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护理常规
一.概念
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血管、神经、骨髓等)的肿瘤,是常见病。
同身体其它组织一样,其确切病因不明;骨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骨肿瘤易根治,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
二.护理评估
(1)健康史和相关因素:了解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特别注意有无发生肿瘤的相关因素。
(2)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肿瘤治疗过程持续时间长,损害较大,常常造成身体外观的改变和遗留残疾,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
尤其是恶性骨肿瘤,转移早,预后差,死亡率高,一旦确诊,病人往往难以接受,对预后缺乏信心,出现焦虑、恐惧甚至轻生
(3)身体状况:评估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创口有无渗血、渗液。
肢体远端血运是否正常,有无感觉和运动异常。
各种引流是否有效,引流液是否正常。
外固定位置是否正确。
全身营养状况有无改善。
辅助检查结果是否正常。
三.观察要点
(1)无痛的骨性肿块为主要症状,常发生于生长活跃的干骺端,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多见。
当肿块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如肌腱、神经、血管等而影响功能,出现疼痛。
(2)干骺端骨隆起,软骨帽一般不显影,如发现软骨帽有不规则的钙化时,应考虑有恶变可能。
四.护理诊断
1焦虑、恐惧:与突然发病或病情较长,忍受较重的痛苦有关。
2、疼痛:与
3、防止病理性骨折:与患肢过度用力或负重有关。
4、术后预防并发症: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必要时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减轻疼痛,防止骨折。
5、促进关节功能恢复:鼓励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预防肌萎缩和关节僵硬。
6、加强随访:对容易复发或有疑恶变的良性骨肿瘤者,应注意随访,督促病人定期复诊检查。
五.护理目标
1.患者调整心态,顺应身体的改变。
2患者疼痛得到及时缓解。
3患者活动量增加。
六.护理措施
1耐心讲解良性肿瘤的特点,症状较少,预后良好,非致死性疾病,解除病人疑虑。
2 向病人解释疼痛是肿瘤浸润和压迫周围组织所引起,对于疼痛剧烈或经采取上述措施无效者,应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
3 适当的活动,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术后抬高患肢,预防肿胀。
保持肢体功能位,预防关节畸形。
避免负重,以防发生病理性骨折和脱位。
恶性肿瘤者术后3周可进行患处远侧和近侧关节的活动;术后6周,进行重点关节的活动,加大活动范围。
必要时辅助理疗、利用器械进行活动。
七健康指导
保持平稳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恶性肿瘤病人应坚持按计划接受
综合治疗。
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各种助行器,如拐杖、轮椅等,尽快适应新的行走方式。
制定康复锻炼计划,指导病人按计划锻炼,调节肢体的适应能力,以最大程度恢复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定期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