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3 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课标要求: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战国形势图。
齐、楚、燕、韩、赵、魏、地理位置熟知: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在中间。
【易错警示】1.春秋霸主是先后相继,战国七雄是同时并存。
2.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国家是秦国、齐国和楚国。
【知识延伸】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起来,表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考点 4 商鞅变法
课标要求: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知识扩展】商鞅变法对国家和个人的启示。
(1)(从改革的结果看)顺应历史潮流的变法与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坚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
(2)(从改革的过程看)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具有不怕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3)(从改革的精神看)要学习商鞅勇于变法、不畏艰难的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信念,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易错警示】商鞅在变法中由于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最终被处死,这只能说明变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不能说明变法失败。
因为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故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不是改革者的生死,而是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细节提示】
(1).对旧贵族打击最大的措施是:奖励军功
(2).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措施:建立县制
(3).各阶层对待变法的态度:新兴地主阶级和平民支持;旧贵族反对。
(4).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变法。
(5).商鞅变法中的内容“建立县制”与秦始皇加强集权的措施“推行郡县制”有所不同。
考点 5 都江堰(一定注意字的写法)
课标要求: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到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都江堰示意图
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
伟大生态工程
考点 6 百家争鸣(一定注意字的写法)(根据个人情况,可周末复习)课标要求: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1.老子
老子像
2.孔子。
【知识延伸】孔子的名言(了解)
(1)学习方面:“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
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参考。
(2)品德方面:孔子提倡“仁”的思想,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和
谐社会思想的雏形,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的借鉴和启发;
(3)施政方面:“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易错警示】《论语》并非孔子所著,是其弟子根据孔子言语整理而成
3.百家争鸣
思想——“依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道家的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对待诸子百家的思想: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继承。
【易错警示】1.百家争鸣发生的时期在战国时期而非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的学说,创立了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政治主
张,发展了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