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2节《区域发展阶段》 优质(共42张)PPT课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2节《区域发展阶段》 优质(共42张)PPT课件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在第一节已经学过
按上述指标,区域类型可分为:
按上述指标,区域类型可分为:
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 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按上述指标,区域类型可分为:
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 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判断:高收入地区就是发达地区
按上述指标,区域类型可分为:
1.6
47.4
51.0
40 627
B 11 674.4
8.8
50.2
41.0
14 908
C 4 340.9
19.5
40.0
40.5
6 565
D 1 180.0
23.8
40.2
36.0
3 140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 的领土
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 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它能全面地反 映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 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
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 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判断:高收入地区就是发达地区 ×
按上述指标,区域类型可分为:
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 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判断:高收入地区就是发达地区 ×
(2) 综合性指标 (如人文发展指数)
按上述指标,区域类型可分为:
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 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趋势
思考:为什么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不是表现出 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分析:在区域发展初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 域内部的差异比较小,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平衡 发展状态,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起步和加速发 展,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明显高于区域的平均速度, 整个区域呈现出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随着区域 的进一步发展,其内部的差异缩小,区域处于比较 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因此,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 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趋势。
第二节 区域的发展阶段
本节需解决的问题: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哪些?
区域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2、区域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对人类生产 生活的影响如何?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指标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指标
(1)常用指标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指标
(1)常用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 重)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指标
(1)常用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地 国内生产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人均国内
总值
生产总值
区 (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元)
A 5 408.8
二、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主导因素,
产业结构
把握不同阶段区域
空间结构
发展状况等
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经济发 展水平
区域 产业 结构 区域 空间 结构
区பைடு நூலகம்发 展状态
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经济发 展水平
区域社会经济水平相当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很少
区域 产业 结构
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平衡标志
2、工业化阶段 (阅读P9页下面归纳)
区域产业 结构
区域空间 结构
区域发展 状态
2、工业化阶段 (阅读P9页下面归纳)
判断:高收入地区就是发达地区 ×
(2) 综合性指标 (如人文发展指数) 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
按照“ 人类发展指数”超过0.9为发达国家。1995年6月,经 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曾经宣布,从1996年起,将新加坡划为 “发达国家”,根据是新加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2.4万美元。 但新加坡认为自己国内的工业基础还比较弱,要求经合组织对发达 国家的标准再作研究和明确。1996年1月,经合组织改变了原来的 决定,将新加坡改划为“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按上述指标,区域类型可分为:
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 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判断:高收入地区就是发达地区 ×
(2) 综合性指标 (如人文发展指数) 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生活质量指标,人文发展指数 终将代替传统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一个国家或 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国已经跟上这一趋势, 在短短的几年中,不仅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及原则、 措施,而且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上出现了诸多可持 续发展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 的领土内,
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 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它能全面地反映社会经 济活动的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 力,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
国民收入: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个生产部门在一
定时期 (通常为一年) 内新创造的价值总和,就是 从一个时期内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减去生产上 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后剩余的部分。(包括在 本国境内和不在本国境内的本国公民,排除外企 和外国公民。)
2、区域的总体发展趋势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呈现出: 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趋势
2、区域的总体发展趋势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呈现出: 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趋势
思考:为什么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不是表现出 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2、区域的总体发展趋势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呈现出: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 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大多数 劳动力从事农业活动
区域 空间 结构
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缺少拥有雄厚实力的大 型中心城市,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分布稀疏。区 域对外开放程度最低,对外贸易规模小,表现出典型 的自给自足特征
区域发 展状态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 的领土内,
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 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它能全面地反映社会经 济活动的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 力,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
国民收入: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个生产部门在一
定时期 (通常为一年) 内新创造的价值总和,就是 从一个时期内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减去生产上 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后剩余的部分。(包括在 本国境内和不在本国境内的本国公民,排除外企 和外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