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部真菌病
4. 念珠菌性甲沟炎、甲床炎:
指甲多见。甲沟红肿、甲板混浊、有白斑。
5.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5.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八、粘膜念珠菌病
(Candidias of Mucous Membrane)
1.定义:主要由白念珠菌引起的粘膜浅表真菌病
2. 临床表现:分为两型: 鹅口疮、 生殖器念珠菌病,
浅部真菌病
新华医院皮肤科
定
义
浅部的意义:只侵犯表皮的角质层、毛发和甲板。 病因分类: 1.表皮癣菌属引起:癣菌病 分为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 2.念珠菌引起:皮肤念珠菌病、甲念珠菌病。
一、头 癣 (Tinea Capitis) 1. 黄癣 2. 白癣 3. 黑癣
黄 癣 (Tinea Favosa)
1.基本损害:丘疹、丘疱疹、针头大小水疱 2.由中心向外围等距离扩展蔓延,呈环形 3. 中央静止,边缘活跃 4.夏季加重,冬季减轻或消失 5.外用药治疗为主。 6.注意个人卫生。
体癣
股 癣
三、手、足癣
(Tinea Mannus, Tinea Pedis)
1.足癣分鳞屑水疱型、浸渍糜烂型和角化过度型 2.手癣临床表现大致同足癣。 3. 治疗: 鳞屑水疱型:选用搽剂或霜剂 浸渍糜烂型:选用霜剂和粉剂 角化过度型:软膏,霜剂 继发感染和湿疹样变的处理
1.主要由许兰氏毛癣菌引起。 2.头皮初起为红斑,以后形成黄痂,并融合成片, 并伴有鼠臭味。 3.可导致大片永久性秃发。 4.真菌检查:发内沿长轴排列的菌丝和关节孢子。 5.Wood灯检查示暗绿色荧光。
黄癣
黄癣
白
癣
(Microsporosis Capitis)
1.主要由犬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 2.头皮初起为灰白色非炎性鳞屑性斑片,断发, 白色菌鞘形成。 3.不医自愈,愈后不留疤痕。 4.真菌检查:围绕毛发排列紧密的小孢子。 5.Wood灯检查示亮绿色荧光。
白癣
黑
癣
(Trichophytosis Capitis)
1.主要由堇色和断发毛癣菌引起。 2.头皮灰白色鳞屑性斑片,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 病发露出头皮即折断,形成黑点状。 3.不医自愈,愈后留疤痕,引起局灶性脱发。 4.真菌检查:发内呈链状排列稍大的小孢子。 5.Wood灯检查示无荧光。
实验室检查
六、花斑癣菌
(Tinea Versicolor)
1.定义:是由糠秕马拉色菌引起的浅表真菌病
2. 临床表现:片状的鳞屑性的斑片,灰色、褐 色等,好发于胸背部,夏天多见。 3.治疗:以外用疗法为主,注意个人卫生。
花斑癣
七、皮肤念珠菌病
(Skin Candidias)
1.定义:主要由白念珠菌引起的皮肤浅表真菌病 2. 临床表现:分为五型: 指趾间糜烂、 念珠菌性间擦疹、 丘疹形皮肤念珠菌病、 念珠菌性甲沟炎、 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鳞屑水疱型手癣角化过Fra bibliotek型手癣鳞屑水疱型足癣
浸渍糜烂型足癣
角化过度型足癣
四、甲癣
(Tinea Unguium)
1.甲癣分甲下型、浅表型 2.甲癣可由表皮癣菌、念珠菌、曲霉引起。 3. 治疗: 30%冰醋酸外用 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口服
甲癣
五、癣菌疹
(Dermatophytid)
1.定义:是由皮肤癣菌感染灶释放出的真菌代谢 产物而引起的远隔部位发生的皮疹。是 机体对真菌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 2. 临床表现:多样,手部汗疱疹样发疹最多见。 3.治疗原发病灶为主。
3.治疗:克霉唑霜、咪康唑霜、复雷搽+扑粉 制霉菌素100万u+樟硫炉100ml
1. 指间糜烂: 肥胖、职业有关。
浸渍发白→糜烂红斑、瘙痒、痛
2. 念珠菌性间擦疹:
小儿或肥胖者,皱褶部 潮红、糜烂、渗出、 结痂、外周红色丘疹。
3. 丘疹形念珠菌病:
肥胖儿、胸背、会阴。 扁平暗红色丘疹、
边清、白色圈形鳞屑。
包括女阴阴道炎及包皮龟头炎。
3.治疗:制霉菌素混悬液、制霉菌素霜、制霉菌素栓剂
1. 鹅口疮:
多见婴幼儿, 白色假膜, 口角糜烂。
1.直接镜检。 2.培养 。 3. Wood灯检查。
鉴别诊断
1.头皮脂溢性皮炎 2.头皮银屑病 3. 头皮脓皮病
治 疗
1.服药: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特比萘芬 2.搽药:硫磺软膏 3. 洗头: 4.剃头 5.煮沸消毒 6.脓癣切忌切开引流
二、体、股癣
(Tinea Corporis, Tinea Cru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