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507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

11507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以某企业为例
一、引言
(1)写作背景
自从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袭来,使得世界经济体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

如果说上世纪的改革开放是我国运用“请进来”的策略,使国民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进而让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那么如今就应在此基础上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通过全球资源共享来享受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创造的经济效益,主要在于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享受到了国内经营难以满足的利益需求。

截止到2003年6月底,我国累计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非金融企业7178家,协议投资总额150亿美元。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初步成效,对外投资初具规模。

加入WTO后,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在此大背景下,我国企业的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在对外投资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如:缺乏世界级企业、缺乏世界级品牌、投资方式单一、境外储资能力低、缺乏技术优势、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发展缓慢、缺乏跨国经营人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

因此,本文将以某企业为例,讨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出现的问题及发展的战略。

(2)写作目的
通过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发现,及如何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企业发展的战略。

(3)企业跨国经营的概念
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国际市场为舞台,从全球战略出发,自觉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活动,在海外设立诸如分公司、子公司等各类分支机构,广泛利用国际资源从事境外投资、生产及销售等一系列企业经营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来获取跨国经营效益,即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尽可能大的市场占有率与高额利率,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4)我国跨国企业的现状
美国《财富》杂志6月26日公布2013年全球500强大企业排名,今年共有116家亚洲企业上榜,主要为日本企业,占大比数八十八家;其次为韩国,占13家;中国大陆11家,与去年相同。

排名最高的两间大陆企业依序为中国石油天然气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分别占69位和70位。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于全球500强相比,差距巨大。

例如《财富》这次公布的全球500强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沃尔玛商店营业收入为219,812.00亿美元,排名第二和第三的诶柯森美孚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是191,581.00亿美元、177,260.00亿美元。

而我国排名前两位的中国石油天然气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的营业收入仅为41,499.10亿美元和40,388.00亿美元。

相差五倍之多。

而这两个集团都是我国的龙头企业。

从中凸现的巨大差距,很值得中国企业深思。

(5)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压力与危机
缺乏世界级企业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我国是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却没有一家真正的世界级跨国公司,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还能拥有几家世界级企业,如墨西哥拥有水泥业巨头CemexSA等。

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跨国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已成为显示该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据统计,2012年全球最大十家跨国公司中美国就占了8家,而全球100强中美国公司占了55
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雄霸世界的经济实力。

因此,我国要成为真正的经济大国,必须大力发展本国的跨国企业,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跨国企业。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现状
黄敏锋在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对外投资总量不大,发展却很快,对外投资项目已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太、非洲和拉美等广大发展中国家。

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在对外投资中获得了成功。

例如,我国家电巨头海尔集团在欧美设立了分公司;高科技公司联想集团不久前投入12亿多美元,收购了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

这样的成功案例,要是没有充足的资本做后盾是不可能实现跨国发展的。

我国企业在实现国际化经营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从总体上说,我国跨国经营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是总体管理和资本运作问题。

发展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思考:1、改善企业机制和管理模式,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2、调整投资结构,实行多元化战略。

3、发挥民营企业特有的优势。

4、积极实行海外融资,提升中国跨国企业投资能力。

李超在文中指出,截至2011年底,中国境外企业已超过1.8万家,员工人数逾120万人,资产总量超过1.5万亿美元。

与往年相比,总体来讲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势头良好,创造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我国目前中小型企业跨国经营的问题存在于: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产成本、价格、产业集群、市场占有等层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国际化战略、人才、资金等方面明显存在劣势。

经营对策要从三个方面着手:1、正确制定跨国经营战略,2、引进和培养跨国经营人才,3、完善跨国经营融资政策。

唐红祥在文中指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投资规模小,外国市场进入方式以合资企业为主,海外经营集中在贸易领域,海外投资技术水平低,跨国经营的地理选择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主等等。

具体包括:(1)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投资决策不够谨慎。

(2)海外投资管制和外汇管制不适应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的需要。

(3)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4)企业跨国经营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5)我国企业拥有的国际知名品牌不多。

解决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问题的对策及建议:(1)成立国家海外投资管理委员会,研究制定跨国企业总体发展战略。

(2)在信贷、税收、外汇管理政策上制定优惠政策,简化经商人员的出国出境审批手续。

(3)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

(4)坚持比较优势原则,提高产业和产品竞争能力。

(5)在融资方面,加大对企业跨国经营的金融支持。

(6)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培养高素质的跨国经营人才。

三、小结
伴随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我国将会有更多的企业走向世界,积极实施跨国经营。

跨国经营为我国与各国经贸合作输入了新的血液,为我国企业拓展了新的空间,跨国经营是经济全球化在其发生,发展中为解决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产生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置身于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为维护自身利益和取得“后发优势”而不得已举起的大旗。

虽然我国企业在实施跨国经营中还会遇到许多问题,只要我们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就能够不断推动我国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

因此,我国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应当认真去考虑如何尽早实现跨国经营的问题,以便让自身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高湘一.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9
[2]范黎波.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杜江.国际著名旅游企业跨国经营案例分析[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4]毛蕴诗.跨国公司经营管理:案例与阅读材[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0
[5] 郑磊.中国制造业跨国经营的得与失[J].新财经,2007(6):88-90.
[6] 鲁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策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7] 刘长庚.企业跨国经营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8] 王志乐.走向世界的中国跨国公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9] 陈建南.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特点及其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1999(4).
[10]黄敏锋.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17).
[11] 李超.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2(9).
[12]廖一榕.关于构建“走出去”金融支持体系的几点思考.金融海外战略,2008.
[13]翟芳玲.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思考[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4]罗汉春.借鉴国外经验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去.对外经贸实务,2004,3.
[15]王珊珊.海外子公司股权结构对转移价格的影响[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16]陈宁.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防范——以哈杉鞋业为例[J].企业经济,2011(01):8-11.
[17]唐红祥.我国中小企业实施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04):91-9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