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1-3节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1-3节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模型(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计算机图像等。

(2)模型的分类:物体的复制品、事物变化的过程、图片、数学公式、表达式或特定的词(3)模型的作用:建立模型能帮助人们理解他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科学家们经常用模型来代表非常庞大或极其微小的事物(太阳系中的行星、细胞的细微结构等)。

符号(1)符号的概念: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作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化学模型的建立模型可以是实物的模型,也可以是事件的模型,模型能表达出研究对象的基本的特征。

(1)人们用水分子结构模型来了解水分子的构成:两个氢原子成104.5°角附在氧原子上。

(2)分子聚集成物质 分子的构成(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分子构成的描述:以分子A m B n 为例,1个A m B n 分子由 个A 原子和 个B 原子构成。

如1个H 2分子由 构成;1个O 2分子由 构成; 1个H 2O 分子由 和 构成。

物质的构成⎪⎪⎪⎪⎩⎪⎪⎪⎪⎨⎧⎩⎨⎧⎩⎨⎧离子构成分子的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粒子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小粒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分子构成物质的粒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有的物质是由 直接构成的,如金属、金刚石、石墨等。

由分子构成的 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 变成了 。

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 粒子。

同种物质的分子, 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 的分子, 性质不同,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 性质。

(2)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由于 不同,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

如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足球烯 (C 60)是由C 60分子构成的。

粒子的大小与质量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1)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半径一般在 m 数量级。

(2)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

氢分子是最轻的分子,其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 kg 。

(3)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组成某个分子的原子,肯定比分子 ,如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氢原子比氢分子小。

但原子 比分子小,某些原子比某些分子大,如铁原子比氢分子大。

(4)分子的特性:①分子在不断 ;②分子间有 。

如:热胀冷缩、物态变化。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③构成物质的一种离子的粒子②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小粒子①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分子 ⎪⎩⎪⎨⎧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构成分子的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物质由什么粒子直接构成,其 性质就由该种粒子保持。

区分不同的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不同的分子构成不同的物质。

由原子构成分子时:(1)的原子种类, 的原子个数,能够成不同的分子。

如O 2分子与O 3分子、CO 分子与CO 2分子、SO 2分子与SO 3分子等。

(2) 的原子个数, 的原子种类,也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如H 2与O 2、N 2,H 2O 与CO 2、SO 2,CO 与N 2,SO 3与NH 3等。

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H 2、O 2、N 2等),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如CO 、H 2O 等)。

化学反应实质、模型的建立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又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结论:(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 ,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 的,原子是 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 。

原子的构成⎪⎪⎩⎪⎪⎨⎧⨯⎪⎩⎪⎨⎧⨯⨯kg101176.9kg 106748.1kg106726.1131-27-27-质量为核外电子:带负电荷,为中子:不带电荷,质量个单位正电荷,质量为质子:带原子核)原子(X A Z (1)原子是“空心球体”,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在绕核做 运动。

(2)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对原子而言, 数= 数= 数。

(3)一般地,原子核内质子数 或 中子数。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5)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 构成的。

(6)原子符号(X AZ)中X ——原子种类,Z ——质子数,A ——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 数(即 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包括:(1)质子数相同、 数不同的同位素原子,如O 168、O 178、O 188。

(2)质子数相同、 不同的元素,如0、+1、+3、+5、+7、-1价的氯元素。

(3)质子数相同的单核粒子,如Cl -与Cl 原子都属于氯元素。

(4)元素只论种类,不讲个数。

同位素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

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同位素原子是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即原子的“孪生兄弟”。

同位素原子有“三相同三不同”,三相同是: 数相同、 数相同、 性质相同;三不同是: 数不同、 质量不同、 性质不同。

元素、同位素的比较元素同位素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称为元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研究范围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同一种元素中,中子数不相同的原子特性 具有相同质子数,其带的电荷数可以不同,具有的化合价可以不同,所以具有的性质也不同 原子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所以质量数不同,但同价态的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实例如:Fe 、Fe 2+、Fe 3+为铁元素,5432103+++++-NN N N N N N 、、、、、、为氮元素,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不同如:H H H 312111、、——氢元素三种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1)概念:离子是带电荷的 或 。

原子团是“原子的集团”,由几个原子组成,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

(2)分类:阳离子:带正电荷;质子数 电子数。

阴离子:带负电荷;质子数 电子数。

(3)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1)“四数一量”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①核电荷数”指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即质子所带电荷数之和。

②并非所有原子核中都含有中子,如H 11没有中子。

一般地:质子数≤中子数。

③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即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发生变化。

1.水蒸气变成水,水分子主要改变的是( )A 、水分子本身体积变大B 、水分子本身质量变大C 、水分子间隔变小D 、水分子变小 2.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 、原子在不断地运动C 、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3.原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它的质量主要决定于( )A、质子的质量B、核外电子的质量C、中子的质量D、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4.铁原子有26个质子,30个中子,其核外电子总数为( )A.26 B.30 C.56 D.4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6.关于原子和分子的主要不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小,分子大B.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分子可分C. 原子不能运动,分子不停地运动D. 原子之间没有间隔,分子之间有间隔7.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水元素组成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C、水是由水原子构成D、1个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8.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氧元素B、氧原子C、氧离子D、氧分子9.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的科学家是( )A、汤姆森B、卢瑟福C、波尔D、牛顿10.质子是由什么构成的( )A、原子B、夸克C、电子D、中子11.核电荷数取决于下列微粒个数中的( )A、质子数B、质子数+中子数C、中子数D、都不对12.在原子结构中,微粒数目相同的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B、质子数和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D、都不相同13. 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B、C、D、14.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

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M 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 ℃,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 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15.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

从现代的观点看,道尔顿学说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A、①B、①③C、②③D、①②③16.下列有关氯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B、氯化钠是由氯原子和钠原子构成C、氯化钠是有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D、氯化钠是由氯分子和钠分子构成17.1992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汞元素的一种新原子,这种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8,核电荷数为80,这种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80B、128C、208D、28818.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A、核子B、电子C、质子D、中子19.化学中把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A、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B、核外电子数C、核内中子数D、核内质子数20.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证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D、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21.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①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元素的离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③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④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1.使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建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2.电解水的实验中,发现水最终变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分别是和,它们的体积比约为,这是个变化(物理或化学)。

3.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4.水通电时,水分子最终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或相同),所以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5.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6.原子核内相同,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

7.由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2311 Na可知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是(用符号表示):、、。

8.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金属钠原子失去形成带电荷的钠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电荷的氯离子;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相互,最终构成电的氯化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