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第一单元仁者爱人樊迟、仲弓箭问仁\答案原君\答案樊迟、仲弓问仁一、填空题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收集整理而成的。
2、孔子是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其思想的核心是,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五经”指、、、、。
二、单项选择题1、《樊迟、仲弓问仁》一文中,孔子认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 A、善于识别人的人 B、能够广交朋友的人C、默默无闻的人D、敢于行动的人2、下列不属于儒家所提倡的美德的集中表现的是() A、恭 B、敬 C、怨 D、忠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正确的是()A、今本《论语》由东汉郑玄厘定B、《论语》中所表述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C、《论语》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D、《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E、善于论辩是《论语》的一大特色2、下列行为中属于实践“仁”的具体表现的有()A、出门如见大宾B、使民如承大祭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在邦无怨,在家无怨E、居处恭,执事敬重,与人忠3、下列代表儒家思想的著作是()A、《论语》 B、《左传》 C、《庄子》D、《孟子》 E、《韩非子》四、解释带点的字词1、使.民如承大祭祀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3、雍虽不敏.,请事.斯语4、举直错.........诸枉5、不仁者远.矣6、居处恭,执事敬五、简答题1、本文在文体上有什么样的特点?2、请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3、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原君一、填空题1、《原君》是一篇严谨的议论文。
2、《原君》一文从“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引出“”的为君之道,奠定了全篇论证的基础。
3、《》是《明夷待访录》一书的首篇。
4、后人将、、并称为“清初三大思想家”。
二、单项选择题1、《原君》中,对自己夺取的产业沾沾自喜的人是() A、明太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2、《原君》中发出“若何为生我家!”的痛苦悲叹的人是()A、明太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3、《原君》模仿韩愈《原道》、《原毁》等立题,是从探究人均的(入手的。
A、地位 B、声誉 C、财富 D、职分三、多项选择题1、《原君》中采用最为广泛的论证手法是()A、比喻论证B、举例论证C、引证D、对比论证E、类比论证2、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 A、思想家 B、文学家 C、政治家 D、革命家 E、史学家3、《原君》一文中,主动放弃了做君主的机会的人是()A、许由 B、尧C、禹 D、务光 E、舜4、《原君》文中,作者举出的“耻食周粟”的人是()A、许由 B、伯夷 C、崇祯 D、务光 E、叔齐四、简答题1、黄宗羲认为“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如今的天下人如何看待为君者?2、黄宗羲在《原君》中引汉高帝“某业所就,孰与仲多”之语是为了说明什么?3、《原君》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及文章的论述方法。
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摄缄縢,固扃鐍,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
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是故,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唐、虞之世,人人能让,许由、务光非绝尘也;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
然君之职分难明,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忠者亦明之矣。
1、写出本文作者名字和文章的题目。
2、这篇文章“摄缄縢,固扃鐍”典故的出处。
3、“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语公主”这句话“昔人”和“毅宗”分别指哪一朝的人?4、作者为何认为“许由、务光非绝尘也”?并用自己的话总结这段话。
樊迟、仲弓问仁【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儒家、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2、春秋、思想家、教育家、仁3、《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二、单项选择题1、A2、C三、多项选择题1、A C D2、A B C D E3、A D四、解释带点的字词1、役使2、诸侯之邦卿大夫之家3、聪明实践4、正直的人同“措”,弃置不用5、离开6、平日的言行举止端正庄严,从事工作严肃认真。
五、简答题1、文章中主要通过对话和语录的形式,来阐述有关“仁”的问题。
这两种文体形式也是《论语》中最常用的形式。
2、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而遵循礼的规定。
具体地来谈,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
在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或者“忠恕”。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实现'仁'关键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原君【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立论性2、天下为公3、原君4、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二、单项选择题1、B2、C 3、D三、多项选择题1、B D2、A B E3、A D4、B E四、简答题1、怨恶其君,视如寇仇,名为独夫(仅答“视如寇仇”亦可)2、后之为仁君者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
3、作者从探究人君的职分入手,抨击了封建帝王“视天下之莫大产业,传之子孙”的“家”天下的思想,揭露他们“屠毒天下之肝脑”、“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满足一己之私欲的罪恶,并从理论上驳斥了腐儒盲目忠君的荒谬。
援引事例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1、黄宗羲《原君》。
2、《庄子·胠箧》。
3、“昔人”指南朝人。
“毅宗”指明朝人。
4、许由、务光并不是超出世人上面的完人。
古人君位不要把江山视为自己的传给子孙后代,最终会给天下造成无穷祸害。
第二单元和而不同大同\答案容忍与自由\答案大同一、填空题1、《礼记》又称为或,相传是西汉宣帝时所辑,是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与和,合称为“三礼”。
