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请求国家扶持8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73.5万元第二节主办单位概况单位名称:垣曲历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单位地址:山西省垣曲县县城单位简介:垣曲历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是着力于开发垣曲丰富旅游资源的一家民营企业。
经垣曲县人民政府授权负责独资开发历山风景区。
公司现有员工178人,固定资产1万元,下设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历山旅行社、黄河航运公司、办公室、工程部、市场部、财务部等机构,是垣曲县规模最大、势力最强、信誉最好的旅游企业。
第三节项目结论一page、简要结论1、冷水鱼是世界粮农组织(fao)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养殖的三种鱼类之一,我国鳟鱼的养殖始于1959年,我省1971年开始发展鳟鱼养殖,而我们运城市也只有虹鳟一种,规模也很小;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的建成将填补我市在金鳟、鲟鱼方面的空白,也会有力地带动这一产业的发展。
2、该项目将是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可以很好地丰富景区特色旅游餐饮品种。
冷水鱼生活在20℃水温以下,溶解氧大于5mgl,具有一定流速的冷水环境中,其肉质鲜美,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中国传统医学就有食疗优于药疗之说,医学研究认为其有抗癌、强肾、明目、健脑的药用功能,是儿童智力发育、妇女产育、病人手术后的绝好补品。
冷水鱼的引入将使历山旅游餐饮在菜系的多样化方面有一个质的提高,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3、该项目的建成将形成约560m的冷水鱼自然生态养殖观光带,为历山旅游观光增添一处情趣生动靓丽风景。
让游客在欣赏历山美轮美奂的山水之美的同时,体验到了人与生物及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4、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采用自然生态放养,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危害,且很好的利用了历山自然生态完好,冷水资源丰富这一有利资源。
并可保障其养殖产品品质的的优良。
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客流量保持在15万人年,餐饮需求旺盛;此处交通便利,一部分还可以分销到县城以及运城十三县市各大宾馆、酒店、水产市场,有力地丰富了城镇居民的菜篮子工程。
因而该项目在市场上可行。
5、该项目不仅可以丰富了历山旅游在特色旅游餐饮的品种,也为历山旅游新增了一处情趣盎然的观光休闲之处,从垣曲历山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上看,该项目的建设具有可行性。
6、该项目位于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皇姑幔景区内,基础设施已基本具备条件,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达93%,水流急缓适当,冬季水温不低于4℃,夏季水温保持在17——19℃,水质好,天然无污染,具有相当的基础开发条件。
本项目建设资金部分为企业自筹,部分请求国家支持,因而该项目在建设上可行。
7、该项目在省渔业研究所的指导下,通过和201X年的试养,效果良好,且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和游客的广泛好评,因此该项目在技术层面上是可行的。
8、经济评价表明: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9.63%,投资利润率为392%,投资回收期为3年。
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该项目也有着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仅对历山旅游有很好的促进,而且为当地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可以很好地带动山老区群众脱贫致富,从而使该项目在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效益上相统一。
综上所述,该项目可行,应尽快立项建设。
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指标数备注1工程总占地面积平方公里0.0282工程总建筑面积m231883公用工程3.1供水m3s0.54总投资万元153.54.1建设投资万元121.54.2建设期贷款利息万元04.3铺底流动资金万元10.85项目总体财务计算指标5.1销售收入万元115平均值5.2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5.625.平均值5.3总成本万元56.25平均值5.4利润总额万元56.25平均值5.5所得税万元10.125平均值5.6净利润万元46.125平均值6财务指标6.1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50所得税后%416.2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年7所得税后年3. 36.3财务净现值154.4税后所得税前万元56.256.4投资利润率%30.056.5投资利税率%36.646.6盈亏平衡点%663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第一节项目周边概况本项目位于垣曲县东北部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的皇姑幔景区内,,其周边区域概况如下:一、地理自然环境垣曲位于山西省南端,黄河中游北岸,运城地区东北角,东经111°31′—112°23′、北纬35—35°59′之间,境内面积1540平方公里,东西长67公里,南北宽58公里。
垣曲县东邻济源、阳城、北接绛县、沁水,西交闻喜、夏县、南隔黄河与渑池、新安相望。
垣曲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形态丰富,融山区、丘陵、平原、水域为一体,生态完好,资源丰富,特色显著。
垣曲县东跨王屋山,西距中条山,南界黄河,北接太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势北高南低。
境内既有山西第二高峰舜王坪(海拔2358米),又有山西的最低点马蹄窝(海拔176米)。
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0%以上。
垣曲县境内有黄河、西阳河、允西河、亳清河、板涧河、五福涧河流过,泉水千余处,黄河小浪底工程增加本县水域面积70平方公里,山灵水秀,波光粼粼,平添一处人造奇观,并对区域内的气候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垣曲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春季风清气爽,夏季雨水充沛,冬季雪少干燥。
