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明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的使用手册详细评分和解释标准和使用协议样本

简明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的使用手册详细评分和解释标准和使用协议样本

简明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的使用手册详细评分和解释标准和使用协议样本简明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的使用手册详细评分和解释标准和使用协议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简明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的使用手册(详细评分及解释标准)及使用协议(王鑫强,张大均,张雪琪编制,)文献::王鑫强,张大均,张雪琪.().简明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自然科学版),39(8),:10.13718/j..08.018Wang Xinqiang,Zhang Dajun,Zhang Xueqi.().Development ofthe CollegeStudent Psychological Suzhi of Scale(CSPS):Psychometric PropertiesCSPS BriefMental Healthof Southwest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Edition),,39((8),126-132.DOI:10.13718/j..08.018目录二、维度及其含义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三、量表的信效度指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量表各因子所属题目及计分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推荐阅读的理论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量表的测试版本....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理论介绍随着积极心理学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也逐渐从治疗心理疾病转向了积极预防,认为“预防的关键则于对人内部积极潜力的塑造或唤醒”,强调人自身的力量和内在品质的挖掘与培养。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认为心理素质作为个体的心理体质和心理品质系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维持和发展的关键,,与心理健康存在一种“本”与“标”的关系。

心理素质除对心理健康状态产生直接作用外,还能调节外在致病风险因素(例如生活事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件)、外在增益保护因素(例如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具有“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的效应。

心理素质(Psychological suzhi)是我国学者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的本土学术概念。

国际上,西方工具书《学校积极心理学手册(第二》版)》《Handbook ofPositive Psychologyin Schools(2nd)》对其进行了收录和大篇幅介绍,认为它是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学研究(Furlong,Gilman,Huebner,)。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达到“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目的。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二十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心理素质进行了大量探索性研究。

其中张大均心理素质研究团队关于心理素质结构与测评工具的研究持续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时间较长且较为系统,并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陈英和,)。

该研究团队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适应--发展--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由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维度构成(张大均,冯正直,郭成,等,))。

其中,认知品质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个性品质是指在个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它们同属于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

适应性((也称为适应能力))则是个体在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这两个内容要素的基础上,通过与具体情境领域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习惯性行为倾向,属于心理素质的功能要素((张大均,王鑫强,))。

二、维度及其含义介绍简明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括包括3维度12因子共36道题。

(一)认知品质分量表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元认知、目的性和开放性3因子构成认知品质分量表。

认知品质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属于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

,第一个因素为目的性,涉及大学生对自身行为方向有清楚认知的特征等;;,第二个因素为元认知,涉及大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意识、监控与调节的认知特征;;,第三个因素为开放性,涉及大学生具有开放的心态,易于听取和吸收他人观点的认知特征。

(二)个性品质分量表性自信性、自控性和乐观性3因子构成个性品质分量表。

个性品质是指在个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属于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

第一个因素为自信性,涉及大学生相信自己而不自卑的性格特征;;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第二个因素为自控性,涉及大学生自律及自我督促的性格特征;;第三个因素为乐观性,涉及大学生看待与体验事物的积极面及充满希望的性格特征。

认知品质与个性品质这两个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分量表既能够分别单独使用,也能够合并做为多维积极心理品质量表来使用。

(三)适应性(能力)分量表职业适应、社会适应、人际适应、情绪适应、应学习适应和生理适应6因子构成适应性(能力)分量表。

适应性(也称为适应能力)则是个体在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这两个内容要素的基础上,通过与具体情境领域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习惯性行为倾向,属于心理素质的功能要素。

第一个因素为职业适应,涉及大学生能否积极为未来职业做准备的心理特征;;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第二个因素为社会适应,涉及大学生能否亲近和融入社会的心理特征;;第三个因素为生理适应,涉及大学生能否处理好性等生理问题烦恼的心理特征;;第四个因素为学习适应,涉及大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特征;;第五个因素为人际适应,涉及大学生能否受人欢迎和交往得体的心理特征;;第六个因素为情绪适应,涉及大学生能否管理和表达好适宜情绪的心理特征。

学习适应等66个适应性(能力)因子是心理素质的功能要素,在本量表中体现为大学生在职业、社会、人际、情绪、学习和生理等六个重要具体情境的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存在特异性的关系,适应性分量表也能够作为多维适应能力量表来使用。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三、量表的信效度指标(一)项目分析,均p p<;,均p p<;适应性(能力),均p p<;,均p p<。

(二)因素分析11.认知品质分量表的因素分析首先,根据前面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分析和第一步的筛选结果,,运用主成分析法对CSPS--B B--MH的认知品质分量表的99道题进行限制因字数斜交旋转(Direct Oblimin设置为00,下同)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顺利提取了33个因子,各题目均在所属因子上。

其中,%%,涉及大学生具有开放的心态,易于听取和吸收他人观点的认知特征,命名为开放性;%%,涉及大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意识、监控与调节的认知特征,命名为元认知;%%,涉及大学生对自身行为方向有清楚认知的特征等,命名为目的性。

%%(见表11)。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表表11认知品质分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开放性元认知目的性题号负荷题号负荷题号负荷50.81310.7977-0.86590.69320.7028-0.85660.67230.6514-0.454此外,对认知品质分量表的三因素一阶结构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CMIN,df=24,NFI、IFI、TLI、、、、,;,,各项拟合指标总体达到了建议值[27]。

首先,根据前面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分析和第一步的筛选结果,,运用主成分析法对CSPS--B B--MH的个性品质分量表的99题目进行限制因字数斜交旋转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顺利提取了33个因子,各题目均在所属因子上。

其中,%%,涉及大学生看待与体验事物的积极面及充满希望的性格特征,命名为乐观性;%%,涉及大学生自律及自我督促的性格特征,命名为自控性;%%,涉及大学生相信自己而不自卑的性格特征等,命名为自信性。

%%(见表22)。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表表22个性品质分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乐观性自控性自信性题号负荷题号负荷题号负荷170.826120.80813*-0.815160.760210.73620*-0.809230.721240.56 422*-0.806注:*表示该题为反向计分题,下同。

此外,对个性品质分量表的三因素一阶结构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CMIN,df=24,NFI、IFI、TLI、、、、,;,,各项拟合指标总体达到了建议值[27]。

(能力)分量表的因素分析首先,根据前面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分析和第一步的筛选结果,,运用主成分析法对CSPS--B B--H MH的适应性(能力)分量表的818个题目进行限制因字数斜交旋转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顺利提取了66个因子,各题目均在所属因子上。

其中,%%,涉及大学生能否亲近和融入社会的心理特征等,命名为社会适应;%%,涉及大学生能否积极为未来职业做准备的心理特征,命名为职业适应;%%,涉及大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习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任务的心理特征等,命名为学习适应;%%,涉及大学生能否处理好性等生理问题烦恼的心理特征等,命名为生理适应;%%,涉及大学生能否管理和表达好适宜情绪的心理特征等,命名为情绪适应;%%,涉及大学生能否受人欢迎和交往得体的心理特征等,命名为人际适应,%%(见表33)。

表表33适应性(能力)分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社会适应职业适应学习适应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题号负荷题号负荷题号负荷题号负荷题号负荷题号负荷25*0.81333-0.84414*0.820290.76210*0.817260.79427*0.70834-0. 79011*0.717350.72118*0.634320.73431*0.64936-0.75219*0.49730 0.66115*0.447280.624此外,对适应性(能力)分量表的六因素一阶结构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CMIN,df=120,NFI、IFI、TLI、、、、,;,,各项拟合指标总体达到了建议值[2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