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焊接过程管理规目录
1.目录
2.JT/W03-01-2016 焊接工艺
3.JT/W03-02-2016焊接检验规定
4.JT/W03-03-2016焊条使用管理制度
焊接工艺
JT/W03-01-2016
1、焊接准备
1.1 焊接坡口的选择应焊缝金属填充量少,避免产生缺陷,减少残余焊接变
形和应力,有利于操作等。
1.2 坡口置备时对碳素钢和σb≤Mpa的碳锰低合金钢,可采用冷、热加工
法;σb>540Mpa的碳锰低合金钢、铬钼低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应采用
冷加工,若采用热加工则应采用冷加工法去除表面层。
1.3 焊接坡口应平整,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尺寸符合图样规定。
1.4 坡口表面及两侧应将水、锈、油污、积渣和其他有害杂质清除干净。
1.5 奥氏体高合金钢坡口两侧应刷防溅剂,防止飞溅粘附母材上。
1.6 焊条、焊剂按规定烘干、保温,焊丝需除油、锈:保护气体应干燥。
1.7 焊接设备等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安全可靠,仪表应定期校验。
1.8 定位焊缝不得有裂纹、气、夹渣。
1.9 避免强行组装。
2、焊接要求
2.1 焊接环境的风速,气体保护焊时大于2m/s,其他焊接法大于10m/s,
相对湿度大于90%;雨、雪环境;焊件温度低于-20℃时应采取措施,
否则禁焊。
2.2 当焊件温度为0~-20℃时,应在施焊处100mm围预热到15℃以上。
2.3 禁止在非焊接部位引弧。
2.4 电弧擦伤处的弧坑须补焊并打磨。
2.5 双面焊需清理焊根,显露出正面打底的焊缝金属,对于自动焊,经试验
确认能保证焊透,可以不做清根处理。
2.6 层间温度不超过规定的围,当预热时,层间温度不得低于预热温度。
2.7 每条焊缝尽可能一次焊完,并清理表面的焊渣。
3、焊缝返修
3.1 对需焊接返修的缺陷应分析产生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编制返修工艺. 3.2 焊缝同一部位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
3.3 返修前将缺陷彻底清除干净.
3.4 返修焊缝性能、质量与原焊缝相同。
4、焊接检验
4.1 焊前检验包括有:母材,焊接材料;焊接设备,仪表,工艺装备;焊接坡
口,接头装配及清理;焊工资格,焊接工艺文件。
4.2 焊接过程中检验包括有:焊接参数,执行工艺情况,执行技术标准及图
样规定情况。
4.3 焊后检验包括有:施焊记录,焊缝外观及尺寸等。
5 相关记录:
5.1 焊接工艺卡JT/F(P08)-02
焊接工艺卡编号:JT /F(P08)-02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焊接检验规定
JT/W03-02-2016
1、目的
保证产品质量,防止焊接缺陷的产生,及时消除焊接缺陷,杜绝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出现。
2、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钢结构焊接过程的监督和焊接质量的检验。
3、职责
焊接质量的检验由质检部负责。
4、引用标准
GB/T5117-1995 碳钢焊条
JT/P12-201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一般要求
5.1从事重要焊接件的焊接检验工作的检验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专门上岗
资格证书。
5.2 焊接检验员应按施工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要求,对焊接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5.3焊接检验员负责监督检查焊工资格证,禁止无证上岗。
6、质量要求及验收规则
焊接质量检验与验收分三个阶段,即焊前检验、焊接过程中的检验和焊后成品的检验。
6.1 焊前检验
焊前检验包括焊接设备完好程度、原材料及焊接材料的检验,见表1。
表1 焊前质量要求及检验规则
6.2 焊接过程中的检验
主要包括焊接规、焊接顺序、工装夹具状况及结构装配质量的检验。
6.2.1 焊条、焊剂、药芯焊丝工艺烘干要求时必须按要求进行烘干。
6.2.2 施焊时应按工艺规定操作,对关键、重要焊缝应填好施焊记录,并在
规定位置作出工标识。
6.2.3 工装夹具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的检修和校核,保证夹具有足够的
刚度、强度和准确度。
6.2.4 焊缝允返修的次数不超过两次,超过两次由工艺室制定返修案由生产
厂执行,返修次数最多不允超过三次。
6.3焊后成品的检验
6.3.1焊缝质量检验项目见表2
表2 焊缝检验项目
6.3.2 焊缝外观检验规则
6.3.2.1 碳素钢应在焊接完成后,工件冷却到环境温度下进行检验。
低合金钢
应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检验。
6.3.2.2外形尺寸应用焊接检验尺进行检验,检验的选点应具有代表性。
6.3.2.3焊缝的外观应均匀、平滑,不允有未熔合、焊瘤、焊穿等缺陷。
具体要求见表3。
6.3.2.4对接焊缝和角缝的外形尺寸要求见表4和表5。
表3 焊缝外观质量要求(单位mm)
表4 对接焊缝外形尺寸的允值(单位mm)
表5 角焊缝外形尺寸允值(单位mm)
6.3.3 焊接不合格品的处理依据:JT/P12-2016《不合格品(项)控制程序》执行。
7、相关记录
焊接质量检查记录表JT/F(P08)-03
焊接质量检查记录表编号:JT /F(P08)-03
焊条使用管理制度
JT/W03-03-2016
1、焊条的管理
1.1 库存管理
进厂的焊条必须格按《主要外购件检验规则》和标准进行验收,只有合格的焊条才能办理入库手续。
存放时应按品种、规格及进货的先后
次序分垛堆放,存放地要保持通风、干噪,不要直接放在地面上,要用
木板垫高不小于300mm,并离墙距离不小于300mm 。
搬运过程要轻
拿轻放,防止包装损坏。
1.2 生产中的管理
焊条在领用时认真核对牌号,分清规格,当焊条上有油漆着色或药皮上印有字时,要仔细核对,防止用错。
不同牌号的焊条不能在同一炉
中烘干,如果使用时间较长,最好用焊条保温筒,随用随取。
2、焊条的使用
2.1 焊条使用前应检查有无制造的质量合格证,凡无合格证或对其质量有怀
疑时,应
按批抽查检验,合格的焊条可使用。
2.2 发现部锈蚀或受潮重、药皮脱落的焊条,一般应予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