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五小”创新创效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五小”创新创效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五小”创新创效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五小”创新创效活动推进会,主要目的是全面推进科技兴企战略,动员和引导广大员工积极投身创新创效实践,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

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基层员工在推进“五小”创新创效活动时,首先要解放思想,开拓视野,站在公司改革发展全局的角度,去认识创新创效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来,为实现公司创新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企业是国家推进自主创新活动的主体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特别是在科技进步、管理优化、效率提升等方面,企业总是扮演着探索者、先行者的角色。

回顾百年工业化长河,现代企业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推动人类社会创新进步的历史。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的创新成果,特别是重点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成果,不再仅仅是企业竞争的法宝,有些已经上升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砝码。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华北电网公司作为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国有大型电网企业,更应该承担起国家创新发展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汹涌激荡的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二)创新是实现“两个转变”的必然要求创新是转变电网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随着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投产运行和电网智能化规划的编制出台,华北电网正在迈向以特高压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新时期。

我们必须看到,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不是简单的规模增大、设备增加,而是涉及到电网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调度技术以及运行管理的根本性变革。

公司上下要充分认识到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新挑战,通过不断的学习创新,努力掌握特高压电网的运行规律,积极探索智能电网发展的前沿技术,不断适应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发展要求,切实增强电网的输送能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抵御事故能力,提高驾驭大电网的水平。

创新是转变公司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今年,公司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制改革要求,系统总结了一段时期以来的管理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元”管理模式(精细的管控模式、精准的流程再造、精益的成本管理、精确的工作标准)。

“四元”管理的出发点,是重新构建一个精细的管控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业务流程进行精准的再造,建立基于流程管理的标准制度体系,从而推进管理的精益化。

实施“四元”管理,是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的一次有益尝试。

在深入推进“四元”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查找分析基础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建立适应现代公司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真正实现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创新是推动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才是企业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是培育人才、成就人才的平台和载体。

任何一个创新型企业,必然拥有一批具有首创精神的优秀员工队伍。

近年来,公司各项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举措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形成了公司与员工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当前,公司正处于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信赖、尊重、培养人才,在实践中锻炼、凝聚、成就人才,引导广大职工立足岗位,投身于创造性劳动之中,使广大员工在服务企业、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广大员工真切感受到企业创新变革带来的实际收益,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二、突出重点,深刻把握开展职工创新创效活动的着力点公司改革发展为企业创新实践提供了宽阔的舞台,开展职工创新创效活动必须着眼全局、统筹兼顾,把握前沿、突出重点,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核心业务,大力推进理念创新、技术进步和管理变革,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

(一)必须坚持理念创新,为创新型企业建设提供强大动力理念创新是企业科学发展的生命源泉。

我们一要具有开阔的创新视野,有效把握时代脉搏,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广泛汲取国内外已有的优秀创新成果,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创新经验,用开放的理念推动学习,用开拓的思维助力创新。

二要善于把握创新规律,有效解决存在问题,更好推进工作和事业。

深入分析当前公司改革发展的实际形势,认真总结、提炼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症结点,深刻了解我们在价值管理、流程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不足,建立起适应企业发展规律、符合企业发展特点的创新体系;三要富有创新精神,充分凝聚集体力量,形成开拓创新的良好局面。

使创新理念、创新愿景深深融入到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营造勇于创新、敢于创新、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勇于承担创新风险,让创新的火花在实践中竞相迸发,让创新的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涌流,让创新的成果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转化。

(二)必须坚持技术进步,为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强大支撑技术进步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

公司作为技术密集型的国有大型电网企业,必须担负起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的历史使命,在新能源革命、智能电网建设、通信信息领域抢占发展先机。

一要研究新能源革命新课题。

当前,华北电网风电迅猛发展,预计到2010年底,京津唐电网风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244万千瓦。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公司在风电运行控制手段上比较单一,在风电运行分析力度上仍不够深入,在风电消纳管理方法上还需要加强。

我们要在风电日前、超短期发电出力预测、风电日常管理工作等方面深入研究,针对风电低电压穿越、风电机组模型参数、风电大规模投产后仿真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关键技术上率先取得突破。

