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序二篇》序文:I序,也称“序跋”,又作“叙”或称“引”,近日又称“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 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在天与人关系上的具体表现。
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变型与原型或人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Z屮。
道家、儒、佛教都对“天人合一”有自己的理解。
1、在陈省身先生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中西文化的不容,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春秋时代。
”你怎么理解这段话?答:陈省身先生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正处于一个相互冲突、融合的时期。
它们是平等的,但也是相互竞争的,正如“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
其间不存在主次的观念。
2、你认为季、陈两位在文章中提出的主张相互冲突吗?答:两位先生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
季羡林先生作为著名的人文学者,关注文化交流问题。
他提出“天人合一”是希望能够实现中西文化的优势互补,提醒读者在学习西方文化吋,也要看到西方文化的弊端(人类,特别是近儿百年来的西方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征服自然”,在大自然面前翘尾巴)。
而陈省身先生以其理性的头脑看到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都具有其自己特殊的产生环境(五百年的伟大的科学进展,开启了我们对自然的了解, 也因此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我们同五百年前的人已不是同一种动物了)。
在谈到继承问题的时候应该更加理性和辩证。
《语言的功能和陷阱》王蒙多年前即提倡“作家学者化”,其实优秀的作家开讲学问,也是别具风格的:不是高头讲章,却是妙语连珠,妙趣横生。
语言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术问题,对语言的研究甚至引发了二十世纪哲学思想的全球性转向。
王蒙的演讲当然不是从哲理层血的全方位探讨,但他从社会文化功能的角度来谈, 紧紧结合社会、人生的实际,颇有独具只眼的地方。
无论是对于增强社会的批判力,还是自觉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本文对青年朋友都是大有裨益的。
讲演稿讲演稿也叫演说词,是在较隆重的集会和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文稿。
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具有针对性、情感性和通俗性的特征。
讲演稿的体例讲演稿的正文由开头语、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开头语。
开头语的任务是吸引听众、引岀下文。
有六种形式:A.由背景和问候、感谢语开始;B.概括讲演内容或揭示中心论点;C.从讲演题目谈起;D.从讲演缘由引起;E.从另件事引入正题;F.用发人深思问题开头。
第二部分:主体。
主体即中心内容。
一般有三种类型:A.记叙性讲演稿。
以对人物事件的叙述和生活画面描述行文;B.议论性讲演稿。
以典型事例和理论为论据,用逻辑方式行文,用观点说服听众;C.抒情性讲演稿。
用热烈抒情性语言表明观点,以情感人,说服听众,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寓情于。
第三部分:结语。
是讲演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常用总结全文,加深印象;提出希望,给人鼓舞;表示决心,誓言结束;照应题目,完整文意等方法在激动人心的结语中结束全文。
1什么是讲演?答:讲演稿也叫演说词,是在较隆重的集会和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文稿。
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2讲演的特征是什么?答:A.针对性。
讲演稿的内容多是听众最关心、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表达方式也因人而易,十分注意效杲。
B.情感性。
讲演的目的是感动听众,说服听众,以情感人,激发共鸣,争取最佳宣传说服效果。
C.通俗性。
讲演稿要能将无声文字通过演讲者声情并茂的讲演变为有声语言。
要好说、好听、好懂、好记,写得琅琅上口,讲得悦耳动听,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幽默风趣3课文中所谈到的语言的社会功能有哪些?答:①表意与交流。
②记录与记忆。
③帮助思想、推动思想的功能。
④感染、推动情感的功能。
⑤心理功能。
⑥艺术功能。
⑦心理功能。
《我学国文的经验》不药中国学术传统中,“小学”是指文字、音韵和训诂方面的学术研究,按今天的学科分类, 大致应归属于汉语语言学研究。
问题:1作者屡次说自己“没有经验”,讲的无非是“老生常谈”,他真的是认为他所讲的“无足道哉” 吗?请加以解析。
答:不是。
因为他的经验不同于通常流行意见,表面看來无甚高论,不足为奇,但细加揣摩, 却很具深意。
学习语文关键是要“磨炼出一种精纯的趣味來”,更耍“知道文学与人生的全体”,最终是要“逐渐养成一个健全的人生观”。
这些才是学好“国文”的根本。
2“我的国文都是从看小说来的”,理解国文,只有“多看书”。
你怎样看这位文章家的“经验”?答:小说多具有情节曲折、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异想纷呈之致,对少年吸引力很大。
借助读小说,可以轻松愉快地获得中国语文的基础,识得汉语文的趣,不知不觉之间获得文章阅读和写作的训练。
3题为“经验”,作者却以大半篇幅讲了许多有趣的经历和故事,这样的写法是不经意的吗?其效果如何?答:这种风格是作者有意为之,也是周氏文章风格特征所在。
其效果是,因为多有细节的观察与描摹,穿插有趣的佚闻,看似散漫,却使人感到其文章很有趣味、有“嚼头”,话里有话,不是一览无余,回味起来,觉得趣味无穷。
《梵高的坟莹》游记:记叙性散文的一种。
其内容重在记叙和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当地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和名胜古迹等,或写物抒情,或借古讽今,多带有作者强烈的思想和感情色彩。
