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6
3
2
3
2
3
2
b 武汉六中上智中学 武汉市第六初级中学七年级 “春阳得益”线上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时长: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 A 卷 (1-17 题,共 56 分,答卷提交到问卷星)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 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 • 11 B. 0.7 2 C. D. 9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2,-3)所在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3 B. 3 C. 3 D. 3 4. 如图,直线 AB 和 CD 相交于 O 点,OE⊥CD,∠EOF=142°,∠BOD:∠BOF=1:3,则 ∠AOF 的度数为( ). A.138° B.128° C.117° D.102° 第 4 题 第 5 题 第 6 题 5. 如图是小数在 4 × 4 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画的一张脸的示意图,如果用(0,4)和(2, 4)表示眼睛,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2,1) B.(1,1) C.(1,-2) D.(1,2) 6. 如图,已知 AB∥CD,直线 EF 分别交 AB、CD 于点 E、F,FG 平分∠EFD 交 AB 于点 G, 若∠BEF=70°,则∠AGF 的度数为( ) . A.35° B.45° C.55° D.65° 7. 下列命题中: ①若 = -3 b ,则 = - ;②在同一平面内,若 a⊥b,a⊥c,则 b∥c;③若 ab=0,则 P(a,b)表示原点;④ 的算术平方根是 9.是真命题的有( ). A. 1 个 B .2 个 C.3 个 D .4 个 8. 如图,小数沿正东方向散步行至 A 处后,沿北偏东 40°方向继续前行至 B 处,接着沿北偏西 30°方向继续前行至 C 处,之后小数决定沿正东方向行走,则方向的调整应该是( ). A.右转 60° B.左转 60° C.右转 120° D.左转 120° A. 3 27 32 a
3
a
81
2 3
3 x 9. 如图,若 AB∥DE,∠B=130°,∠D=35°,则∠C 的度数为( ). A.80° B.85° C.90° D. 95° 第 8 题 第 9 题 第 11 题 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 P(x,y),我们把点 P′(-y+1,x+1)叫做点 P 的伴随点.已知点 A1 的伴随点为 A2,点 A2 的伴随点为 A3,点 A3 的伴随点为 A4,…,这样依次得到点 A1, A2,A3,…,An,….若点 A1 的坐标为(a,b),则点 A2020 的坐标为( ). A.(a,b) B.(-b+1,a+1) C.(-a,-b+2) D.(b-1,-a+1) 11. 如图,下列命题:①若∠1=∠2,则∠D=∠4;②若∠C=∠D,则∠4=∠C;③若∠A= ∠F,则∠1=∠2;④若∠1=∠2,∠C=∠D,则∠A=∠F;⑤若∠C=∠D,∠A=∠F, 则∠1=∠2.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个. A.1 B.2 C.3 D.4 12. 如图(1)所示为长方形纸带,将纸带第一次沿 EF 折叠成图(2),再第二次沿 BF 折叠成图(3),继续第三次沿 EF 折叠成图(4),按此操作,最后一次折叠后恰好完全盖住∠EFB,整个过程共折叠了 11 次,问图(1)中∠DEF 的度数是( ). A.20° B.19° C.18° D.15°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3. 比较大小: 2 3 (直接在空格处填写“>”“<”或“=”,也可以用中文填写“大 于”“小于”或“等于”). 14. 离 最近的整数是 . 15. 点 M 在第四象限,它到 x 轴的距离是 4,到 y 轴的距离是 5,则点 M 的坐标为 . 16. 已知 y x 3 ,求 = . 58 x y
x 3
三、解答题(共 1 题,共 8 分,一空一分)
17. (本题 8 分)推理填空:
如图,已知∠A=∠1,∠C=∠F,求证:∠CBA=∠E
证明:∵∠A=∠1(已知)
∴ AC// ① ( ② )
∴∠C=∠ ③ ( ④ )
又∵∠C=∠F(已知)
∴∠ F=∠2( ⑤ )
∴BC// ⑥ ( ⑦ )
∴∠CBA=∠E( ⑧ )
B 卷 (18-26 题,共 64 分,答卷按科任老师要求提交)
三、填空题
( 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8. 已知点 A(3a-6,a+4),B(-3,2),AB∥y 轴,点 P 为直线 AB 上一点,且 PA=2PB,则点
P 的坐标为 .
19. 如图,已知,∠ABG 为锐角,AH//BG,点 C 从点 B(C 不与 B 重合)出发,沿射线 BG 的
方向移动,CD//AB 交直线 AH 于点 D,CE ⊥CD 交 AB 于点 E,CF⊥AD,垂足为 F(F
不与 A 重合),若∠ECF=n°,则∠BAF 的度数为 度.(用 n 来表示)
20. A,B,C 三点是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不同的三点,A 点在坐标轴上,点 A 向左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就到了 B 点;直线 BC∥y 轴,C 点的横坐标、纵坐
标互为相反数,且点 B 和点 C 到 x 轴的距离相等.则 A 点的坐标是 .
21. 如图,已知 A(0,2),B(-1,-2),将 AB 向右平移到 CD 的位置, S四边形ABDC =a(a > 30)
若 E(m,n)为四边形 ABDC 内一点,且 SΔABE = 5 ,则 m 与 n 的数量关系为 ,m
的取值范围是 .
3
36
(-3)
2
三、解答题
( 共 5 小题,第 22 题 8 分,第 23 题 8 分,第 24 题 8 分,第 25 题 12 分,第 26
题 12 分,共 48 分)
22. (本题 8 分)计算:
(1) + - (2)
2 (
+ 2) - - 2
23. (本题 8 分)求下列各式中的 x:
(1)
(x -1)2 = 16
(2)
(x -1)3 - 3 =
3
8
24. (本题 8 分)如图,已知△ABC,A(-2,3),B(-4,-1),C(1,0).
(1) P(x0 , y0 ) 是△ABC 内任一点,经平移后对应点为 P1 (x0 + 2, y0 + 1) ,将△ABC 作同样的平
移,得到△A1B1C1,
①直接写出 A1、B1、C1 的坐标.
②若点 E(a-2,5-b)是点 F(2a-3,2b-5)通过平移变换得到的,求 b-a 的平方根.
2 3 - 64
25. (本题 12 分)已知,如图 1,E 为 BC 延长线上一点。
(1)请你添加平行线证明:∠ACE=∠ABC+∠A.
(2)如图 2,若点 D 是线段 AC 上一点,且 DF∥BC,作 DG 平分∠BDF 交 AB 于 G,DH 平分
∠GDC 交 BC 于 H,且∠BDC 比∠ACB 大 20°,求∠GDH 的度数.
(3)如图 3,已知 E 为 BC 延长线上一点,D 是线段 AC 上一点,连接 DE,若∠ABC 的平分线
与∠AD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P,请你判断∠P、∠A、∠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图 1 图 2 图 3
BOP
26. (本题 12 分)如图,已知 A(a, 1), B(b, -2), C(0, c),且 (a - 2)2 + + c + 2 = 0 .
(1)如图 1,求 A、B、C 三点的坐标.
S
(2)如图 2,延长 AC 至 P(a,-5), 连 PO、PB. 求 .
S
AOC
(3)将线段 AC 平移,使点 A 的对应点 E 恰好落在 y 轴正半轴上,点 C 的对应点为 F,连 AF
交 y 轴于 G,当 EG=3OG 时,求点 E 的坐标.
图 1 图 2 备用图
b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