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名著”,《林冲棒打洪教头》是根据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水浒传》的第八回改写的,课文主要写了林冲发配沧州途中路过柴进的庄上,与洪教头比武过招并打败了他。
文章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依次描写了林冲来到柴进的庄上,遇上了来访的洪教头,在洪教头傲慢无礼的要求下与他比武并最终巧妙地击中洪教头的要害,打败了他。
叙事过程中注重了对人物性格的描写,语言明快简练,寥寥几笔,绘声绘色,生动地刻画了林冲武艺高强、忠直淳朴的英雄形象和洪教头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的个性特点。
【学情分析】1.通过预习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及字词意思。
对于“押解、庄客、禁军、依草附木”等词语理解起来有难度。
2.学生通过预习,阅读课文,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主要情节。
3.对于人物性格的把握,特别是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1.内容把握。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并给这几个部分加上小标题,然后按照小标题的提示进行复述。
2.写法揣摩。
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就是刻画了鲜活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先概括说一说人物的特点,然后画出表现人物特点的有关部分,体会这些描写的好处。
3.读写结合。
采用练习法,学习课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也来描写一个人物。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并熟读课文。
2.复述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1.提炼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2.标画文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描写句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林冲身怀绝技,谦逊有礼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点】复述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概括人物特点并标画相关句段描写。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及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故事情节很强的课文,看老师板书课题:林冲棒打洪教头(生齐读课题。
)注意“教头”的时候,“头”是轻声。
(生再读课题。
)2.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哪位同学能借助课题简单说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林冲发配途中在柴进庄上遇到了洪教头,在他的一再相逼下与他比武,并最终巧妙打败他的故事。
)3.有的时候,借助文章题目进行题目扩充,也是概括文章内容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同学们要学习并掌握这种方法。
【设计意图:借助课题,通过扩充课题进行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一方面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也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预习反馈1.出示下列生字词,指生认读。
沧州押解掂量木枷银锭还抡起棒打理睬骗吃骗喝白昼衣裳羞愧灰溜溜2.生自由练读这些词语,然后指读。
3.检查多音字的朗读。
出示下面句子:(1)一天午后,两个差人押解林冲来到了柴进庄上。
(2)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3)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
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
(4)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指生读,注意红色字体的字是多音字,要读正确。
4.指导书写“棒”字。
(1)生观察生字课件,看这个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这个字是左右结构。
这个字的木字旁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
右面的“奉”撇捺很舒展。
)(2)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字横画很多,写的时候要注意长短有变化。
上面三横中间一横最短,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3)然后请学生描红、临帖书写。
(4)展示学生练习写字的情况。
5.小组内进行课文朗读展示,从第1自然段开始循环朗读,互相指正,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举手问老师。
要保证能读正确、读流利。
6.词语理解。
(1)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是我们常用也是最有效、最便捷的词语解释方法。
你能用这种方法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吗?出示:禁军发配依草附木(2)生交流反馈。
(3)“发配”就是充军,是古代的一种刑罚。
“禁军”指的就是国家正规军;“依草附木”指依赖有势力的人,文中指的是依赖柴进。
【设计意图:本课多音字较多,生字也较难写,难理解的词语较多。
所以预习反馈的时候加强了这三方面的指导,确保能以反馈指导学生,解决后面学习中的“拦路虎”。
】三、复述课文,概括内容(一)标画自然段首先请同学们标画一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共有8个自然段。
)(二)根据故事发展,标注小标题1.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可以把故事发展划分为三个部分,也可以划分为四个、五个部分,只要你感觉合理就可以,然后给这几个部分拟定小标题。
2.生练习。
3.反馈:生:我划分了三个部分,小标题分别是:发配途中,林冲来到柴进庄上;洪教头来访,藐视林冲要和他比武;林冲巧妙打败了洪教头。
生:我划分了四个部分,小标题分别是:林冲来到柴进庄上与洪教头相遇;洪教头执意要和林冲比武;林冲借认输脱枷;林冲打败洪教头。
……(三)练习复述1.现在,借助你的小标题进行课文内容的复述练习。
自己先小声地说一说。
2.复述展示。
(四)整体感知播放影视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划分部分拟定小标题,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一种训练。