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各地域小气候差别明显。
北部山区气温低,霜期长,雨量多;中部平原地区温度、雨量适中;南部盆地气温较高,雨量偏少,无霜期较长。
气温、降水、霜期的不同造成了南北各区域物候时差悬殊。
据调查,由南往北各区域物候出现时间依次相差7天左右。
古城物候出现早、结束晚,历山则相反。
当古城开镰收麦时,历山尚有积冰未融。
丰富复杂的地表形态、地域差异明显的气候特征是万千动植物繁衍、栖身的重要条件,也天然造就了垣曲境内丰富的野生资源。
据统计,垣曲境内森林中有植物余种,国家确定山西省应保护的稀有植物11种,在这里就有9种之多。
这里不仅有繁不胜举的野生植物,如野生油料植物、野生杀虫植物、野生淀粉植物、野生橡胶植物、野生中药材、野生染料等,而且大片生存着在华北、中原大部分地区多已绝迹的连香树;不仅有红椿木、红豆衫、秃山白、牛皮酸、青檀等我国的特有树种,还有专家尚未作系统研究的稀有植物200余种。
垣曲境内有动物近400种,钟古、寒号等鸟类占200余种,还有中条猕猴、金钱豹、金雕、大鲵等一大批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垣曲县丰富的物种资源多数聚集在风景区,尤以历山为最,历山的“山西天然植物园”、“华北物种基因库”正是由此得名。
皇姑幔就处在历山自然生态游览区的中心位置,森林覆盖率达93%,水流急缓适当,冬季水温不低于4℃,夏季水温保持在17——19℃,水质好,天然无污染。
经过历山旅游开发公司在此两年的试养,所养的鳟鱼,鲟鱼长势良好,成活率高,品质高,证明这里是鳟鱼、鲟鱼等冷水鱼养殖的绝佳之地。
二、生产经营环境冷水鱼(鳟鱼)是世界粮农组织(fao)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养殖的三种鱼类之一,我国鳟鱼的养殖始于1959年,我省1971年开始发展鳟鱼养殖,品系主要来自朝鲜、美国、日本和北欧等国家,规模受到很大的制约。
而我们运城市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养殖,且品种单一,只有虹鳟一种,规模也很小。
历山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冷水资源,仅皇姑幔就达到1.3m3s,根据科学调查分析, 1 m3s的冷水资源就可以发展冷水鱼养殖池6600m2,年产冷水鱼150吨,产值680万元,利税超过380万元,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采用自然生态养殖,建成将填补我市在金鳟、鲟鱼方面的空白,不仅为自然生态旅游开发探索出一条新的思路,也会有力地带动这一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经济生活环境“十一五”期间,垣曲县在党的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导下,全县干群共同努力,县城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十五”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0亿元,比增长48%,年平均增长率为7.3%。
第三产业成长迅速,产业增加值约1.5亿元,比增长74.4%,年平均增长率为11.5%。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十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比增长94.9%,年平均增长率为14。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0元,比增长116.03%,年平均增长率为16.76%。
全县商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市场繁荣。
摩托车、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话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少数城镇居民购置了空调、电脑、小汽车。
人民生活水平正逐步由传统的温饱型向殷实富裕的小康型迈进,为发展县内旅游创造了条件。
当然,由于历山等地的闭塞以及经济资源开发的缓慢,使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其它乡镇,使得垣曲县至今未能甩掉“贫困的帽子”,也使得此地以旅游开发和产业型经济带动总体经济发展的任务尤为紧迫。
但旅游内容和特色餐饮的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快速的发展,历山冷水鱼的自然生态养殖项目的建设将有力地改善这一现状,并为山乡老区脱贫致富开拓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四、交通设施条件垣曲县内的交通以公路陆运为主,目前全县11个乡镇、191个行政村通了公路,县内交通条件有了改善。
从垣曲新城往北到太原、往西到运城有铁路相通;由外地进入垣曲的交通方式基本是公路,垣曲往东有店——阳三级公路通行,新城往西北出境到横水、往东南到济源有横——济二级干线;往西到闻喜有闻垣二级公路,往南跨黄河到渑池有垣——渑公路;已经动工的闻——济高速公路于201X年十月开通。
沿黄公路,垣曲新城到夏县、运城的二级公路的建设,可望进一步改善垣曲县的对外条件,使垣曲西与大运线相连、东与河南中原地区相通,将垣曲纳入太原、郑州、西安3小时经济圈内。
垣曲交通条件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途,将使垣曲成为晋、豫、陕交通的黄金地带,大量的客流以及便利交通也为冷水鱼养殖广阔的发展前景提供了有的保障。
第二节项目背景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冷水资源是冷水鱼养殖的前提,没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冷水资源,就不能保证冷水鱼的品质和产量,良好的环境和冷水资源是冷水鱼养殖业赖以发展的基础。
由于冷水鱼养殖对环境的依存度很高,因此没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冷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冷水鱼养殖业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目前,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县城及运城十三县市冷水鱼的年需求量为150吨,80%靠外地引进。
据有关部门预测,这一需求也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迅猛增长,201X年将突破1000吨。
在中国,自古就对鱼喜爱有加,无论是在饮食,还是在观赏上都情有独钟,在中国很多吉祥用语都和鱼有关,比如:年年有余(取鱼之谐音)、吉庆有余等。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营养科学搭配热切关注,尤其对高蛋白低脂肪食品的需求开始逐年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