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中的常见难点问题及有效对策
1. 桥梁施工中的难点困难
1.1桥面面层平整度问题
桥面面层是一次摊铺平整度控制是桥面施工一大难点.通常,桥面沥青混凝土面层一次摊
铺平整度的提高,取决于桥面混凝土铺装平整度的提高.为提高面层施工质量,我们采取
可调高胀管螺栓角钢侧模系统施工新工艺,精确控制桥面铺装层顶面标高.每层铺装层纵
向分成合适块数,弹线预埋螺栓,采用角钢打椭圆孔,固定在螺栓上,用上F螺母精确调整
侧模顶面高程,按正式混凝土铺装层表面平整度误差小于1米米直尺,这样能明显提高一
次摊铺施工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
1.2模板安装问题
在安装模板前应出去模板表面污迹并进行整修,使模板平整光洁无变形.模板安装要平整,
接缝要严密.所以接缝应采用粘结剂(水泥与浇水配制而成)刮平刮实,而后用胶带纸黏贴
整齐确保接缝光洁.尤其是侧模与底模的接缝外侧用角钢加固,角钢用螺丝钉固定在底模
上,角钢与模板下压海绵条,确保棱角直顺且不漏浆.另外,模板接缝要规则有序,要考虑到
与链接段施工缝、端模、支座的协调统一.对于侧模与底模、侧模与翼缘板底模与翼缘
板侧模要采取拉线检查.现场施工时,由于现浇箱梁的内表面为非外露表面荣耀被质检人
员忽视,箱梁内模的接缝应采用海绵条填塞或粘结剂封堵,并外裹一层塑料布,去报内表
面不漏浆.模板的接缝,表观处理好后,模板的加固就显得至关重要.内膜的加固一般采用
方木框架配合碗扣钢管加固.腹板外侧模需要加固,由于砼自重、人员、机具荷载及砼振
捣荷载等的作用,使腹板外侧模所受的向外的侧向力较大,所应对支架和侧模双重加固.
1.3伸缩缝问题
伸缩缝的合理控制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施工保障,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工程是否
达到优良,而且饿关系到桥梁使用功能、行车平顺及结构的稳定性.桥梁主体结构的伸缩
变形,主要来源于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量和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收缩量.其收缩量由
设计单位确定,伸缩装置由此为依据来确定伸缩装置留设缝隙的宽度,以满足桥面主体结
构变形的需要、当前桥梁施工浇注时间相距较短,且各部分梁体绕注时间与伸缩装置安
装时间各不相同.由于新浇混凝土随着时间的推移回产生收缩现象,因此在安装伸缩装置,
这是其宽度时也必须加以考虑,以免造成伸缩装置安装后期伸缩间隙过大.缝内填充聚苯
乙烯硬质泡沫板,侧面及底面用嵌缝胶密封或用亚光不锈钢板封堵.不锈钢板一侧固定:
检查伸缩装置的位置,确保伸缩缝装置符合设置要求,伸缩缝如果分段安装的,接缝外焊
接:模板应具有水密性,防止沙尘堵塞缝隙.主梁伸缩缝处防撞体和中央隔离增伸缩缝与
主梁伸缩缝宽度.另外,防撞体和中央隔离增应在跨中和支撑处设置伸缩缝,缝内填充及
封包材料同主梁.安装伸缩缝装置之前完全清理干净缝中杂物、垃圾;封内要填足天缝料;
经行桥梁沥青路面铺装时,伸缩缝上的临时覆盖物要完全盖住伸缩缝,使沥青料不能灌到
缝里.
1.4桥梁跨径问题
虽然在桥梁设计时,考虑了 荷载和外力的同时作用,包括了 桥梁恒载、汽车荷载、冲击
力、离心力、人群荷载和汽车荷载,以及引起的土侧压力等,尤其是结构物自重和桥面铺
装层及附属设备的重量,当跨径越大所占的比例就越高.因此,对大跨度的预应力混凝土
桥,梁越长,自重越大,刚性越小,而且抗风、抗震性能也弱,稳定性能也差,加之行车荷载
的垂直力、水平力、冲击力、冲击力等在各种内力及外力的因素的影响下,容易产生共
振现象,造成大梁的弹性变形加大,瞬间恢复能力很差,久而久之使钢筋和钢绞线的韧性
变差,对预应力水泥混凝土的握裹力减弱,导致梁体变形产生裂缝.通过桥梁施工检测与
实验数据表明,一般桥梁变形的方式有五种,即拉伸、挤压、剪切、弯曲、扭转.拉伸与
挤压为线应变,剪切为角应变,弯曲为两种应变的结合,扭转则为上下两对剪切变形的同
时作用.因此,对于现浇预应力梁板的钢绞线安装、张拉,以及压浆应引起重视.
1.5建筑材料问题
由于桥梁的挠曲变形超过一定的数值时,不但会导致高速行驶的困难,加大车辆的冲击作
用,引起桥梁的剧烈振动和使行人不适,而且还会使桥面和结构的辅助设备遭到损坏,严
重者甚至危及桥梁的安全.因此,只有增加桥梁的钢度,减小挠度,使桥梁的弹性变形小,刚
性恢复快,才能确保桥梁的耐久性.但跨径愈大的桥梁,自重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粘聚
性好的材料,才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增加握裹力,增加抗拉,抗压性能,减小结构物自重,增
加桥梁的刚度,从而提高桥梁的抗变形能力,增强稳定性能,保证其耐久性.
2. 提高桥梁施工质量的有效对策
2.1充分研究地质结构
工程开工前,必须查清区域地质结构条件,对岩体的稳定性做出评价,以便施工中对不同
地质结构地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尤其是破坏性地震的发生,会给桥梁的结构带来很大的危
害、搞清区域地质构造及近代的活动规律,对桥梁建设是一项十分稳重的工作.为保证桥
梁建筑在稳定牢固的地质基础上,尽量劈开不利的地质段,因而在桥梁勘察设计时,如遇
该地质状况,就要采取将桥基位置移开或适当加大跨径等措施.
2.2做好桥梁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由于地质结构的复杂多变,气候环境的恶劣影响,所以桥墩基础埋置深度应考虑河流的自
然演变冲刷,确定基础埋置深度,并根据桥位河段的具体情况,取其最不利的组合作为埋
置深度的依据,对于桥下净空应根据设计的洪水位或水位确定.有流水、阻塞或浮漂物时,
应按具体情况确定.在通航或流放木筏的河流上,应考虑通航要求,对于有淤积的河床,桥
下净空应予以加高,特别是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段,桥下净空更应予以加高.此外,对绕避
工程艰巨或地质不良,须跨河换岸设线时,应慎重选择跨河桥位,既要考虑其牢固稳定性,
又要防止洪水.泥石流的侵害,还要处理好桥位与桥头路线的衔接处.因此,在桥梁施工过
程中,如果发现地质情况与勘测设计报告有出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钻探.
2.3注重公路美学
由于社会文明的发展,环境影响使社会成员的感受愈来愈强烈、因此,对桥梁而言,最初
只要“畅通无阻”即用最小的工程量,获得最大的通行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高速公路已遍及全国各地,全社会对桥梁、河道与环境的关系.对桥梁景观的评价就是要
与高效运输相协调,因此优雅的桥梁位置,会使人感到视野开阔,心情舒畅,减轻司乘人员
和旅客的疲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