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B.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响度C.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在声源处减小噪声污染D.知图用嘴吹装入水的试管,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父母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声音的音调不同B.利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3.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太阳出来,大雾散去B.从冰箱拿出来的茶叶变潮湿了C.春天来了,冰雪消融D.冬天外面冰冻的衣服变干了4.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自行车轮子的半径约为1mB.水平桌面上放一本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强约为50Pa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900N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3m/s5.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水蒸气形成白霜时吸收了热量C.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D.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6.如图所示,由于光的传播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世界。

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海市蜃楼——光的折射B.镜子里的像——光的反射C.耀眼的铁栏杆——光沿直线传播D.树荫下圆形光斑——光沿直线传播7.关于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是表示矫正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B.图: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有会聚作用C.图:用放大镜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是缩小、倒立的D.图:把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是因为反射光消失了8.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丙和丁9.鲁迅的《社戏》中有他乘船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河岸D.流水10.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有以下几种操作中可行的是()①只将蜡烛靠近凸透镜;②只将蜡烛远离凸透镜;③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④只将光屏远离凸透镜;⑤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适当靠近凸透镜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⑤二、填空题11.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产生“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

这说明声能传递______,“嘀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______产生,通过______传到人耳的。

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即声音的______越高。

12.周末,小丽和家人去湿地公园游玩,看见平静的水里,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_射形成的像;若湖水深2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 2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3.黑暗的剧场内,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蓝飘带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演员的上衣呈现_________色,裙子呈现_________色,飘带呈现__________色.14.善于观察的小华发现,冰棍“冒”出的“白气”总是向____(选填“上飘”或“下落”),这是冰棍周围水蒸气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

奶奶在家中不小心将一些水洒在了地上,小华用扫把将水扫开后,很快就干了,这是通过增大液体_____的方法加快蒸发的。

15.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眼球的折光系统如图甲所示,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图乙为远视眼(老花眼)、近视眼成因原理图,其本质是物体所成的像无法落在________上,配戴“眼镜”就是纠正这个问题,近视眼应配戴________透镜。

16.掌握基本技能(1)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2)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17.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铜钱。

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18.如图,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运动情况,物体A的速度是 ________ m/s。

若在乙图中画出物体A运动的s-t图象应位于 ________ 区域(选填“①”或“②”)。

当A、B经过相同路程时,它们所用时间之比t A:t B=________ 。

三、作图题19.(1)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折射光线如图甲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______;(2)请完成图乙中的光路图________;(3)如图丙所示,利用不同的光学元件同样可以改变入射光线OA的传播方向,请在图中画出一种合适的光学元件(只要求画出光学元件图示的大致位置,但须与光学规律相符)________。

四、实验题20.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小华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声源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最好填上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B铜600.89C铜60 1.02D铜800.76E铜____________F铜1000.76G铁80 1.02H尼龙80 1.02I尼龙1000.892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装置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_______;该装置的安装顺序是______(选填“从A到B”或“从B到A”)。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变大且杯口有大量的“白气”形成,表明水在沸腾。

杯内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____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

(3)如图2所示,是小明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出的水温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当时气压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再仔细观察图像时还发现:加热5min后到水沸腾前,水的温度升高得慢一些,水温升高得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小明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______;(2)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第______min时水的温度,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时间/min……891011121314……温度/℃……96979898959898……(3)当水温升到90℃时,小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发现从加热到沸腾时间过长,请你帮他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根据表格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

2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

(4)若实验中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

(5)如下图是小明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他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你认为小明实验过程的不足______。

24.小明利用图中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A和纸板B垂直于平面镜且可绕ON折转。

(1)除图中器材外,小明实验中还必须用到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2)小明改变入射角大小,多次实验后,小明得到如下几组数据:实验次数1234入射角/°20304060反射角/°20305060①分析发现表格中的第________次数据是错误的,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将反射光线与________的夹角当作了反射角(选填“平面镜”或“法线”);②根据表中的正确数据可知,反射角_______入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③实验中小明发现从硬纸板前的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反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______反射(选填“漫”或“镜面”);(3)接着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①让激光笔在纸板B上沿着FO的方向射向O点,反射光会沿着OE方向射出。

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的;②将激光笔在纸板A上沿EO的方向射向O点,并将纸板B绕ON向后折转,在纸板B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同一平面内(选填“在”或“不在”)。

25.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将焦距为10.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0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根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2)保持透镜在50.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比烛焰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45.0cm刻度线处,烛焰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