借助小标题复述课文,降低了复述的难度,增强了复述的条理性,同时复述的过程中,也对学生的语感进行了训练,增加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布置作业把故事复述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进行了复述练习,现在谁能再来简述一下课文内容?(课文主要讲了林冲发配途中来到柴进庄上,遇到洪教头,在洪教头傲慢无礼的要求下被迫与他比武,并巧妙地把他打败的事情。
)这位同学语言简练,但把主要人物以及相关的环节全部概括了出来,句句点到了故事的要点,概括能力很强。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让学生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既是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也是对学生概括、提取信息能力的又一次训练。
】二、赏析人物特点(一)赏析林冲性格特点1.提炼人物性格特点。
(1)自读课文,说一说林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武艺高强。
智勇双全。
很智慧。
……)(2)这些特点,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不难得出,但是要看文字背后的东西,要看林冲的为人和人品,要看他性格中最深层次的特点。
我觉得用一个字就能概括林冲的性格点,现在,你再来仔细读读课文,标画相关的词语和句子,看能不能找到这个字。
(3)生练习标画。
在生练习标画的过程中,师巡视指导,可用表扬指导学生思考的方向。
例:这位同学就很会读书,你看他标的“躬身施礼”是行为、“不敢、不敢”是语言。
从行为、语言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
(4)根据学生标画的情况,提示指导学生:大家看第3自然段,有一个词很重要,这个词可以看出林冲的为人。
(5)生边读边找,师巡视指导。
找到了吗?(退让)就是这个词,但是我们不能用这个词来说人物性格,如果用一个字来说“退让”那就是“让”!(板书:让) 2.体会描写人物特点的句段。
(1)体会1~3自然段中的“礼让”和“忍让”。
①“让”只是一个概括的说法,具体有很多让法,现在仔细读文章,标画一下文中林冲都是怎样“让”的。
生:读前3自然段,我从这里面标了“躬身施礼、起身让座”两个词语,我觉得初见洪教头林冲很有礼貌,这是一种礼让。
②是的,初见洪教头,林冲礼让三分。
但后来洪教头傲慢无礼,说他冒充武师。
作为赫赫有名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难道不生气吗?试想如果换一个人,李逵、鲁智深、武松,恐怕早就破口大骂、打起来了,可林冲却说:“不敢,不敢”,这是一种怎样的让?生:忍让。
③看“忍”怎么写的?心上插着一把锋利的刀。
能忍让是一种高修养,高品质。
礼让、忍让,还有什么“让”?(2)体会第4自然段中的“谦让”。
①读一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通过哪个词,读出了什么感受?(“只好”读出了林冲的不得已。
)②不得已而为之,尽管洪教头傲慢无礼,破口大骂,但林冲还是说“请教了”,这是什么让?(谦让)③是呀,林冲是谦谦君子,如果说谦让还比较容易做到,接下来这个让就难上加难了。
(3)体会第7自然段中的“宽容之让”。
①快速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②比武过程中,洪教头是“劈头打来”,而林冲只是“抡起棒一扫”,读到扫字的时候,思考一下,什么叫“一扫”?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
一扫打过去会怎样?(力量轻。
伤不着,打不成重伤。
)③扫,打不到要害地位,伤不着。
扫的力量如何,从哪里看出来的?(洪教头不是打倒,是措手不及才摔倒的。
洪教头没站稳摔倒了。
)要前后联系起来读书,不要局限一点,把前后两段读读,读而思,思而读。
生读: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
④只是一扫,还未见结果。
生读: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
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了。
⑤对,走,能走说明伤得不重。
从“扫”字读出了什么“让”?(退让、仁让)这个让,是一种什么胸怀?(宽容、宽让)师小结:如果说礼让容易,那么忍让难上加难;如果说谦让容易,宽让则难上加难。
为什么林冲会成为梁山一百单八将五虎上将之一。
就因为他有高素质、高修养,是真男子汉,真英雄。
【设计意图:人物的性格蕴含在动作和语言中,课文通过细致描写林冲的语言“不敢、不敢”和林冲的动作“抡起棒一扫”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本环节的教学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既了解了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又了解了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关注语言、动作等的细节描写。
】(二)赏析洪教头性格特点1.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1)读了课文,你对洪教头下怎样的评语呢?(傲慢无礼。
有眼不识泰山。
自以为是。
……)(2)往深层里说,洪教头是个坏人吗?(文章最后,洪教头满面羞惭。
尚有羞耻之心,可见不是坏人。
)2.说话练习。
(1)回家的路上,洪教头会怎么说?生思考后发言:“唉,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以后再也不骄傲了。
”“这个林教头还能胜过我呀,我真是不如他。
”“有机会我会给他道歉。
”(2)听听我这样说行不行?唉,我真是狗眼看人低,我傲慢无礼,人家彬彬有礼;我骂得人家狗血喷头,人家“不敢、不敢”我往死里打,人家只轻轻一扫。
我真是不能和他比。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一方面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人物的认识。
最后老师说话示范,总结了全文内容,对比了两个人的性格特点,便于学生形成整体的认识。
】三、拓展延伸1.播放视频《林冲棒打洪教头》和《武松醉打蒋门神》,比较武松与林冲性格的异同。
2.学生讨论交流。
四、布置作业一篇小文,让我们认识了性格如此鲜明的两个人物,阅读原著——《水浒传》,你会认识一百零八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如宋江、李逵、武松、鲁智深等。
书中那荡气回肠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波澜壮阔的场景,一定会让你心驰神往,回味无穷。
课下请阅读《水浒传》,如果原著读起来有困难,可以阅读青少年版。
【设计意图:从一篇文走向一本书,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大量的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林冲棒打洪教头林冲:让礼让、忍让、谦让、宽容之让语言洪教头:傲慢无礼、自以为是、能认错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