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业务的拓展和创新滞后于保险市场的发展

保险业务的拓展和创新滞后于保险市场的发展

保险业务的拓展和创新滞后于保险市场的
发展
保险业务的拓展和创新滞后于保险市场的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保险国际化,西方保险市场出现了一股保险创新的浪潮,各国保险业在经营管理思想、保险产品、保险技术和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创新,促进了世界保险业的发展。

在我国保险业走向商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中,进行保险创新,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保险公司这惟一的一家,各家保险公司仅仅只是分出公司而不是分入公司,直接保险公司近97%的商业分出业务都分向了国际再保险市场,不仅加剧了国内市场承保能力过剩的现状,还导致了不必要的外汇资源外流,再保险资源配置不合理,风险分散效率低下,难以满足保险市场发展的要求。

(4)保险资金运用效率低下。

保险的属性决定了保险公司运用保险资金,开展保险投资的必要性,其资金运用效率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保险企业的资金运用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起步的。

1991年末,全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亿元,资金运用率为%,2002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5799亿元,比2001年增长%,其中:银行存款亿元,占比52%;购买国债亿
元,占比%;购买金融债券亿元,占比%;投资证券投资基金亿元,占比%;回购业务亿元,占比%;购买企业债券亿元,占比%。

保险资金运用集中于银行存款和国债,两项占%。

银行存款中人民币大额协议存款占%。

由于货币市场资金供应充足,带动协议存款利率大幅下调,已由2001年的5%左右下调至目前的%左右。

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容量有限,目前保险公司的投资额已经占基金市场的30%左右。

由于证券市场总体低迷,2002年证券投资基金收益率为-%。

2001年度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为%,2002年度为%。

①1999年10月26日,中国保监会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下发了《保险公司买卖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这表明实施了四年多的《保险法》关于对保险公司严格的投资控制开始有了松动,许多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在承受七次降息的巨大压力后,生存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各保险公司纷纷设立投资机构,增加投资人员。

但由于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起步晚,距离现代保险企业的投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在保险资金实际运作中存在下列问题,严重影响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率,加大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

其一,思想认识上的偏差阻碍保险企业资金运用。

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企业只重视保费收入,忽视保险企业的资金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保险业的金融效应,导致保险业竞争实力的减弱。

同时,我国的保险市场长期由国有保险公司垄断,保费水平偏高,综合赔付率低,利润率可观,由此不可能产生对
保险资金运用的内在动力。

此外,我国的国有保险企业政企不分,保险企业的资金运用既无可能也没必要。

其二,准备金积累不足制约保险资金运用。

从理论上讲,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来源是资本金和各种责任准备金,特别是总准备金的规模对保险资金运用的规模、期限和结构有较大的影响。

从原中保集团的情况看,总准备金的提存水平十分不稳定,有些年份甚至出现了负数。

而总准备金又来源于税后留利,以致总准备金积累的增长速度偏低,不但严重影响了保险企业偿付能力,也制约了保险资金运用的数量。

其三,保险资金运用缺乏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

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只有10年左右的时间,从总体上说,我国的金融市场仍然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市场发育程度低,投机性强。

金融资产的数量和质量都很有限,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完善的资本市场而言,我国资本市场潜藏着巨大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且投资收益率极不稳定,保险资金缺乏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对象极其有限。

同时,我国缺乏资产灵活转换的市场机制,因而也限制了保险业资金运用的深度;此外,由于我国80年代中后期以及90年代初期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压力,前几年来一直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险资金的运用。

其四,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单一,投资人才匮乏。

在国际保险业中,资金运用的形式较多,一般主要投向股票、债券等有
价证券,其次是抵押贷款和房地产业,其他只占很小比例。

而我国的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单一,限制了保险资金的运用。

从理论上讲,由于保险公司是负债经营,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更应注重投资的审慎与稳健。

因为行业特性,在收益率细微差别的分辨、相关事件的预测、概率计算、建立最优投资组合以及最大限度规避风险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然而,我国保险公司在实际工作中长期以来“以保费论英雄”,忽视了对保险投资专门人才的培养,也还来不及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和风险防范制度,面对政府对保险资金松绑的大好机遇,一些商业保险公司因投资人才匮乏而力不从心。

返回:保险营销目录
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主题