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评课应关注的15个细节

评课应关注的15个细节

评课应关注的15个细节
关于评课,高效课堂有一个简约原则:“要什么,凭什么。

”根据课改实施的不同阶段,都可以有不同的评价要点。

下面,着重从一般性的、系统思考的角度,谈评课应关注的15个细节。

概括起来就是“五看15点”。

一看状态。

高效课堂呼唤改变师生的生存状态。

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主张把课堂变成“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状态的改变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需要三个转型作支撑:
细节1:教学理念转型。

课堂要放生“自主”,成全“合作”,促进“探究”。

我的切身感觉是,其实理念在泛滥,课堂依然很难变。

又相当多的课堂都是在“自主、合作、探究”指数评价的时候被打回传统课堂的。

关于课改理念,我们主张,想说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见到。

细节2:教学关系转型。

在我看来,教和学本来是一对“太极”,一阴一阳之谓道。

在课堂教学的情境中,教和学是一件事!“教”为“阴”,“学”为“阳”。

以“阴”抱“阳”共成长。

以“阴”抱“阳”德高尚,“教”“学”相长乐无疆。

学得好才是真的好。

学得好才是教的好。

学得好才是大家的好。

细节3:课堂媒体转型。

高效课堂作为现代课堂的一个代表,应注重新课堂媒体与传统课堂媒体的整合,要靠信息化引领课堂现代化。

追求实现教材文本屏、传统黑板屏、多媒体互动白板屏、甚或学生平板电脑屏的“四屏互动”。

一个没有现代技术支撑的课堂,便不能足以引领时代课改的方向。

二看问题。

课堂就是“基于问题的解决”。

高效课堂关注问题的三个维度:
细节4:问题从哪里来。

管理学上有一句话:“做正确的事,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

”高效课堂的问题来源应该遵循三维目标的规范。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课堂问题的“纲”,“纲”举“目”才能张。

要在讲究问题规范的基础上,追求问题的个性化和趣味性。

细节5:谁提的问题。

教师当然有提出问题的权利。

但是,作为以学文本的课堂,其重要的标志就是看课堂上有没有学生的问题和学生的结论。

自主学习从自主提问起步。

尊重学生从尊重学生的问题开始。

“做学问,需学问。

只学答,非学问。

”(李政道语)
细节6:什么类型的问题。

问题类型意识模糊是课改中的一大通病。

人们大多对呈现型问题,即提取记忆作答的问题情有独钟。

对发现型问题关注不够,对创新型问题关注较少。

问题设计的单一化取向,导致课堂思维能力的平板化。

关照问题类型匹配,是提升课堂思维品质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关于问题设计的具体操作,请大家参考我的《重建课堂问题观》一文。

三看模式。

模式是一种客观存在。

“以学为本”的课改理念,需要有“以学为本”的课堂模式承载。

我们可以探索更适合的模式,但绝不会脱离模式。

反模式是无知的。

模式评价需关注以下三点:
细节7:学程评价。

一学是三学,独学、对学加群学。

独学是基础,对学是关键,群学来攻关。

要具体做到:独学有反馈,对学有落实,群学求效率。

独学、对学、群学作为学程应是自主学习的一气呵成。

独学的缺失和对学的淹没,就会出现“假合作”的浮躁。

细节8:流程评价。

就一般课堂而言,“学一程→展一程→点一程→练一程”,再加概括即是,“学展点练四连环”。

需要大家特别关照的是:警惕流程的解构。

譬如,将“学一程”解构为“学多程”,将“展一程”解构为“展多程”。

流程的分解,往往就是课堂复辟的快捷通道。

细节9:课型化评价。

模式的课型化是课改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同的课型应该有不同的评价重点。

诸如:自主学习课,展示交流课,反馈拓展课等等。

四看生成。

好课堂一定是“课有生成,学有成长”的课。

关于课堂生成,需要关注的是:“一横、一纵、一拓展”
细节10:横向生成。

追求在思维的发散过程中,形成知识和方法的多元理解。

细节11:纵向生成。

追求在系统思维的架构中,促进知识的深化,形成知识结构和系统。

细节12:拓展应用。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实现课堂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型。

将课堂知识在生命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联系、时代联系的落地过程中,催生创新精神,锻造实践能力。

五看效率。

高效课堂从不回避课堂的效率追求。

高效课堂的效率是建立在守规律、重规则、讲规范的基础之上的。

特别需要关注的以下三个方面。

细节13:细节规范。

自主学习的持续需要细节规范的调控,并且需要把细节规范内化为学习习惯。

以展示环节为例,基本规范应该是:“一板演,二讲解,三质疑,四评价。

”“板演、讲解、质疑、评价”还可以分出更具可操作性的规范。

规范宜简不宜繁,若繁再好无人办。

细节14:内化脱稿。

课堂展示,不管是板演还是讲解,要求做到:不脱稿不登台。

宁要脱稿的残缺不全,不要照本宣科的圆圆满满。

内化不彻底,课堂低效率。

细节15:当堂作业。

高效课堂应然的规定动作就是课堂作业当堂清。

这一点我们要向杜郎口中学学习。

十几年来,课后“零作业”一直是杜郎口中学课改一道亮丽的风景。

原则上,只要是把课堂作业推到课下做的课堂,都不能
称之为高效课堂。

高下课堂的出发点之一就是,提高课堂效率,还学生课外的自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