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大模板专项方案

高大模板专项方案

高大模板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及其标准图(包括设计变更、图纸会审记录、设计交底等设计文件)、工程地质报告;2、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50-2001)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7、《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参考)8、《钢管扣件水平模板的支持系统安全技术规程》(DG/TJ08-016-2004)9、《施工技术》2002.310、《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3、《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16、《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二、工程概况XX研究所xx产业化基地一号总装车间位于xx区xx镇新蟠路160号,地处xx园区内,南侧为12号楼和8号楼,西侧为10号楼,北侧为11号楼。

本项目占地面积为3192㎡,建筑面积为12122㎡。

本建筑物为48.7m宽,长度为88.5m的三层(局部有夹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车间,一层层高为11.7m (北面三层夹层层高均为3.9m),二、三层层高为6m,建筑高度为27.5m。

一层A~E轴自1至17轴层高为11.7m,属于高大模板施工,本方案为A~E轴自1至17轴梁板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本工程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000m,室内外高差0.15m。

三、支模方案选择按上海市施工企业《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对达到高大模板界定的模板工程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根椐《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第五条第(三)条高大模板工程:水平砼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按上述条款计算,本工程A~E轴自1至17轴梁板模板支撑搭设高度超过8m,支撑架全部按高大模板工程进行计算及设置构造要求,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根据工程特点和项目材料供应等情况考虑,本工程采用支模方案选择为:梁侧、梁底板、楼板底板均采用18mm厚胶合板;梁及板的搁栅及压方均采用截面宽×高为50×100mm长2000mm杉木枋子;加固及支承采用扣件式Φ48×3.5mm钢管,加固用螺栓采用Φ12及26型3型扣拉结。

柱、梁板支撑搭设完毕后经验收合格后,先浇捣柱砼,然后再绑扎梁板钢筋,柱子入梁或板的钢筋与梁板连接采用焊接连接,支模架与浇好并有足够强度的柱和原已做好的主体结构拉结牢固。

经有关部门钢筋和架子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捣梁板砼。

浇捣按对称施工由两端向中间推进,由标高低的地方向标高高的地方推进。

事先根据浇捣砼的时间间隔和砼供应情况设计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搭设本方案提及的架子开始至砼施工完毕具备要求的强度前,该施工层下支顶不允许拆除。

具体构造详见模板安装示意图(见附件)(一)楼板A~E轴自1至17轴楼板厚度为120mm,层高为11.7m。

本次计算按120mm厚楼板,层高11.7m进行计算。

楼板板底支撑采用木方50m m×100mm,布置间距为300mm,板底横向钢管距离800mm,立杆间距双向800mm,脚手架步距1.5米,底部200高处设双向扫地杆,立柱置于200宽50厚通长设置的硬杂木垫板上。

立杆顶部采用双扣件与纵横向横杆连接抗滑。

剪刀撑纵横双向4m×4m,全长高布置。

所有剪刀撑必须顶到楼面或与施工好的主体结构拉结支顶牢固。

沿整个支架由下往上每隔两步设置水平剪刀撑。

每步架均与框架柱等已施工完毕的结构拉结牢固。

具体详见附图。

(二)梁本工程A~E轴自1至17轴梁截面均在0.4m2以内,梁包括:300×500mm,300×650mm,300×750mm,500×750mm,400×950mm,400×1000mm(该区段以400×1000mm梁截面做为代表值进行计算。

上述范围的梁的设计图图示高度为11.65米,取11.65米计算。

梁底采用3根50×100木方,梁截面的侧模竖向内楞采用50×100木方,间距300mm,横向外楞采用2Φ48钢管,布置道数与对拉螺栓相同,梁底设垂直梁跨方向的Φ48钢管牵杠,间距800mm,梁侧设两排穿梁螺栓,采用M12及26型3形扣件,竖直间距按计算要求布置,水平间距600mm。

梁支撑用钢管搭设双排钢管排架,排距1000mm,中间加设两排纵向立杆,立杆纵距800mm,步距1500mm,底部200mm高处设双向扫地杆,立杆置于200mm 宽50mm厚通长设置的硬杂木垫板上。

