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第六章 动物模型和免疫缺陷动物new

9第六章 动物模型和免疫缺陷动物new


4 .环境因素和营养因素对复制动物模型的 影响 营养因素对复制动物模型,特别是长期实验, 影响显著,应予以重视。如采用国家标准饲料则 问题就会解决。造模过程中应注意给水量充分和 给予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水。 环境因素是影响造模及其实验结果的重要因 素,居住条件、饲料、营养、光照、噪声、氨浓 度、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等任何一项都不容忽 视。
第二节
人类疾病动物 模型的分类
一.医学动物模型基本分类
1.诱发性动物疾病模型
是指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致病手段,人为导致动物组织、器官或 整体成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使其在功 能、代谢、形态结构等方面发生改变, 即人为地诱发动物产生类似人类疾病模 型。
(4) 手术技巧的影响
在实验手术造模时,首先要选择好最佳的手术路线,以 免过大、过繁的手术给机体带来影响。手术技术熟练与否也 是影响因素,技术熟练可以减少对动物的刺激、创伤和出血, 将提高造模的成功率。 (5) 实验给药的影响 在造模过程中给药是常规工作,但对造模也是影响因素, 如给药的途径、剂量、熟练程度等影响。 (6) 对照组对造模的影响 在复制动物模型时常常因忽视或错误应用对照的问题, 而造成动物模型的失败或误导错误结论,应根据不同要求设 置好对照组。
第六章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免疫缺陷动物
第一节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定义和意义
一、定 义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指在医学 研究中,在动物身上建立,或形成 类似人类疾病动物。通过动物模型 直接,或间接反映疾病的发生和发 展过程,在了解疾病的基础上开创 和改进、优化疾病的治疗。
二、使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意义
应用动物模型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避免人体实验造成的危害 动物可以作为人类的替难者,可在人为设计的特 定实验条件下反复实验研究。使用动物模型除了能 克服在人类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伦理和社会道德限制 外,还能采用某些不能应用于人类研究的方法和途 径,甚至为了实验目的需要还可以损伤动物组织、 器官以至处死。 (2) 应用动物模型可研究平时不易见到的疾病 平时临床很难见到放射病、毒气中毒、烈性传染 病、战伤等疾病,根据实验要求能复制该疾病的动 物模型,供研究使用。
(5) 样品收集方便,实验结果易分析 动物模型作为研究人类疾病的“代替品”, 便于实验操作人员按时采集所需各种样品,及时 或分批处死动物收集样本,以便更好地了解疾病 过程,完成实验目的,这点在临床是不易办到的。 (6) 有利于更全面地认识疾病的本质 有些病原体不仅引起人类发生疾病,也可引 起动物感染,其临床表现各有特点,通过对人畜 共患病的比较,可观察到同一病原体在不同的机 体引起的损害,更有利于全面地认识疾病的本质。 综上所述,动物模型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做出 了巨大的贡献。
三、动物疾病模型具有的特点
①应再现所要研究的人类疾病,动物疾病 表现应与人类疾病相类似; ②动物能重复产生该疾病,最好能在2种动 物体复制该病; ③实验动物合格,动物背景资料完整,生 命周期要满足实验需要; ④动物要价廉、来源充足、便于运送; ⑤尽可能选用体型小的动物。
四、影响动物模型质量的因素
(3) 麻醉深度的影响 在复制动物模型时往往需要将动物麻醉后才能进 行各种手术,实施某些致模因素。不同麻醉药物和 不同麻醉剂量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如麻 醉过深动物处于深度抑制状态,甚至濒死状态,动 物各种反应受到抑制,结果的可靠性受影响;麻醉 过浅,在动物身上进行手术或实施某些致模因素, 将造成动物强烈的疼痛刺激,引起动物全身特别是 呼吸、循环、消化等功能发生改变,同样会影响造 模的准确性。
3.实验技术因素对动物模型复制的影响 (1) 实验季节 动物体对外界的反应情况,同样受春、夏、秋、 冬不同季节的影响,不同实验季节,动物的机体反 应性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改变,这种影响在进行跨 季节的动物模型实验时应引起重视。 (2) 昼夜不同时间的影响 实验动物的体温、血糖、基础代谢率、内分泌激 素的分泌等随着昼夜的不同发生节律性的变化。在 复制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时,应注意实验中某种 处理的时间顺序对结果的影响。
1.致模因素对动物模型复制的影响 选择好致模因素是复制动物模型的第一步。 应明确研究目的,清楚相应人类疾病的发生、临 床症状和发病机制,熟悉致病因素对动物所产生 的临床症状和发病情况,致病因素的剂量。
2.动物因素对动物模型复制的影响 复制动物模型的动物种类繁多,如实验动物、家 养动物和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属自然生态类型,其 微生物感染复杂,遗传背景不清楚,来源困难,很 难饲养,因此不便使用;家养动物饲养方便,来源 容易,但微生物控制不严,遗传背景不清楚也不提 倡使用;应尽可能使用标准化实验动物。 此外,动物种类、品系、年龄和体重、性别、生 理状态和健康因素等均对动物模型质量有不同程度 的影响。:病人并非患 有一种疾病,有的几种疾病同时并存,即使某单 一疾病,由于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遗传以 及社会因素对其疾病发生发展都会有影响,产生 不同的效果。而用动物复制的疾病模型,就可以 选择相同品种、品系、性别、年龄、体重、健康 状态以及在相同的环境因素内进行观察研究,这 样对该疾病及其发展过程的研究就可以排除其他 影响因素,使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也可单一变 换某一因素,使实验研究的结果更加深入,增加 了因素的可比性。
(3) 可提供发病率低,潜伏期和病程长的疾 病的动物模型 有些疾病如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和血液 等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低,人们可选用动物种群 中发病率高的类似于人的疾病作为动物模型,也 可通过不同方法复制这些疾病的动物模型从事研 究工作。还有些疾病如肿瘤、慢性气管炎、动脉 粥样硬化、遗传病、肺心病、类风湿等疾病发生 发展速度缓慢,潜伏期长,病程也长,短的几年, 长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有的疾病要隔代或者几 代才能显性发病。大多动物由于生命周期比较短, 在短时间内进行一代或几代的观察就显得十分容 易.应用动物模型来研究就克服了以上不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