(关于“散文”的概念,可参考《一个偏见》。
1、作者在文章中将古今画家分为哪三种类型?作者最欣赏哪一种?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有道理吗?答:范曾先生将古今画家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第三类则置好坏于度外。
作者最欣赏第三种。
作者的观点是否偏颇,请自由思考。
2、作者在文章中引用了罗曼•罗兰的名言:“清贫,不仅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的导师,他使精神和肉体都知道什么是澹泊。
”你如何看待清贫?在今天的社会里,清贫是否应当提倡呢?答:提倡“清贫”并不是提倡困窘的生活,而是提倡一种坚持原则的生活态度。
这在中西方文化屮都是一致的。
《秦腔》1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答:作者把传统古文、农民的方言口语、现代白话文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于拙扑平淡中有传神生动的精妙刻画和不动声色的幽默夸张。
文字质朴、浑厚,与秦腔的火爆高亢、猛烈粗砺相得益彰,他好象是在用吼秦腔的方式写秦腔。
这种文字与表达对象在风格上的一致。
2作者把“原汁原味”的秦腔文化表现出来,从而打动、感染每一位读者。
这种“原汁原味” 的语言风格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和情感?参考答案:在这些看似技巧的东西背后,其实有作者对人生、社会和艺术通达洞明的理解。
通过这些,表现了作者对平和F静的思想心境、朴素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顺势守拙的人生智慧的肯定。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特立独行的猪”的文化形豪本文说的是猪事,实则讲的全是人世。
其中蕴意警醒人们:被他人(甚至还要包括被自己—当然是按照他人的意志)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因为那意味着自由的被扼杀。
人们与此应当有所醒悟,敢于无视別人对你的生活的“正义的”却是粗暴的设置。
1自己安排或设置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问题吗?别人想要设置我们的生活,能够一概无视吗?参考答案:被他人(甚至还要包括被自己一一当然是按照他人的意志)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因为那意味着自由的被扼杀。
人们于此应当有所觉醒,敢于无视别人对你的生活的“正义的”却是粗暴的设置。
2作者采用这样的写法,你认为“闲篇”太多吗?它是否影响了对论题的充分阐述呢?参考答案:严肃主题不必是冠冕文章,看似闲笔,却更有助于引人入胜;文章屮心意志在读者的阅读兴奋屮深入其心。
王小波的文章间于文化随笔和杂文Z间。
严肃而幽默,平实而活泼,犀利而具温情和善意。
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态度是严肃的,但又时时出之以幽默之语;这种文章风格既使人忍俊不禁,又使人深思不己。
《个狗主义》歴:评论是议论文的一种。
是就社会现象或新闻事实发表看法和意见的简短的议论性文章,短小精悍、切中要害,比较适合于在报刊上发表。
它包括两个要素,一是评论对彖(社会现象和新闻事实),二是评论(也就是个人观点)。
有时也专指报刊、广播电视所发表的社论、短评和专栏评论。
评论的特点是:A.时效性:评论总是针对当前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与问题进行剖析、议论,发表意见与态度。
B.倾向性。
评论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直接阐述作者对这一事实的态度与看法。
C.通俗性,由于报刊往往是大众媒体,因此评论的行文必须通俗易懂。
2回顾全文,作者是通过哪几个角度来讨论“个人主义”的?参考答案:一是从欧洲现代个人主义的发生,通过历史的考察,看个人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二是从个人和民族、国家、集体的辩证关系看个人主义的利弊得失;三是从当代中国的现状看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
3评论具有主题鲜明的特色,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答:从对“个人主义”的正确认识出发,提11!当代中国亟须重建精神的规范和秩序的大问题。
《我的四个假想敌》1在本文中,余光中很好地控制了叙事的节奏,行文起伏迂回,结构清晰。
请就自己的理解为本文划分层次。
参考答案:1・第一部分(开头三个自然段);2.第二部分(从“我未用太空舱的冻眠术”至“早已有了前例”):3.第三部分(从“不过一切都太迟了”至''慢一点出现吧”人4.第以部分(从“袁枚写诗”至全文结束)2余光中是华语文学界第一个提出“学者散文”概念的人。
请举例说明,在本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余氏学者散文的书卷气?参考答案A.表现于作者对这一人生难题的理性思考,表现于对个人心态和人情世态的明快的剖析和表达。
例如“而最可恼的,却是树上的果子,竟有自动落入行人手中的样子……” 一段。
B.三次引用中外诗人的诗句,均都恰到好处,将一种普通的亲缘情感写得丰富雅致。
C.行文中自然形成了一些警句,女口:“父亲和男友,先天上就有矛盾。
对父亲来说,世界上没有东西比稚龄的女儿更完美的了,唯一的缺点就是会长大。
” “人生的两大寂寞,一是退休之日,一是最小的孩子终于也结婚之后”等等。
《下棋》现代小品文小品文作为文学散文之一种,自古有之。
(参见《西湖七月半》一课)作为现代文学样式的小品文专指那些篇幅不长、典雅优美的文字。
小殆文往往带有一种文化消遣的意味。
优秀的小品文作品在提供给人消遣的同时,也包含一定的思想文化批判意义,比如鲁迅当年主持的杂志《语丝》上的小品文,就具有强烈的针对现实的批判意义。
优秀的小品文,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现代作家林语堂犹擅此体。
2梁实秋的这篇小品文,是否有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如果有,请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出来?参考答案:成功的小品散文,自然有其要表达的思想,只是往往更加含蓄,不直接点明,需要读者细细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