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篮球专项理论课教案.

篮球专项理论课教案.


• (一)初始试行时期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初始时期没有明确的游戏规则,无 人数、场地设备的限制。 渐渐的在活动实践中增加了一些场 地设备,人数等规则要求。如篮筐可设 置于地面,也可悬于空间靠挂,场地有 了大小规定,游戏时的动作行为也有了 简单的要求等。
• (二)完善传播时期 20世纪30--40年代末 这一时期,篮球运动向五大洲传播后,逐渐被各国青 年人所喜爱,于1932年在日内瓦成立“国际篮球联合 会”。 【国际篮球联合会(International Basketball Federation,FIBA) 是一个国际性的篮球运动组织,由 世界各国的篮球协会组成,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它负 责制定国际篮球球例、制定篮球比赛用的篮球场和篮球 规格(例如:篮球框的高度、篮球场的长阔度、禁区的 大小、三分线的距离和比赛用球等)、控制球员的调动、 任命可以在国际篮球比赛执法的球证和举办大型篮球比 赛。由1932年成立至今,共有213个会员国家。】 初步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 明确规定了上场参赛的 人数和时间,进一步划分了比赛场地的不同区域,篮球 场地、设备进一步规范,并在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列 为男子竞赛正式体育竞赛项目。
场地区域改进图
• (五)创新发展时期 1990年至今 国际奥委会和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于20 世纪90年代同意了职业篮球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的比赛 美国“梦之队”在西班牙第25届巴塞罗那 奥运会上展示了世界最高水平篮球运动技艺, 引起了国际篮球界的关注。 世界篮球运动由此跨向科学化、智谋划、 竞技化、技艺化、凶悍化、多变化、职业化、 产业化融于一体的当代化方向发展—掀起带三 次发展高潮。
篮球兴趣小组理论课
花都区岐山小学 篮球兴趣小组 教师:黎贯行
课的内容:
一、篮球运动的起源 及篮球场地介绍 二、篮球运动发展简 述 三、篮球运动常见的 运动损伤及其预防 处理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讲使学生一般了解篮球 运动的起源,篮球场地的一般情况; 二、篮球运动的演进过程及各发展时 期的特点; 三、使学生充分认识篮球运动常见运 动损伤的重要性、预防的必要性、掌握 出现运动损伤后简单的处理方法; 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 热爱篮球运动,积极参加篮球运动。
这一时期,篮球运动技术动作不断创新, 战术精湛,力求实效阵型多变,高空争夺 更趋凶悍,竞技艺术更显观赏性。 全场比赛改上下半场为4节,每节10分 钟,实习三人裁判制,交替拥有球权等。
四、篮球运动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预 防与处理
1、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运动损伤的发生并非偶然,有一定的规律,思想上要重 视,潜在因素: 运动项目不同,技术特点也不同,对机体活动都有特 殊的要求。这种特殊要求就会成为一个潜在的致伤因素, 如:篮球运动经常是跑动、急停、转身、起跑,落地缓冲 等动作,膝关节处于半蹲,处于受伤位置(发生韧带撕裂、 骨髓劳损)、踝关节落地不稳或被别人踩等而造成韧带撕 裂(排球同样如此)。 直接因素: 认识不足、准备活动不充分、忽视自我保护。 2、预防措施: ①重视准备活动。 ②加强易受伤部位的锻炼。 ③加强自我保护。
二、篮球运动的演进过程
1、初始试行时期; 2、完善传播时期; 3、普及发展时期; 4、全面提高时期; 5、创新发展时期。

现代篮球运动由游戏演进为竞技篮 球运动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它 经历了以构思设计--初始尝试--建章完 善--推广宣传--立项入世--创新发展等 六个阶段。 • 若以其活动的方法和规则完善的过 程划分,可简要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3、处理方法:
①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擦伤、刺伤、裂伤其特点是均有创口和出血,初步处理时要注意保 护伤口,以免发生伤口感染。用干净纱布和毛巾包扎,迅速到医院作进 一步处理。 ②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挫伤、扭伤、拉伤、包括肌肉、韧带撕裂、表皮不出血(内出血)。 主要症状为:受伤部位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处理方法:损伤后均有内出血发生,应尽快止血,减少血肿。 A、立即冷敷、抬高伤部位,目的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 达到止血目的。 B、活血去瘀、消肿止痛:24-48小时后进行,热敷(毛巾)活血, 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C、加强功能锻炼,使受伤部位尽快恢复功能,活动幅度应循序渐 进,不造成再度损伤为原则。 ③关节脱臼、骨折 易脱臼关节:肩关节、肘关节 处理方法:脱臼后对其关节部位不能乱动,迅速到医院进行复位。 对于骨折者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 问题:篮球这项运动 是谁发明的呢?
一、篮球运动的起源及篮球场地 介绍
1、篮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运动在1891年美国的马萨诸塞州(春田 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由体育教师詹姆 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他看见学生、儿童经 常用球向桃筐内做投准练习的游戏而受到启发。 于是,他就设计将两只桃筐分别钉在健身房内看 台的栏杆上,桃筐上沿距离地面3.05M,用足球作 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搓,球进入篮筐得1分,按得 分多少决定胜员。以后逐步将竹篮筐改为活底的 铁质球篮并挂上线网。1892年奈·史密斯博士制 订了13条规则,比赛人数从开始的10人、9人、7 人,最后定为5人,时间为上、下半场各15分钟。 1893年,这种掷准游戏因为是使用桃篮和球, 史密斯博士把它取名为“篮球”比赛的器材也发 展近似现代的篮球、篮板、篮圈和篮网。
• 2、篮球场地介绍
• 3、比赛用球的标准:
NBA比赛专用篮球----斯伯丁篮球的标准: 斯伯丁篮球:按型号分为:#7,#6,#5, #3 1.标准男子比赛用球: 重量600-650g, 圆周75-76cm 2.标准女子比赛用球: 重量510-550g, 圆周70-71cm 3.青少年比赛用球: 重量470-500g, 圆周69-71cm 4.儿童比赛用球: 重量300-340g, 圆周56-57cm
• (三)普及发展时期 20世纪50—70年代末 篮球运动在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广泛普及,各大洲国家组织了频繁的 竞赛活动,男女世界篮球锦标赛试行, 篮球运动逐渐家喻户晓。 篮球技、战术创新发展,比赛场地 设施及罚则进一步完善,进一步促进 运动技术、战术的快速发展,形成了 科学的攻防体系。
• (四)全面提高时期 20世纪70—80年代末 这一时期篮球运动员的身高、控空 高度和攻守速度明显提高(篮球运动被 称为“巨人”们的游戏) 高智慧、高技巧、高对抗、高速度、 高比分的抗争称为当时篮球运动新时期 发展的新趋势。 增加了追加罚球和三分球的规定, 调整了进攻时间。女子篮球运动被列为 第21届奥运会竞技项目,掀起第二次发 展高潮,篮球运动在全球普及人口增多, 竞技化水平提高,国际强队增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