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究Business research
总第396期
第06期2012年3月
合同能源管理也称为能源合同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左右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而成的基于市场运作的新型节能机制。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将合同双方所节约的能源费用用于支付节能项目成本并为参与者带来经济效益的节能投资手段。2010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该通知提出促进节能产业发展的措施,包括较为完备的会计制度等。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以及企业会计准则都未对能源合同管理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虽然近年来有关能源合同管理的会计处理理论研究不少,但在会计实务中,不同的节能公司以及用能企业的能源合同管理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各异。因此需要对合同能源管理进行统一规范。
一、合同能源管理会计确认及计量
所谓合同能源管理具体是指节能服务企业与客户签订服务合同,企业提供客户进行节能资产改造所需的全部资金、设备以及技术,在效益期内企业与客户共同分享节能改造所取得的收益,效益期满后节能资产全部无偿转移给客户。现阶段我国多数能源管理合同都是该一类型的,有部分学者认为,该类能源管理合同满足融资租赁的标准以及基本特征,可以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进行会计核算。笔者认为,能源管理合同的会计处理方式不需要将报酬转移情况以及资产所有权的风险考虑进去,而融资租赁合同实质上是转移了报酬及全部风险的合同。在节能效益分享型的能源管理合同中,与资产所有权相关风险在整个合同期均存在,但是合同并未将风险全部转移给客户,作为租赁一方的节能服务企业仍然需要承担大部分的风险。
综上所述,节能资产改造在不同的时间段其报酬及风险是不一样的,所引发的经济后果也不一样,会计核算也要区别对待。根据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可以将能合同能源管理的会计确认及计量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节能资产改造阶段
节能服务企业所需承担的主要是节能资产改造失败的风险,在此阶段客户不需要进行会计核算。根据能源管理合同,节能服务企业对节能资产的改造负有实质性的资金、设备以及技术支出义务,依据成本与收入相符合原则,节能资产改造阶段的成本支出是为以后获得收益的投资,这时候可以参考建造合同标准进行会计核算,根据节能资产改造完工的进度来确认相关支出,在在建工程中进行归集。此阶段无收入。因此在这一阶段内无收益。如果在这一阶段内节能资产改造失败,客户与节能服务企业之间的合同将
终止,节能服务企业所投入的成本以及相应的赔偿应进行量化,计入相关成本,不存在后续的会计核算问题。
(二)节能资产改造结束至合同期满阶段(节能效益分享期)在这一阶段内,节能资产改造已结束并进入到预期的使用状态,客户需要将节能收益相应的应付账款支付给节能服务企业并对此进行会计核算,与之相应的收益主要反映到成本支出的减少中,无需对收益进行会计处理。节能服务企业也因此获得了与节能资产所有权相对应的预期节能收益的权利,节能收益一般会受到节能资产状态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节能服务企业所获得的账款是不确定的,也正是因为存在不确定性使得能源管理合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与融资租赁合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不一样。本质上,节能服务企业的收益权利是一种与节能资产所有权相对应的无条件收取收益的权利,但是由于资产流量的不稳定性,节能服务企业应将该权利量化成债权(应收账款),金额以预计可以收到的金额来确定。在合同履行期间,节能服务企业应定期对量化的债权(应收账款)自查进行减值测试,对所确认的减值费用进行计提减值或者摊销准备。同时在改造期结束时,将在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并在合同期内逐期折旧,计入相关成本。
(三)合同期满后
在这一阶段,节能服务企业债权(应收账款)应已收取结束,节能服务企业在此阶段不需要进行其他会计核算。客户所接受的节能资产主要是依据可回收金额及资产的账面价值按照接受捐赠处理。
二、能源管理合同的会计处理
根据收益实现方式的不同,节能效益分享型能源管理合同分为上述三个阶段进行处理,客户与节能服务企业在各个阶段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客户方面的会计处理⒈节能资产改造期间,客户不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⒉节能资产改造结束并达到预定的可使用状态到合同期满阶段,客户由于获得节能资产使用权,需要对支付给节能服务企业的分享收益按造受益对象计入有关费用及成本,借记制造费用或者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者应付款等科目,因此不需要对收益进行会计处理。
⒊合同期满后,客户所接受的节能资产按照接受捐赠处理,以可收回金额以及节能资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的核算管理
黎亮
(四川省道生能源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摘
要:对于合同能源管理这一新型商业管理模式的市场化节能体系,企业会计准则还无法对其会计核算进行有效的规
范,因此在会计实务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能源管理合同双方的会计处理着手,分析与节能效益分享型的能源管理合同有关的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会计处理及会计报告等问题,介绍了节能效益分享型的能源管理合同会计处理方法以及相应的原则,以期对提高合同能源管理,推动节能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关键词:能源管理合同;会计处理;会计核算
(下转第82页)
77··
产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二)节能服务企业方面的会计处理
⒈节能资产改造阶段,节能服务企业需要依照节能资产改造的进度对支出进行确认,并予以归集。节能服务企业所产生的成本计入到在建工程中,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者应付款等科目。此期间无收入也无收益。如果节能资产改造失败或者达不到预期的使用效果,有关的成本要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能源管理合同因此而终止。
⒉节能资产改造结束并达到预定的可使用状态到合同期满阶段,节能服务企业需要将在建工程结转到固定资产账户中,定期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在此阶段从客户处所获得的节能分享收益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借记应收账款或者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节能服务企业应定期对固定资产的可变现净值进行估值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⒊合同期满阶段,在这一阶段节能会计企业的固定资产应已折旧结束,节能资产全部无偿转移给客户,无需进行会计处理。
