与空间数据组织比例尺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4所示。

满足特殊需求,部分要素类数据可跨层级调用。

表4 服务发布显示层级与各比例尺空间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6.2要素分层水利基础要素和水利专题要素均按单要素类组织存储与发布。

6.3要素层叠放6.3.1 特定水利应用场景下的要素组织,应综合考虑业务关注程度、交互要求及要素拓扑类型,选择适宜的压盖与叠放顺序,保持各要素层之间关系协调,层次分明,注记得当。

6.3.2 按业务关注程度,依次选择特定的水利专题要素类及其特征指标、与之相关联的水利基础要素、必要的基础地理要素。

6.3.3 涉及互操作的要素类,应叠放在仅需满足浏览需求的要素类之上。

6.3.4 应按照点压盖线,线压盖面(或影像)的原则依次叠放不同拓扑类型的要素层。

6.4要素内容抽取6.4.1 从一个要素类中抽取对象个数的多少,以满足特定场景应用要求为准,并兼顾适宜载负量。

6.4.2 在每一显示表达层级,均应围绕应用主题选取关注的各水利专题要素类,并依照其依赖关系,选取相应的水利基础要素类和必要的基础地理要素类,并保持三者间的协调一致。

6.4.3 关联要素抽取的数量,须保证同一要素在不同表达层级间内容的连贯性以及不同要素之间业务逻辑的一致性。

6.5图式符号水利空间信息服务地图表达的图式符号,依照《水利空间要素图式与表达规范(SL730-2015)》的规定执行。

6.6瓦片6.6.1 地图瓦片的数据内容,可以由多个单要素类分别构成,也可以将多要素类合在一层瓦片中组织,可以是矢量数据组成的瓦片,也可以是栅格数据组成的瓦片。

6.6.2 瓦片起始点以东经180°,北纬90°开始,向东向南行列递增。

6.6.3 瓦片大小可采用64*64、128*128、256*256像素,兼顾移动端应用宜采用64*64像素。

6.6.4 瓦片数据格式为PNG。

6.6.5 瓦片比例尺与地图显示分级的金字塔规则保持一致。

6.6.6 瓦片发布时序,因数据更新引发的服务更新,默认后发布的瓦片压盖先发布瓦片的。

7地图服务7.1服务类型7.1.1 网络地图切片服务(Web Map Tile Service,WMTS)是请求/返回网络地图切片的服务。

WMTS请求中定义了所需地图切片的范围、切片格式等参数,服务器返回指定要求的地图切片数据。

7.1.2 网络地图服务(Web Map Service,WMS)是请求/返回地图图片的网络服务。

WMS 请求中定义了所需图片的地理范围、图片格式等参数,服务器返回指定要求的图片。

7.1.3 网络要素服务(Web Feature Service,WFS)是请求/返回矢量地理要素的服务。

WFS 请求中定义了所需矢量要素的过滤条件,服务器返回指定要求的矢量要素数据。

7.1.4 网络处理服务(Web Processing Service,WPS)是地理数据处理的服务。

WPS规范化了地理数据处理输入和输出的格式,可接受远程调用的请求并把计算结果返回到客户端。

7.1.5 网络覆盖服务(Web Coverage Service,WCS)是请求/返回栅格地理要素的服务。

WCS提供的是包含了地理位置信息或属性的空间栅格图层,而不是静态地图的访问。

根据客户端要求发送相应数据,包括遥感影像、摄影影像和其它栅格数据。

7.2服务接口7.2.1 网络地图切片服务接口网络地图切片服务(WMTS)定义了如下接口方法:a)GetCapabitities:返回描述服务所关联的数据集的基本描述信息,如数据集类型、范围、瓦片分块基本规则等。

b)GetTile:通过瓦片的层、行、列号和应用终端缓存时间等信息,验证缓存的有效性,在应用终端当前缓存无效的情况下负责返回数据提取地址。

7.2.2 网络地图服务接口网络地图服务(WMS)定义了如下接口方法:a)GetCapabitities:返回服务级元数据,它是对服务信息内容和要求参数的一种描述。

b)GetMap:返回一个地图影像,其地理空间参考和大小等参数是由用户请求明确定义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