与梁跨平行的水平杆与立杆连接处采用双扣件。

双排立杆均需设置与梁跨同向的剪刀撑,每4m设一道,通长全高设置。

与梁跨方向垂直的剪撑与板同向的剪刀撑合并设置(即4m×4m)。

沿整个支架由下往上每隔两步设置水平剪刀撑。

每步架均与框架柱等已施工完毕的结构拉结牢固。

具体详见附图。

四、模板的安装(一)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模板的组拼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拼装好模板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部位是否完全一致。

2、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4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立面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每层立面钢筋上部放出标高;立面拆模后,在每层立面上放出控制轴线和标高。

3、标高测量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4、已经破损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5、已经检查合格的拼装后模板块,应按照要求堆码放,重叠放置时要在层间放置垫木,模板与垫木上下齐平,底层模板离地保证10cm以上距离。

(二)模板的支设梁、板模支设步骤: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搭设梁板支架→安装梁底卡具→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安装另一侧梁模→安装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连固支设1m宽架。

梁、板跨度≥4m时,模板必须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在背楞上起拱)。

支设主、次梁的三排架,并将排架与与满堂架形成整体拉结。

支设主、次梁侧模、底模以及支架。

拼装板底模板。

(三)高大模板支架搭设构造要求1、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50-2001)要求: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200×50通长的硬杂木垫板。

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a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在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b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距离不应小于100mm。

4)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5)设在支架立杆根部的可调底座,当其伸出长度不许超过300mm。

6)剪刀撑的构造: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2、根据某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下发的《关于对高大模板支架实行严格检查的通知》的附件《高大模板支架安全要点检查表》:1)整架稳定:a设置纵横双向扫地杆。

b沿立杆每步均设置纵横水平杆且纵横两向均无缺杆。

c立杆顶端必须设置纵横双向水平杆和水平剪刀撑。

d竖直方向沿纵向全高全长从两端开始每隔4米设一道剪刀撑。

e竖直方向沿横向全高全长从两端开始每隔4米设一道剪刀撑。

f水平方向沿全平面每隔1步且不高于3米设一道剪刀撑。

2)支杆支承:a支于地面时,须在混凝土地面上支立杆。

b支于楼面时,加支顶,楼面下不少于两层时至少支顶两层。

c底座和顶托螺栓的伸出长度不大于300mm。

3)建筑物悬挑部分的模板支架:a立杆支在坚实的地面上。

b从楼面挑出型钢梁作上层悬挑模板的立杆支座,型钢梁搁置在楼板上的长度与挑出长度之比≥2,型钢梁的末端、前端均与楼板有可靠锚固。

4)禁止事项:a钢立杆必须对接,禁止搭接。

b禁止用钢管代替型钢梁从楼层挑出作为立杆支座。

c禁止用钢管从外脚手架上伸出斜支悬挑模板。

d禁止用木杆接长作立杆。

e禁止使用分层搭设的支撑体系。

5)连墙件a竖直方向每2个步高或每层楼面或沿柱高每4米设置。

(本方案每步均需设置)b水平方向至少每3跨设置。

c如周边无既有建筑物,应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由于本工程周边无既有建筑物,所以要求必须先浇捣框架柱及四周的砼结构,利用框架柱及四周的砼结构做为刚性的连墙件刚性连接)3、上下层立杆应在同一条垂直线上。

当投设楼面轴线时,应同弹出相关控制线,要满足满堂支撑架横平竖直及上下层杆定位一至的施工要求。

4、所有梁支撑排架与楼板支撑排架连成满堂脚手架整体。

5、上层梁板砼浇捣时,楼面下应保留不少于两层支顶。

6、由于屋面为约24.5度的斜板,所以在加强竖向剪刀撑的同时应对木模板、木方、木方的支撑横管等做一定的加固,木模板应用1寸半铁针@450mm 针在木方上针牢。

木方用14#铁线牢固的绑在支撑横管上。

支撑横管则用扣件连接在立杆上,若采用可调顶撑则须把支撑横管用14#铁线绑在可调顶撑上。

木方应沿坡向纵向布置,首尾相连,利用已先浇捣的框架柱承担部分斜向分力。

五、模板的拆除1、非承重侧模在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时方可拆除。

底模拆除时的全部构件砼强度均要求达到100%。

2、顶板模板拆除必须执行严格的拆模工作程序,并按要求填写拆模申请单。

3、拆除时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及自上而下的原则,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