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卷(时间 :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 每题 2 分,共 24 分)1. 我国已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 ,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

选取下面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 ,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 ( )A. 飞船的座舱B. 天空中的云朵C. 地面上的发射架D. 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2. 小理家准备买新房 ,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 :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 3 分钟。

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 )A. 200 mB.400 mC.2 000 mD.10 000 m3. 如图所示 ,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分别划一次 A. 甲图声音尖利 ,音调高B. 乙图声音尖利 ,音调高C. 甲图塑料梳子的齿疏 ,振动慢 ,音调高D. 乙图塑料梳子的齿密 ,振动慢 ,音调高4.空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得到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于下列方法中的 ( ) A. 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无法判断5. 追踪考察动物种群分布的科学家发现了一大型动物在沙滩上留下的一组较深的脚印 ,随行 的工作人员用蜡块熔化后浇铸成脚印的模型来判断动物的身高、体重等。

图中最能正确反 映蜡块物态变化过程的图象是( ),则()6.(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 ,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沸腾。

(2)蒸发只能在液体的表面进行 ,而沸腾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3)蒸发和沸腾不一定从外部吸热。

(4) 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 ,且能继续蒸发 ;若其他条件不变 ,沸腾时温度一降低就不能继续沸 腾。

其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 (1)(2) C.只有 (1)(2)(4) 7. 下列四种现象中)B.只有(3)(4) D.(1)(2)(3)(4) ,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8.如图所示 ,蜡烛在平面镜 MA.甲处 C.丙处 9.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光源 法正确的是 ( ) B.乙处 D.丁处 S 发出的光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 ,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 ,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 10. 在物理课上 ,老师在投影仪的屏幕上 ,很清晰地展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反映字太小 ,请老师把字变大些。

你认为老师应该如何调节投影仪 (A.将投影仪移近屏幕B.将投影仪远离屏幕C.将投影仪移近屏幕D.将投影仪远离屏幕 ,可是后面的同学,同时调节镜头远离投影片 ,同时调节镜头远离投影片 ,同时调节镜头靠近投影片 ,同时调节镜头靠近投影片 () 11.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A.将它熔化成铁水B.磨掉铁块一个角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从地球运到月球 12.小磊要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绿豆的密度 A. 先用量筒和水测量一些绿豆的体积 B.先用天平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 C.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 D.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下列四种方法中最合理的是,再用天平测量这些绿豆的质量 ,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粒绿豆的体积 ,再将这些绿豆直接倒入量筒测出体积 ,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些绿豆的体积 二、填空题 (每空 2分,共 22分) 13.诗人常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描述物体的运动。

如图所示是一首描述 之所以对这个现象 “难意会 ”,是因为不知道云 ”和“月”运动的诗 ,17. 如果物体离眼睛近 ,来自它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是发散的 ;如果物体远离眼睛 ,来自这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发散的程度便会降低。

因此 ,我们把来自遥远物体上某点的光线 ,到达眼睛时视作平行 ,如图甲所示。

20.一条小鳟鱼跃出水面捕捉蜻蜓的场景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小鳟鱼看见蜻蜓的光路图。

是噪声, 现象或情景现象形成解释示例 :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瓶装矿泉水 ,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附 着一层小水珠 矿泉水瓶附近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在潮湿的天气 ,当打开电冰箱门时有 “白气 ”冒出水杯中的热水冒出 “白气 ”用久的日光灯两头会 “变黑 ”16.在下列四幅小图中 ,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

14.探测器探测到的两种声音振动时的波形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确定 15.用学过的物理知识 ,仿照示例中的形式 ,将下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图,其矫正做法是四、实验探究题(每题 10分,共 40分)2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水在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

(1)图甲中操作的错误是。

(2)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 ;根据水的沸点 ,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 ,四位同学分别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所示。

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选填字母标号)22.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 ,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 :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 ,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 ,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

经讨论 ,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 ,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丙(1)要实现探究目标 ,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选填字母序号 )两图示实验。