三、能源管理合同的会计报告
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对会计所披露的内容以及报告格式都做出具体的要求,但是对能源管理合同的会计报告等均未做出具体规定。为了有效监督及管理,应当对能源管理合同的会计报告进行规
范,且合同双方的会计报告应有所区别。一方面,节能服务企业的主营业务就是利用节能资产为客户实施改造以及有关收益的经营,有较强的专业性,其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较为集中,在财务报告中应对该所经营的节能资产进行披露或者专门报告。节能服务企业应当披露节能资产改造阶段的节能资产在效益分享期间的节能收益情况、风险状况、合同期满后资产产权的转移情况及与能源管理合同相关的成本、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以及双方合同履行情况、费用及收入状况等。另一方面,客户的主营业务不是节能资产业务,节能资产在固定资产中的比例低,其管理主要遵循企业对其他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客户对节能资产不需要进行专门报告,仅需要依据现有固定资产进行披露或者报告就可。
参考文献
[1]尹桂凤.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的节能效益分享型企业会计核算[J].
商场现代化.2008(35).
[2]杨志军,张玉强.节能效益分享型能源管理合同的相关会计核算[J].财会月刊.2011(20)
[3]尹桂凤,宋佳璐.完善会计核算方法加速推进节能减排——
—合同能源管理应用的会计问题探讨[J].经济视角.2007(10).
[4]王净.合同能源管理(EPC)模式下财务分析相关问题探讨[J].钢铁技术.2011(01).
五、对事业单位改革发展中财务管理的建议
在新的公共财政与新的公共管理改革浪潮下,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并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让其与市场经济更加的和谐融洽。所以,加强事业单位的“市场化”成为了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一个重要的举措。为了使得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继续大力深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
事业单位的存在有着历史的特殊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浪潮中,有一种市场化的趋势。但是,
并不是全部的事业单位都需要关注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主要就是需要随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从而能够更好的确定相应的财务管理目标。
对于纯公益类和准政府类型公益事业单位的目标就是迫求资金使用的最大化,它的重点是资金的使用,而并不是盈利。对于准公益性事业单位来说,他们的目标是迫求社会资金和财政资金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并注意的重点不仅有资金的使用,还有资金的增值、保值及其盈利。对于纯经营类的事业单位就应该与市场的企业定位一致,迫求盈利的最大化,但是迫求盈利的过程中不能够对公共的事业和公共服务产生负面的效应。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经济的核算
完善财务管理一定要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入手,根据自身的经营机制、管理需求、业务特点、人员配置等。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加强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如加强财务
人员岗位职责。同时,
也要对一些单项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比如加强电话费、办公费、邮资费等制度。只有这样,就可以从单位的内部建立起完善的支出约束机制,并严格按照规律办事,从而设定不同的指标,最大限度的使用各项资金。
(三)加大财务分析
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都是在科学、系统、真实的归结了一些资料及数据,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借助一些方法,从而对过去的财
务状况以及未来的前景作一定的分析。
要大力加强日常的经济财务的分析。要不断的满足日常财务的管理,对于经费的收入与支出,应该进行全面的分拆。通过其收支分析,分析了收支的效果是否适应,并同以前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问题,并积极找出原因,对其进行控制,保证预算的执行。
(四)建立有效的约束体制从而加强财务制度建设要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如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责、加强经费管理等。一些相关的管理制度,如车辆管理制度、接待制度等也要很好的制定。只有这样,才能够从单位的内部从分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从而节约资金,堵塞漏洞,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六、结束语总之,在当前社会不断进步的形势下,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做出相应的修改以保证其的有效性,真正控制好各种漏洞的出现。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特殊性,应设计出一整套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有效进行,才能在合理的会计内部控制下,切实维护好国家资产的利益,切实完成各项社会事业任务。
参考文献
[1]卢亚敏.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09,(10).
[2]杨芙蓉.浅析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01).
[3]何敏.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J].当代经济,2009,(08).
[4]崔惠芹.浅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中国农业会计,2010,(08).
(上接第77页)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程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分析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