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秋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共43张PPT)

2017年秋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共43张PPT)


自主学习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含义: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主要特征
二、区域空间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 1.区域空间结构 概念 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影响 主要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 因素 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乡村地域 城镇地域 类型及特 范围大,以农业生产活动 范围小,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 征 为主,是城镇地域发展的 主,对乡村地域产生带动作用 基础和依托 从空间分布形式看,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 空间分 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 布特点 区表现卷 )2015 年是 “ 一带一路 ”(“ 丝绸之路经济带 ”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 下图为“一带一路” 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第 1 题。
1.某年 6 月至 8 月,一艘邮轮沿“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 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 ) 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
2~3.【解析】 第 2 题,由材料“„„山有小口„„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可知,桃花源应在山中,土地平旷说明位于山间盆地。第 3 题,桃花源与外界联系很少,比较封闭,环境幽静,这与其特殊的 地理位置有关。 【答案】 2.C 3.A
(2015· 江苏卷)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 土楼景观图。读图,完成第 4 题。
对应集训
右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回答 1~2 题。
考纲点击 1.区域的含义。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考情分析 1.从考核内容上看:多以世界及我国热点问题及热点地区区域图 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区域内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2.从考核形式上看:多以图表资料为载体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及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从能力考查上看:侧重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综合分析和从图 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4.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安全防御 B.节约耕地 C.防雨保温 D.就地取材
)
【解析】 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人口稀少,不存在 耕地缺乏问题。当地气温较高,无需保温。当时,建筑材料匮乏,豺 狼虎豹、 盗贼嘈杂, 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 客家人便营造“防御性” 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所以选 A。 【答案】 A
2.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指区域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 动力素质等。 (3)区域差异的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 的就业比重和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地 区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 工业(化)区域 差 大 异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发展前期 农业经济占相当大的比重 时 间 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工业化时期 变 三产业转移 化 城市化时期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三、二、一”的格局 传统农业(发展 水平低)区域
三、区域发展阶段 1.衡量标志 (1)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 比重等。 (2)综合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 值)。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以传统农业为主 发展阶段 工业化阶段 体的发展阶段 水平低, 人均国内 工业化、 城市化加 经济发展 生产总值少 速推进 传统农业占有较 大比重, 以资源型 第二产业比重迅 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 工业和劳动密集 速上升, 型加工制造业为 加速发展 主体 对外开放程 低 逐渐提高 度
【解析】 南海的雨季出现在 6 月之前;6 月至 8 月阿拉伯海盛 行西南季风,洋流方向由西向东;红海沿岸属于荒漠地带,森林少见; 6 月至 8 月地中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和日丽,炎热干燥, 所以选 B。 【答案】 B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 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 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 2~3 题。 2.“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 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 3.“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 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
互动探究 考点一 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要点归纳 1.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传统农 业区域 工业区域 发展水平较 高的区域
第一产业比重较 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 小第二产业比重 比重大 比较大 较大
2.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 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 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次产业的产 时期 产业结构变化 值比重格局 区域发 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一、二、三 展前期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 工业经济 工业 比重迅速上升,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 二、一、三或二、三、一 时期 最大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尤其 后期 是服务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的增长 三、二、一 速度超过第二产业
高效益的综合发 展阶段 水平高, 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高 第三产业发展超 过第二产业, 以资 金密集型和技术 密集型工业为主 大幅度增强
交通运输
少而稀疏
显著加快
现代化交通运输、 信息商务网络逐 步形成
城市化 发展状态
中心城市发展速 水平低, 缺乏大型 水平高, 区域内部 度高于区域平均 中心城市 差异小 发展速度 低水平的均衡状 不平衡的加速发 高水平的均衡状 态 展状况 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