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发动机点火系统
2、半导体点火系 3、微机控制点火系 4、磁电机点火系。
a
2
传统分电器式点火系
a
3
三、汽车发动机对点火系的要求
1、迅速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高电压15~20kv; 2、电火花应具备足够高的能量50 ~ 120mJ; 3、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况。 四、 点火系的特点
搭铁—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线路与其它电器设备线路一样, 均采用单线制联结,即电源的一个电极用导线与各用电设 备相联,而另一个电极则通过发动机机体、汽车车架和车 身与各用电设备相联,称为搭铁,相当于接地。既可以以 电源的负极搭铁,也可以以电源的正极搭铁,汽车发动机 点火系一般以电源的负极搭铁。此时点火线圈的线路一般 使火花塞的中心电极为负极,侧电极为正极,由于电子容 易从温度高的中心电极向温度低的侧电极发射(高压电流 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因此,可降低击穿电压15~20% 左右。
第10章 发动机点火系统
a
1
§10.1 概述
一、功用:按照发动机各缸的点火次序,在一定的时刻供给 火花塞以能量足够的高压电,使火花塞两电极之间产生足 够强的电火花,点燃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从而使发动机 作功。
二、分类—按照点火系的组成及产生高压电的方法不同,分 为:
1、蓄电池点火系:蓄电池点火系—由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给 12V或24V的低压直流电,借点火线圈和断电器将低压电 转变为高压电,再通过配电器分配到各缸火花塞,使两电 极之间产生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汽车一般为12V电源, 由蓄电池供给低压直流电,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
起动时:由于蓄电池的端电压会急剧下降,致使初级 电流减小,点火线圈不能供给足够的高电压和点火能 量。为了克服这一影响,在起动时将附加电阻短路, 以增大初级电流,提高次级电压和火花能量,从而改 善了发动机的起动性能。
a
8
基本工作过程:(视频)
(一)低压回路: 触点K闭合时:蓄电池
正极→点火开关→附加电 阻→初级线圈→断电器活 动触点臂→触点→分电器 壳体搭铁→蓄电池负极。
生 失
的 大
磁 大
通 减
, 小
通 ,
过 点
铁 火
心 线
形 圈
成 的
闭 转
合 换
磁 效
路 率
, 高
因 。
而
泄
漏
的
磁
的铁心是“曰”
字形或“口”字
形,磁路中只设
有一个微小的气
隙,其磁路图
10-7所示 。闭
磁路点火线圈漏
磁少,磁阻小,
变换效率高,可
使点火线圈小型
化。
a
10
(二)、分电器
组成:断电器、配电器, 电容器以及点火提前调 节装置。 作用:
1、调节螺钉 2、固定螺钉, 3、托板 4、活动触点臂,5、 销钉 6、片簧。
☆凸轮棱数=气缸数;凸轮轴转速=配气凸轮轴转速 。
a
15
2、配电器
组成: 分电器盖、分火
头。 作用:
将高压电按点火 顺序分配至火花 塞。
a
16
配电器
a
17
配电器
a
18
3、电容器
作用: (与断电器并联)
当触点断开时, 减小触点间的电 火花,防止触点 烧蚀。同时吸引 初级绕组的自感 电动势,使初级 电流迅速切断, 提高次级电压。
a
4
§10.2 传统点火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一 、传统点火系统组成: (一)、点火线圈 功用:将电源的低电压转变为高压电的升压变压器。 分类: 开磁路点火线圈;
闭磁路点火线圈。
a
5
1、点火线圈
(1)传统的开磁路点火线圈的基本结构如图4-15所 示,主要由铁心、绕组、胶木盖、瓷杯等组成。
其铁心用0.3~ 0.5mm厚的硅钢片叠 成,铁心上绕有初级绕 组和次级绕阻。
次级绕阻居内,通常 用直径为0.06~ 0.10mm的漆包线绕 11000~26000匝; 初级绕阻居外,通常 用0.5~1.0mm的漆包 线绕230~370匝。
a
6
附加电阻
特点:附加电阻也称热敏电阻,它由低碳钢丝、镍 铬丝或纯镍丝制成,具有温度升高时电阻迅速增 大、温度降低时电阻迅速减小。
作用:利用附加电阻特点自动调节初级电流,可 以改善点火系的工作特性。
①接通与切断点火系统 的初级电路,使点火线 圈的次级绕组中产生高 电压;
②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 压电分配到相应气缸的 火花塞上。
a
11
分电器的组成
a
12
分电器实物图
a
13
1、断电器
作用:周期性的接
通断开一次绕组, 使初级电流发生 变化,在点火线 圈中生成次级电 压。
结构:片簧,活动 触点,胶木,凸 轮
触点间隙:两触点 分开时的最大间 隙称为触点间隙
0.35— 0.45mma14①触点间隙过小,触点间易
出现火花而使初级电路断电
不良,甚至触点烧蚀;
②触点间隙过大,则触点闭
合时间缩短,使初级电流减
小,次级电压降低,高速时
容易缺火。
③调整:可旋转偏心调节螺
钉1来调整触点间隙,首先, 要松开固定托板3的螺钉2。
a
7
附加电阻
低速时:初级电流增长时间长,电流大,附加电阻受 热阻值增大,避免了初级电流过大,防止点火线圈过 热;
高速时:初级电流增长时间短,电流小,附加电阻温 度较低,可使初级电流下降的少些,保证了发动机在 高速工作时点火系统能供给较强的高压电而不止断火。 所以转速变化时,附加电阻较好地解决了高速断火和 低速点火线圈过热的矛盾,改善了点火性能。
(二)高压回路: 触点K断开:次级线圈→
附加电阻→蓄电池正极→ 蓄电池→搭铁→火花塞侧 电极→火花塞中心电极→ 高压线→配电器→次级线 圈。
a
9
(2)闭磁路点火线圈 闭 磁 路 点 火 线 圈 : 将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都绕在口子形或日子形铁心上,初级绕
闭磁路点火线组通圈在量 铁即
心 磁
中 路
产 损
a
20
☆点火提前角 点火提前角是从发出电火花到上止点间的曲轴转角。其数值
应视燃料性质、转速、负荷、过量空气系数等很多因素而定。
1、点火提前角过大(早);2、点火提前角过小(晚) 3、点火提前角最佳。
a
21
①过大,则大部分混合气在压缩过程中燃烧,活塞上行所消耗 的压缩功增加,发动机容易过热,有效功率下降,工作粗爆 程度增加。同时由于混合气的压力过高,末端混合气燃烧前 的温度较高,爆燃倾向加大。
1-金属箔 2-盖板 3-外壳 4-绝缘纸
a
19
4、点火提前装置
作用: 实现点火提前,必须在压缩行程未到达上质点位 置时,使触点分开。
方法: 1.触点不动,使凸轮相对轴向转一个角度; 2.凸轮不动,使触点相对凸轮转一个角度。
装置: 1.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 2.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在装置; 3.辛烷值校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