2、《礼记》其中的好和两篇,在宋代与和合为《四书》。
三、多项选择题1、《大同》中所描述的“大同”社会的情状是()A、大道之行,天下为公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C、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D、壮有所用,幼有所长E、男有分,女有归2、《大同》中所描述的“小康”社会的情状的()A、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B、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C、盗窃乱贼而不作D、各亲其亲,各子其子E、在埶者去,众以为殃3、下列加点的字是使动用法的有()A、以正.君臣B、以笃.父子C、以睦.兄弟D、以和.夫妇E、以设.制度4、下列加点的字是意动用法的有()A、以立.田里B、以贤.勇知C、独亲.其亲D、独子.其子E、以著.其义三、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选贤与能2、以贤勇知3、刑仁讲让4、矜寡孤独四、简答题1、结合《大同》指出孔子认为“大同社会”是怎样的社会面貌?2、《大同》一文的主旨?3、《大同》语言表达的特点?4、如何评价孔子理想的“大同社会”,这一理想社会与如今改革开放后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有何异同?容忍与自由一、填空题1、胡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他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古典小说和古籍整理等各个领域都有重要成果。
2、胡适的白话新诗《》是中国现代第一本白话新诗集。
他创作的独幕话剧《》是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第一个用白话写的现代话剧。
3、《容忍与自由》的核心论点是“”。
二、单项选择题1、《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A、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B、喜同恶异是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C、必以自己的主张为绝对之是是错误的态度D、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2、《容忍与自由》所体现的基本哲学理念是()A、党同伐异B、无是无非C、一分为二D、和而不同3、下列《王制》中的律条,可以用来摧残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是()A、“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B、“作淫声异服奇技异器以异众,杀”C、“行伪而坚,言伪而辨,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D、“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4、下列《王制》的律条,能判定公输般以死罪的是()A、“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B、“作淫声异服奇技异器以异众,杀”C、“行伪而坚,言伪而辨,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D、“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5、胡适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普遍心理习惯是()A、年轻气盛B、过分自信C、喜同恶异D、思想偏激6、《容忍与自由》中,用来批判“绝对之是”观念的例证是()A、胡适年轻时,引用《王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封神榜》B、孔颖达《正义》有“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C、欧洲宗教史上,高尔文烧死科学家赛维图斯等多人D、“五四”白话文运动中,陈独秀“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7、“绝对之是”不存在的根本原因是()A、喜同恶异的习惯心理B、年轻气盛的偏激情绪C、党同伐异的政治规律D、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8、《容忍与自由》的主要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 B、例证法C、对比法 D、类比法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文章,体现“人的认识有限”精神的有()A、《容忍与自由》 B、《原君》 C、《张中丞传后叙》D、《我的世界观》 E、《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2、《容忍与自由》所用的例证的主要领域有()A、文学批评 B、宗教历史 C、自然科学D、政治思想 E、哲学理念3、《容忍与自由》说服力强的主要原因有()A、例证典型 B、深入浅出 C、旁征博引D、自我反思 E、善用类比四、简答题1、支持本文核心论点有哪些分论点?2、本文具有怎样的写作特色?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一)材料一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冶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
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
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
1、作者为什么认为容忍的态度最难得?2、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二)材料二一切对异端的迫害,一切对"异己"的摧残,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都由于这一点深信自已是不会错的心理。
因为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所以不能容忍任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
1、作者认为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是什么?2、从这里可以看出,不能容忍的实质是什么?3、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三)材料三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
至少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我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1、归纳这段话的三层意思。
2、这段话的中心旨意是什么?为什么?3、你认为克服“绝对之是”观念的根本途径是什么?大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小戴礼记》《《小戴记》《周礼》《仪礼》2、《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二、多项选择题1、A B C D E2、A B D E3、A B C D4、B C D三、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