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执业药师药剂试题【word版】-0p

执业药师药剂试题【word版】-0p

2、易吸湿药物可使胶囊壳
A.变脆
B.变软
C.变色
D.干裂
E.不会发生变化
3、易风化药物可使胶囊壳
A.变脆
B.变软
C.变色
D.相互粘连
E.不会发生变化
4、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灌装法
B.压制法
C.滴制法
D.膜壳法
E.挤压法
5、肠溶胶囊剂的一般制备方法有
A.甲醛浸渍法
B.把普通硬胶囊外涂上CAP
C.把普通硬胶囊外涂上PVP
E.O/W型乳剂
17、最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为
A.风化性的药物
B.吸湿性的药物
C.药物的水溶液
D.具有苦味及臭味的药物
E.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
18、不宜制成软胶囊的药物为
A.液体药物
B.对光敏感的药物
C.药物的水溶液
D.具有苦味及臭味的药物
E.含油量高的药物
19、下列哪一个不是硬胶囊剂的组成
A.甘油
B.明胶
C.药物→混悬→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
D.药物和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
E.药物和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洗丸→选丸→质检→分装
5、空胶囊中容量最小的为
A.000号
B.0号
C.1号
D.5号
E.10号
6、滴丸剂与软胶囊剂的相同点是
A.均为药物与基质混合而成
【该题针对“胶囊剂和丸剂-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胶囊剂和丸剂-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空胶囊的规格与质量:空胶囊的质量与规格均有明确规定,空胶囊共有8种规格,但常用的为0~5号,随着号数由小到大,容积由大到小。
6、
1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1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由于软质囊材以明胶为主,因此对蛋白质性质无影响的药物和附加剂均可填充,如各种油类和液体药物、药物溶液、混悬液和固体物。但应注意:液体药物若含水5%以上或为水溶性、挥发性、小分子有机物,如乙醇、酮、酸、酯等,能使囊材软化或溶解;醛可使明胶变性,因此,均不宜制成软胶囊。
A.水与乙醇的混合物
B.乙醇与甘油的混合物
C.液状石蜡与水的混合物
D.液状石蜡
E.甘油
9、下列关于小丸的叙述错误的为
A.小丸在胃肠道的分布面积大,吸收较快
B.小丸可根据需要制成速效、缓释或控释制剂
C.小丸既可内服,也可外用
D.小丸可装入硬胶囊中服用
E.小丸可以通过包衣的方法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及提高稳定性
D.把普通硬胶囊外涂上PEG
E.把溶解好的肠溶材料直接加到明胶液中,然后加工制成肠溶空胶囊
6、硬胶囊剂制备工艺包括
A.空胶囊的制备
B.填充物料的制备
C.测求基质吸附率
D.填充
E.封口
7、甘油可用作
A.固体分散体的的增塑剂
D.片剂的润滑剂
E.与透皮吸收促进剂合用发挥协同作用
④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
由于明胶是胶囊剂的最主要囊材,所以:
若填充的药物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会使囊壁溶化;
若填充风化性药物,可使囊壁软化;
若填充吸湿性很强的药物,可使囊壁脆裂。
因此,具有这些性质的药物一般不宜制成胶囊剂,当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后,也可能制成胶囊剂。
由于胶囊壳溶化后,局部药量很大,因此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也不宜制成胶囊剂。
发展了耳、眼科用药新剂型,五官科制剂多为液态或半固态剂型,作用时间不持久,作成滴丸可起到延效作用。
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滴丸剂的冷凝液必须安全无害,且与主药不发生作用,常用的冷凝液有:液状石蜡、植物油、甲基硅油和水等,应根据基质的性质选用。
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小丸系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选用适宜的黏合剂或润湿剂以适当方法制成的球状或类球状固体制剂。小丸粒径应为0.5~3.5mm。与通常所述的丸剂相比,其主要特点在于:由于在胃肠道的分布面积较大,吸收较快,可以制成速释小丸制剂;可以对小丸进行包衣处理或加入适当的阻滞材料,制成缓释微丸。其制备方法较多,目前主要采用沸腾制粒法、喷雾制粒法、包衣锅法、挤出滚圆法、离心抛射法、液中制粒法等方法制备小丸。
10、可用包衣锅法制备的制剂有
A.小丸
B.微球
C.滴丸剂
D.软胶囊剂
E.微囊
11、胶囊剂的崩解时限的叙述中错误的为
A.测定崩解时限时,若胶囊漂浮于液面,可加挡板
B.硬胶囊剂应在15min内全部崩解
C.硬胶囊剂应在30min内全部崩解
D.软胶囊剂应在60min内全部崩解
E.肠溶胶囊剂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h,不崩解,在人工肠液中,1h内应全部崩解
1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胶囊剂装量差异
平均装量平均装量
0.30g以下10%
0.30g及0.30g以上7.5%
1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4、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肠溶胶囊的制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明胶性质,与甲醛作用,生成甲醛明胶,使明胶无游离氨基存在,失去与酸结合能力,只能在肠液中溶解,但此种处理法受甲醛浓度、处理时间、成品贮存时间等因素影响较大,使其肠溶性极不稳定。另一类方法是在明胶壳表面包被肠溶衣料,如用PVP作底衣层,然后用蜂蜡等作外层包衣;也可用丙烯酸Ⅱ号、CAP等溶液包衣等,其肠溶性较为稳定。
1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胶囊剂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①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稳定性。
②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胶囊剂中的药物是以粉末或颗粒状态直接填装于囊壳中,不受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胃肠道中迅速分散、溶出和吸收,其生物利用度将高于丸剂、片剂等剂型。
③可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含油量高的药物或液态药物难以制成丸剂、片剂等,但可制成软胶囊剂。
D.
