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形势下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的思考(一).doc

新形势下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的思考(一).doc

新形势下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的思考(一 )
摘要 :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

但是,当前基层干部执行力普遍偏低,存在机械执行、趋利执行、应付执行和低效执行等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干部综合素质低下、体制机制不完善
及社会不良风气侵蚀。

因此,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能力素质、营造干事氛围及建立长效机制
成为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基层干部 ;执行力 ;体制机制
“三分决策、七分执行”,执行力直接考量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

基层干
部站在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最前沿、第一线,其执行力的好坏是党和国家事业成败
的关键和基础 ,也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基层干部执行力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迫切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提升新形势下基层干部的执
行力。

一新形势下基层干部执行力提升面临许多新情况(一 )执政理念的转变 ,思想观念的变化 , 对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提出了新要求改革开放30 多年 ,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经济发展举世瞩目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殷实富足,国际地位与日俱增 ,与之相适应 ,党的执政理念也发生着深层次转变 ,更加注重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生态保护、社会和谐。

与此同时,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
方式也发生深刻变化 ,思想多元化、观念多样化。

这些都对基层干部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各项
方针政策 ,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二 )发展方式的转变 ,科学技术的进步 ,对提升基层干部执
行力提出了新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
策,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当前 ,我国正处在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
时期 ,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 ,建设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同时,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各类产品、各种服务随着科技
的进步 ,不断升级换代。

这些都是当前基层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必然面临的新挑战。

(三 )社会结构的转型 ,利益关系的调整 ,给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带来了新难题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
时期 ,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利益关系趋于复杂,贫富差距明显加大 ,社会矛盾不断加深等等; 与之相伴随 ,政府部门也存在一些权利部门化、部门利益化的现象 ,基层干部与上级部门的干部相比,政治、经济待遇相差较大,而工作任力和压力却大得
多 , “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等等 ,这些都给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带来了新的难题。

二当
前基层干部执行力不高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一 )当前基层干部执行力不高的主要表现党
的十七大以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政府执行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是 ,作为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关键和基础的基层干部执行力,还存有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执行当前 ,很多地方的基层干部习惯于照搬照抄,照本宣科,不管下情,不知民情,不顾实情 ,以传统的思维和办法来想问题、作决定、办事情。

这种安于现状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的“庸官”必然导致执行
力的持续降低。

在这些庸官中,机械化地执行政策是其最典型的特征。

有的主观能动性差,依赖思想比较严重 ,人云亦云 ,甘当“复印机”、“传声筒”、“二传手”,上级布置跟着布置 ,上
级开会跟着开会 ,生搬硬套 ;凡事按惯例执行 ,以老套套行事 ,用老办法工作 ,习惯念老经、走老路、说
老话 ,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 ,创新意识不强。

2.趋利执行欲望和需要是“人的能动性的源泉和动力”1],而利益便是欲望的最佳着眼点。

当前 ,有些地方基层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在进行公共
行政活动时 ,以小团体利益为落脚点,凡事把单位和部门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利益的抢着干,没利益的不推则躲 ,无视整体的发展大局。

甚至有的以个人利益为取舍 ,用心营私 ,与己有益 ,用足用活 ,与己无益 ,束之高阁 ;有的则唯上级利益 ,不讲群众观念 ,不怕群众不满意 ,就怕领导不注意 ,
唯上欺下 ,把上级和领导当成“如来佛”,虔诚膜拜 ,趋之若鹜 ,百般讨好 ,不顾群众的切身权益。

政府执行人员执行责任心不强 ,执行意识淡薄是影响政府执行力提升的最大元凶 2]。

3.应付执行基于当
前我国政策执行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以及赏罚不明 ,使得不少基层干部对政策执
行的积极性不高 ,敷衍塞责 ,消极对待。

有的对全局不关心,对大局不热心 ,对本职工作不尽心 , 推一推 ,动一动 ,赶一赶 ,走一步 ,不推不赶就原地踏步,应付了事 ,被动执行 ;有的好做表面文
章 , “雷声大雨点小”,以会议和文件代替落实 , 把开会当成落实的完成,把发文当成工作的终结 , 流于口号式管理。

而有的干部在领导面前表态是一套,干起工作来是另一套,有布置没落实、
有规划没行动、有开始没结果、有安排没检查、有形式没实效。

上述情形造成了执行效果的
显著低下 ,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尤为普遍。

4.低效执行执行主体综合素质的低下也是政府执行力
不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目前基层干部中相当一批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自身素质不适应改革
与发展的需要 ,政策水平低下 ,缺乏既忠实又创造性地执行决策的能力”3],不仅业务不熟悉 ,方式不得当 ,办法不多 ,而且连起草文稿都词不达意,安排事务漏洞百出,攻坚克难一筹莫展,返工窝工现象时常发生。

这些因素质水平低而出现的执行中领悟能力、应变能力和操作能力低现象,必然导致执行力不高 ,执行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

(二 )基层干部执行力不高的原因 1. 从主观上分析 ,能力素质不佳是基层干部执行力不高的主要原因公务员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
业务素质 ,而执行力不高问题,说到底就是干部业务素质问题。

有的干部学习不讲求实效,就学习抓学习 ,不能把学习同提高素质、推进工作有机结合,学难致用 ,学习效果差等等 ,直接导致了基层干部的整体能力素质提升缓慢,甚至有日趋滑坡之势,出现“知识、本领”恐慌。

特别是 ,基层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国家和人民意志忠诚不够、公共精神树立不牢和法制观念不强
的问题 ,不同程度地缺乏公正无私的道德情怀和现代公共服务理念”4]。

政治素质不高必然导
致业务能力的低下 ,直至执行力水平的降低。

2.从客观上分析 ,体制机制不优是基层干部执行
力不高的直接原因从体制上看,主要是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政府职能转变没
有完全到位 ,行政执行还没有纳入法制化和制度化的轨道5];从机制上看 ,则主要反映在还没
有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和适度分离的共治机制,以及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绩效
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

比如,在基层工作体制上,存在不重视、不关心基层的现象,责、权、利不统一 ,费事协调运转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在干部选任机制上,下派干部较多 ,而在选好、用好、培养好基层干部等方面却重视不够;在激励机制上 ,成绩与奖励不相一致,缺乏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等等。

另外 ,没有健全的考核监督制度, 也是导致执行主体主观随意、不负责任, 政策、决策难以有效执行的重要原因。

3.从环境上分析 ,社会风气不良是基层干部执行力不高
的潜在原因在社会加速转型期,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求利倾向、金钱价值观等不
良风气 ,客观上对基层干部廉洁奉公、艰苦风斗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冲击。

在利益诱惑面前,很多基层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严重偏离,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不断滋生与蔓
延 ,从而导致行政执行利益化,讲条件讲待遇讲回报,好大喜功 ,弄虚作假 ,欺上瞒下。

三新形势
下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的对策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是靠高度的责任心“干”出来的 ,是靠严格的制度和机制“管”出来的 ,也是
靠群众的支持和有效的监督“促”出来的 6]。

因此 ,努力改变基层干部队伍执行力不高的现实
困境 ,必须围绕理念、能力、环境及体制机制来进行,进行系统综合治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