(2)实验时 ,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 ,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 ,经分析可知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 , 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23.(1)小强做光的色散实验 ,看到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 ,光屏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光带 ,产生了一个问题 :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于是他分别用红a.请你在图甲中画出红光、紫光经凸透镜折射b.小强得到的结(图中 F1、F2 两点表示焦点 )。

(2) 如图乙所示 ,小丽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适当移动在光具座上的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 ,使透镜向移动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然后 ,保持蜡烛和透镜现在的位置不变,将原来的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做实验 ,使光屏向移动 ,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 ,此时像的大小比更换透镜前变。

24.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 ,所用天平如图甲所示 ,配备的砝码有 100 g、50 g、20g、10 g、5 g 等。

乙甲请填写下列空格 :(1) 调节天平时应将移至零刻度线处 ,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 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 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 ,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 V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

(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 150 g 左右。

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 100 g、50 g砝码各 1个放入右盘中 ,若指针右偏 ,则应取下g砝码, 试加上其他砝码 , 同时调节游码。

(4)图乙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

他的错误五、计算题 (6 分 )25.口子酒以其“无色透明 ,芳香浓郁 ,入口柔绵 ,清澈甘爽 ,余香甘甜”的独特风格 ,被誉为酒中珍品 ,文人以“隔壁千家醉 ,开坛十里香”来赞美口子酒。

有一种 46°五年口子窖 ,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为 400 mL( ρ酒= 0.9×103 kg/m 3,ρ水= 1.0×103 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多少 ?如果用此瓶装满水 ,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多少 ?##1. A 航天员相对于飞船的座舱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故航天员以飞船的座舱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2. C 本题考查车速的估计和路程的计算 ,市内车速一般在 40km/h 左右,s=vt=40km/h ×h= 2km,故选 C。

3. B 用同样的速度划过塑料梳子的齿 , 塑料梳子的齿疏 ,振动慢 ,音调低 , 反之音调高 ,音调低的声音低沉。

所以选 B。

4. B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空心玻璃棉吸收 ,声音减弱 ,所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选 B 。

5. A 蜡是非晶体 ,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图象近似为一条直线 ;也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 ,凝固图象也近似为一条直线。

蜡是先熔化后凝固,所以温度先升高再降低。

6. C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 ,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无论蒸发还是沸腾 ,都需要吸收热量 ,液体蒸发时 ,如果不能从外界吸热 ,本身的温度就降低。

而沸腾如果从外界吸收不到热量就不沸腾。

故 (1)(2)(4) 正确。

7. C A 、B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 影子的形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只有 C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8. B 蜡烛在平面镜 M 中所成像的位置与蜡烛的位置关于平面镜M 对称 ,即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比较甲、乙、丙、丁四个位置 ,只有乙处符合条件 ,故选 B 。

9. D 在判断透镜对光的作用时 ,不可只看透镜后面的光线是发散的还是会聚的,而应该把经过透镜后的光线与透镜前的光线对比,观察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还是有发散的作用也可以把透镜前的光线延长 ,就很明显地判断出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如图所示:由图就会发现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

10.D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 f<u< 2f 时,景物离镜头越近 (物距 ),所成的像越大 ,像到镜头的距离 (像距 )就越大。

所以 ,将投影仪远离屏幕 ,同时调节镜头靠近投影片。

11. B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它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故A 、 C、D 几种情况铁块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磨掉铁块的一个角后 ,铁块的质量会减小 ,故选B。

12. D 本题考查固体密度的测量。

一粒绿豆太小,其质量和体积不便于测量 ,因此要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和体积 ;绿豆是球形的 ,它们放在一起时有很大的缝隙 ,因此不能直接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 ,又因为绿豆的体积遇水后会膨大 ,所以应采用排水法快速测量。

13.解析 :以月亮为参照物 ,云是向西运动的 ;以云为参照物 ,则月亮是向东运动的 ,这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答案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 )14.解析 :有规律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乐音 ,其波形图是周期性变化的 ;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都是杂乱无章的 ,是噪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