E.
4、A.成型材料
B.增塑剂
C.避光剂
D.防腐剂
E.增稠剂
制备胶囊剂时:
<1>、明胶
A.
B.
C.
D.
E.
<2>、二氧化钛
A.
B.
C.
D.
E.
<3>、甘油
A.
B.
C.
D.
E.
三、X
1、关于滴丸剂中冷凝液的选择原则是
A.不与主药相混溶
B.不与基质发生作用
C.不影响主药疗效
D.有适当的密度
E.有适当的黏度
E.改变其溶解性
15、空胶囊制备的流程为
A.溶胶→蘸胶→干燥→拔壳→切割→整理
B.溶胶→蘸胶→干燥→拔壳→整理
C.溶胶→蘸胶→拔壳→切割→干燥→整理
D.溶胶→干燥→蘸胶→拔壳→切割→整理
E.溶胶→切割→蘸胶→干燥→拔壳→整理
16、下列宜制成软胶囊的是
A.维生素E
B.药物的稀乙醇溶液
C.甲醛
D.硫酸锌
10、下列关于胶囊剂的叙述中正确的为
A.可以掩盖药物的不适苦味及臭味
B.生物利用度高于片剂、丸剂
C.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D.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
E.药物释放快,没有延时作用
答案部分
一、A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滴丸剂所用的基质一般具备类似凝胶的不等温溶胶凝胶互变性,分为两大类:
1.水溶性基质常用的有聚乙二醇类(如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等)、泊洛沙姆、明胶等。
药物与附加剂对软胶囊剂质量的影响:液体药物若含水5%或为水溶性、挥发性、小分子有机物,如乙醇、酮、酸、酯等,能使囊材软化或溶解;醛可使明胶变性,因此,均不宜制成软胶囊。液态药物pH以2.5~7.5为宜,否则易使明胶水解或变性,导致泄漏或影响崩解和溶出,可选用磷酸盐、乳酸盐等缓冲液调整。
所包药物为混悬液时对胶囊大小的影响:基质吸附率即1g固体药物制成(填充软胶囊用)混悬液时所需液体基质的克数。基质吸附率=基质重量/固体重量。基质为油性或非油性液体。
常用滴制法和压制法制备软胶囊。
滴丸剂的制备方法
(1)工艺流程与设备。滴制法系指将药物均匀分散在熔融的基质中,再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里,冷凝收缩成丸的方法。一般工艺流程如下:
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
常用冷凝液有:液体石蜡、植物油、二甲基硅油和水等,应根据基质的性质选用。
1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由于软质囊材以明胶为主,因此对蛋白质性质无影响的药物和附加剂均可填充,如各种油类和液体药物、药物溶液、混悬液和固体物。但应注意:液体药物若含水5%以上或为水溶性、挥发性、小分子有机物,如乙醇、酮、酸、酯等,能使囊材软化或溶解;醛可使明胶变性,因此,均不宜制成软胶囊。
1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1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崩解时限硬胶囊应在30分钟内全部崩解,软胶囊应在1小时内全部崩解。软胶囊剂可改在人工胃液中进行检查。如有1粒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对于肠溶胶囊,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小时,每粒的囊壳均不得有裂缝或崩解现象;继将吊篮取出,用少量水洗涤后,每管各加入挡板,改在人工肠液中进行检查,1小时内应全部崩解。如有1粒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12、《中国药典》规定,胶囊剂平均装量0.30g以下时,装量差异限度为
A.±5%
B.±7.5%
C.±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