二要开发智能电网建设新领域。

国家电网公司根据电网发展的客观实际,明确了加强特高压、智能控制、信息通信、新材料等关键领域攻关和设备研制的中心任务。

必须深刻认识到华北电网发生大面积停电的风险仍然存在,输变电设备集中停电、重叠停电的现象仍有发生,城农网薄弱问题亟待解决。

我们要在特高压交流输电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技术、华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技术等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在输电线路防雷、防覆冰、防污、防鸟害、防风偏和防舞动等方面加强对策研究,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方面创新技术手段,针对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的高低压电网结构优化、降损节能技术等方面深化研究,加快推广柔性输电技术、大截面导线、紧凑型线路、耐热导线、节能变压器等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在智能变电站建设、大电网运行与控制等智能电网关键技术领域率先取得成就。

三要探索信息通信技术新方向。

智能电网建设带来了电网受端的革命,其标志性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两个方面。

必须深刻认识到当前我们在“三网融合”技术的实施上仍有不足,在电网可视化、虚拟化等方面还需要加快推进。

我们要积极探索,建立起最优化的通讯方式和通讯路线,要总结规律,针对电网安全数据统一、规范化管理和数据增值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在智能用电小区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成效。

(三)必须坚持管理变革,为现代公司建设提供强大助力管理变革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

公司在管理变革上,已经进行了诸多实践,我们要在既有管理成果的基础上,注重在以下方面进行管理创新。

在“五大”体制改革方面,要坚持“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大规划”体制改革,探索建立起发展部归口管理、专业部门协同配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形成上级规划指导下级规划,下级规划支撑上级规划的良性互动工作格局。

要搭建“两横五纵”的“大建设”管理模式,在基建现场状态管控方面开拓思路,在推进220千伏电网工程集约管理过程中创新手段,不断提高基建管理精益化水平。

要深入开展“大运行”体制改革,探索开展调度大值班、无人值班站建设、集控中心建设等新型模式研究,实现公司运行管理向“调控一体化”模式的平稳过度。

要在深入推进“大生产”体制改革过程中,探索在变电一、二次设备的常规检修与运行维护、操作等业务整合和工厂一体化检修过程中的新方法、新流程,提高生产管理的精益化水平。

要加快实施“大营销”体制改革,着力在建立客服、电费、配电、计量中心四大专业管理体系过程中,在网省级“95598”供电服务中心、工厂化计量中心和营销一体化管控中心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进行管理、技术方面的创新。

在精益化管理方面,要探索建立对公司战略目标、工作举措进行层层分解的目标管理体系。

推进确保价值链增值的全面预算管理。

综合考虑电网、设备、人身安全因素,统筹分析设备等效利用时间,创新设备的分年度平均投资、年度运维成本、年度检修成本、事故抢修成本、报废处理成本等方面的分析手段,促进安全效能成本指标(SEC)管理精益化。

探索建立起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管理理念向执行力的有效转变。

在管理架构的重组方面,要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和标准化的“四化”管理要求,根据“一级管控、两级作业”管理模式,搭建起具有华北电网特色的“两横N纵”矩阵式管理体系,研究“决策、调整、控制”一体化的有效方式,探索按标准作业、按流程作业的新型作业模式,实现管理责任的清晰、明确,管理机制的纵向集中、集约,横向制约、协调。

在统一优秀企业管理文化的推广方面,要在始终坚持国家电网公司“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基础上,通过创新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开展模式,搭建新型的、符合实际的员工能力素质模型,营造员工创新创效的良好氛围。

(四)必须坚持培育人才,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注入蓬勃生机优秀人才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

要以事业培育人才、以文化塑造人才、以感情留住人才、以待遇保障人才,打造一支梯次结构合理、专业种类齐全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在用工和薪酬制度改革方面,要深入调查研究,创新管理方法,切实解决供电企业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要建立起市场化用工机制,利用浮动点值设置、绩效考核薪酬等激励手段,建立起企业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引进与退出机制,实现公司人才结构的最优化。

在能力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要结合工作实际建立责任矩阵评价体系,形成具有华北电网特色的责任矩阵模板,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培养,创新开展能力素质建设和职业生涯设计,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当前,公司即将迈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发展期,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硬实力和软实力。

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是公司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各单位创新能力是公司深入推进创新创效活动的重要保障。

我们必须清醒看到,部分员工对创新重要作用的认识不高,公司在生产关键技术领域的支撑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资源的集成和整合亟需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和标准化管理体系仍待完善,适应公司和电网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