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比赛方案
为了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引领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
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技术,实现课堂“翻转”,进一步促进精品开放课程
建设,结合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特制定微课教学比赛方案。
一、比赛组织
1、主办部门
综合管理部、教务处、各系部
2、参赛名额
根据各系部2004年及以后一线教师入职人数,参赛名额确定如下:
参赛名额分配
系部 青年教师人数 参赛名额
18人 2人
24人 3人
13人 2人
13人 2人
总计 9人
3、比赛进程
比赛进程
序号 时间 进程
1 10月21日前 研讨制定教学比赛方案。
2 11月30日前 系部上报《微课教学比赛信息表》(见附件1)。
3 12月6日前 教务处公布比赛安排。
4 12月8日后 教务处根据比赛安排,组织观摩评审。
注:参赛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可申请提前安排观摩评审。
二、比赛内容及要求
“微课”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
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本次微课教学比赛以现场教学方式开展。参赛教师自选一门所授课程,
精心备课,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10-15分钟
的微课,进行现场教学展示,并配套提供教学设计文本、多媒体教学课件
等辅助材料。
1、资料提交要求
参赛教师必须在比赛日前一周的周一提交辅助材料,即教师在微课准
备过程中使用到的全部辅助扩展资料(比如:课件、教案设计、习题、活
动设计卡片等等)。参赛教师需提交所有电子版辅助材料,另附纸质版教学
设计。
2、教学设计要求
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
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并在开头注明系部、
教研室、专业、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
3、其他
教务处负责比赛的地点确定、观摩评审;参赛教师负责提供现场教学
所需教具、设备(多媒体除外),召集参与教学的学生(20名)。
三、评分标准
根据《微课教学比赛评分表》进行评分(见附件2)。
四、评分程序
1、评委由院督导组成员、系部专家组成。各系部需推荐两名专家,担
任本系部参赛教师的评委,负责介绍教学内容的特点、背景介绍及科学性
的把关,但是不参与打分。
2、评委在每名参赛教师讲完课后,召开评议会议,根据其表现对照评
分标准,为其打分。工作人员现场汇总每位评委的评分,算出选手最后得
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后进行平均)。评分和最后得分保留
一位小数。
3、待全部参赛教师比赛完毕后,按参赛教师的最后得分由高到低排出
最终名次。
五、比赛表彰
根据分数高低,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奖
项设置如下。
奖项 数量
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 1名
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 2名
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 6名
教务处
二○一三年十月十六日
附件 1
微课教学比赛信息表
系部 教研室 教师 比赛信息
专业
课程
内容
比赛时间
资料目录
备注
专业
课程
内容
比赛时间
资料目录
备注
专业
课程
内容
比赛时间
资料目录
备注
注:
1、比赛时间只需填报参赛教师进行微课教学展示的教学周次,具体日期教
务处将与参赛教师协商确定。
2、资料目录指教学辅助材料目录。
附件 2
微课教学比赛评分表
教师: 系部: 课程名称:
指标及权重 指标说明及权重 评定等级
序号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说 明 权重 A B C D
1
比赛
规范
材料要求
在微课准备过程中使用到的全部辅助扩展资料:
教学方案设计、课件、习题、总结等。
0.06
时间要求
教学时长为10-15分钟。
0.04
2
选题
价值
(0.1)
选题范围
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专题、实验活动作
为选题,针对教学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
问题或内容进行设计,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
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
0.06
选题设计
选题尽量“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示
范性、代表性,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
点、难点问题。
0.04
3
教师
素质
(0.1)
语言运用
教师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富有感染力。
0.05
风采展现
教师仪表得当,严守职业规范,能展现良好的教
学风貌和个人魅力。
0.05
4 教学 安排 (0.2)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严谨充实,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理论联系实际,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 0.06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围绕选题,目标明确,突出重点,注重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与学活动有机结合。
0.07
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主线清
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0.07
5 教学 开展 (0.2) 策略应用 教学策略选择正确,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0.07 方法选择
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
0.06
辅助手段
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正确选择使用各种教学
媒体,教学辅助效果好。
0.07
6
教学
效果
(0.3)
目标达成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0.07
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构思新颖,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
课堂教学模式。
0.08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趣味性和启发性
强。
0.08
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
性。
0.07
总权重 1.00 评 价 总 分
说明:评定等级为A、B、C、D四等,对应值分别为95、83、6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